︿

完整認識區塊鏈、比特幣 影響世界經濟的公共帳本

高詣軒 2019年07月06日 10:02:00
臉書先前也宣布將進軍虛擬貨幣。(湯森路透)

臉書先前也宣布將進軍虛擬貨幣。(湯森路透)

區塊鏈(blockchain)是什麼?商機從何而來?美國有一間飲料廠「長島冰茶公司」,曾在2017年第3季虧損近400萬美元,其後公司宣布改名為「長區塊鏈公司」(Long Blockchain Corporation),除了繼續賣飲料之外,區塊鏈事業相關細節卻不甚清楚。公司更名後,股價一度暴漲,後來卻也爆跌96%。

 

長島冰茶公司和區塊鏈可以有什麼關係?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所謂區塊鏈是「比特幣」(Bitcoin)等許多其他虛擬貨幣的底層技術,用以建立財務交易的資料庫,儲存於許多電腦中,並隨著新的交易(或者說「區塊」/blocks)陸續增加而不斷的成長,形成連續且公共的資料鏈。

 

區塊鏈或許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投機客早已開始將大把資金投注到區塊鏈相關的新創事業,投資有比「長島冰茶」更具體區塊鏈計畫的公司。近期,社群網路巨頭臉書(Facebook)也宣布要參一腳。然而,在大把投資之前,不妨認識好好一下區塊鏈技術最初希望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然後思考是否應該搭上這波熱潮。

 

 

建立公共的帳本資料庫

 

據《BBC》,公司將數位貨幣賣給投資者的「首次代幣發行」(ICO)行為是法規的灰色地帶,正持續吸引數十億美元投資。區塊鏈的熱衷者宣稱,這項技術就好比1990年代的網路一般,會造成巨大影響。另一方面,也有許多人雖然知道區塊鏈很重要,卻對技術本身不太理解,也不清楚其未來的潛能與限制所在。

 

在《BBC》的節目中,以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談區塊鏈的起源:為什麼同一筆錢,不能花兩次?

 

在實體交易的情況下,並不會產生這個問題,因為一張鈔票不可能同時交給兩個人。而如今,大眾早已不用提著現金到處跑的情況下,我們讓信任第三方機構來紀錄交易:商家交貨,而消費者則指示負責紀錄的人把錢轉交給商家。

 

 

虛擬支付的時代中,要如何確定消費者沒有把同一筆錢花兩次?在這個方面,我們信任銀行、或MasterCard、PayPal等機構來確保「一錢兩花」的情事不會發生,因為它們的系統不會允許。然而,這樣的運作方式仍可能有所缺失。

 

這些扮演中介角色的第三方機構,需要確實的代客付款。當越多商家使用MasterCard等系統,就會吸引越來越多消費者跟著使用,而隨著消費者用戶的增加,同樣也會再促使更多商家採用該系統。

 

這樣的現象稱為「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讓這些中介機構變得很有力量。然而一旦中介者失靈,整個系統就會瓦解。

 

我們可不可以不要中介者?為什麼不建立一個可以共有、共同維護的交易資料紀錄系統,讓全球經濟變得更加順暢?

 

「挖礦」機制維持紀錄安全

 

2008年間,一個借名「Satoshi Nakamoto」的人(或團體)提出一種新的貨幣:比特幣。

 

比特幣相關交易並非由銀行、信用卡商之類受信賴的第三方所記錄,而是交由整個網路裡的電腦處理加密的作業。只要有足夠的人提供運算力,就沒有人能夠偽造交易紀錄或進行不實交易;許多人也樂於主動貢獻電腦運算力,以賺取比特幣回饋。

 

這項工作俗稱「挖礦」(mining)。

 

網站《Bitcoin Mining》為比特幣「挖礦」的概念做了簡單的解釋:一般貨幣是由政府控制發行,但由於比特幣沒有主管機關,要如何發行貨幣?基本上,比特幣仰賴一群「礦工」透過特殊軟體去解決數學問題,藉此獲發一筆比特幣。

 

這也促使更多人有動機加入「挖礦」,同時礦工也透過確認交易,維護比特幣整體的安全、穩定。

 

 

這項系統相當有開創性,於是大家也繼續思考區塊鏈科技還能做到什麼。區塊鏈已經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模式,讓陌生人能夠彼此合作,不用再仰賴集中式的權威機構。「翻轉一切」、「改變世界」等形容詞也開始套在區塊鏈科技上。

 

據BBC,理論上區塊鏈能夠幫助降低確認交易、創造新市場的成本,有利各方更容易互動。臉書、Uber、Amazon等服務不也同樣是藉由用戶資料庫來加速社會互動嗎?部分人士不禁猜想,區塊鏈能否在未來建立新的線上資料模式、或直接販賣我們的注意力?

