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喊停電動車計畫 稱無法滿足「商業可行」需求

高詣軒 2019年10月12日 07:01:00
戴森2014年在總部與時任英國首相卡麥隆見面。(湯森路透)

戴森2014年在總部與時任英國首相卡麥隆見面。(湯森路透)

以真空吸塵器知名的科技公司「戴森」(Dyson)已表示,終止旗下建造電動車的計畫。創辦人戴森(Sir James Dyson)在寄給員工的電郵中說明,無法為計畫找到買家,工程師雖然研發出「極好的電動車」,但無法滿足「商業可行」的需求。

 

雖然戴森仍會繼續發展電池科技,但在電動車上似乎已經認命,無力再和「大咖」競爭。《英國廣播公司》(BBC)商務記者萊格特(Theo Leggett)分析,雖然近年電動車銷售攀升,但仍比一般汽車的成本更高昂,收益也就少上一截,戴森想嘗試創新,但仍不敵現實考量。

 

 

萊格特指出,大型車廠或許口袋夠深,可以投入數百億資金發展電動車產業,著眼於規模經濟的效益,最終可望能降低科技成本、提高利潤。至於發展出優質電動車崛起的品牌「特斯拉」(Tesla),過去也用盡大筆資金、必須尋求投資者的協助。

 

將持續發展電池科技

 

為了研發「前衛又與眾不同」的電動車輛,戴森過去規劃投資超過20億英鎊(現約新台幣750億元),也在2016年開啟計畫,半數的資金用於投入製造電動車,另一半則用以研發電池。目標研發的車輛,則並非以大眾市場為目標。

 

據BBC報導,該電動車部門在英國有約500名員工。2018年10月,戴森曾揭曉新的動向,表示將在新加坡的新工廠製造電動車,原本預計2020年就要完成,讓首批產品能夠在2021年開出生產線。

 

 

戴森原先也計畫在英國投資2億英鎊的研發、車輛測試經費。大部分資金目前都已經用罄,戴森表示原址將會移作其他計畫使用,至於剩餘下的經費將會持續用來研發其他商品,包括電池科技。

 

BBC引述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助理局長陳光輝(Tan Kong Hwee)表示,新加坡仍會在戴森的發展計畫中扮演重要角色,認為戴森不繼續開發電動車的決定發生在初期階段,因此對於在新加坡的員工、營運方面的影響不大。

 

據《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10日報導,戴森在2019年稍早宣布決定要將公司總部從英國轉移到新加坡。除了電池,戴森接下來也會關注感知科技、視覺系統、機器人科技、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等。

 

 

事實上,首批開發出的車輛本來已在進行測試,但在10日的電郵當中,創辦人戴森表示公司將關閉英國與新加坡的電動車相關機構。對於至今計畫雇用的523名員工,戴森表示肯定他們「巨大」的成就,如今的結果並非是產品或團隊的失敗,停止開發的消息對他們來說想必也難以消化。

 

戴森說雖然在研發期間付出許多努力,但找不出一條「商業可行」的道路,表示團隊研發出相當優秀的車輛,方法富有創新與巧思,也和公司理念相符。做出決定後,戴森表示會設法為受影響的員工安排總部的職位,料與真空吸塵器、電扇與吹風機有關。

 

戴森表示會持續開發車輛的電池科技,預計能為公司帶來利潤並開啟「令人興奮的新方向」。戴森並稱,公司對投資的「胃口」仍然沒有受損,會持續深耕英國與新加坡,「這不是我們第一個改變方向的計畫,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電動車競爭激烈難獨走

 

《彭博》(Bloomberg)科技、媒體專欄作家韋布(Alex Webb)則分析,據研究指出,電動車的複雜性比起使用燃機(combustion engine)的車輛還低,可能讓戴森可以很「便利」的發展電動車,但也正是因為門檻不高,電動車的競爭者多如雨後春筍,要脫穎而出相對困難。

 

 

韋布在專欄文章中指出,在過去數年間有大量新創企業加入戰局,例如特斯拉、美國的Lucid Motors、中國的「蔚來汽車」以及戴森。根據彭博資料,自從2011年,電動車新創公司的籌資金額已經達約180億美元,宣布了43個