 

更有人期待區塊鏈能做到在供應鏈中追蹤產品、在數位世界中追蹤智慧財產,或者讓合約更易管理,甚至加強選舉系統安全等。但平心而論,大部分的人都不了解這些想法背後的實質內容;就算我們知道了,也很難很有信心預見若實際推展後,會有什麼結果。

 

比特幣開創新的貨幣運作模式。(湯森路透)

 

ICO詐騙 幕後黑手捲款數億美元

 

較可以想見的是,近年一窩蜂的熱潮以及區塊鏈本身難以理解的科技,意味著許多人會未做足應有的批判思考前就進場,就像當年搶買「長區塊鏈公司」股票的投資者,或者將一個玩笑式的虛擬貨幣「狗狗幣」(DogeCoin)市值推破20億美元的一群人。

 

有心人士也開始藉此想發黑心財。據《富比士》(Forbes)指出,自2013年起,「首次代幣發行」(ICO)興起成一種群眾募資方式,幫助許多虛擬貨幣、區塊鏈計畫藉由出售貨幣來籌資,也讓許多人能參與這些計畫的成長。

 

然而,2015年左右開始有一系列ICO詐騙案受到關注,讓投資大眾蒙受數億美元損失:2018年時也有名為「Pincoin」的虛擬貨幣募得6.6億美元後,幕後者隨後似乎捲款消失,約3.2萬人受騙散財;當年至少有約17億美元流失在這類詐騙中。

 

 

面對區塊鏈熱潮,大眾該如何反應?

 

《BBC》引述經濟學家科文(Tyler Cowen)認為,至少就現在而言,比起一股腦的狂熱,大家應抱持更多懷疑的眼光。原因之一是,區塊鏈可能又慢又耗能。以比特幣為例,每秒只能處理3、4筆交易左右,反觀VISA則是平均1600筆。

 

《BBC》也引述一項估計指出,為確認交易,解決比特幣加密問題的電腦用電量約等同整個愛爾蘭所需。

 

同這項估計遭外界質疑並不準確,但區塊鏈爆紅之後帶來的科技挑戰卻是真實上演,資料與現實世界人類的連結問題也隨之而生。區塊鏈吸引力的其中一個來源就是,用戶的真實身分與其交易可以分離,特別是在購買不願見光的商品時更顯方便;但若要運用區塊鏈來儲存醫療紀錄,就必須正確的連結真實身分。

 

未來可能性待觀察

 

《BBC》指出,區塊鏈一方面試圖取代對中介機構的需求,同時似乎也提醒了我們這些中介服務之所以值得付費使用的原因。

 

中介機構能夠幫忙解決爭議或是處理錯誤,例如銀行可以提供用戶網路銀行的替代登入入口,但如果你丟失比特幣錢包的密碼,想找回寶貴的貨幣就相當麻煩。

 

比特幣市值時高時低。(湯森路透)

 

此外,我們過去對中介機構的信任必須轉移到對區塊鏈系統的信任:相信軟體是可靠的、誘因機制的結構不會在意外之下崩潰等。但要評估軟體相對困難,例如基於「以太坊」(Ethereum)區塊鏈的「分布式自治組織」(DAO)投資基金就曾在募得1.5億美元後遭駭盜取5000萬美元,所幸最後得以追回。

 

《BBC》引述經濟學家布迪許(Eric Budish)指出,比特幣價值未來可能會面臨一個臨界點,屆時攻擊該系統所能得到的利益,會超過保持其不受侵害的誘因。區塊鏈發展至今只約10年,已不免讓人擔心,濫用系統所造成的不良後果,可能會在該科技做出重大貢獻之前持續出現。

 

《BBC》評論,當年網際網路發展到了約第10年的時候,已經更成熟、更先進;有投資者把錢投向Webvan、Flooz、Pets.com等後來失敗的公司,當然也投向Amazon等未來的成功企業。對於未來的可能性,仍不需要太過悲觀。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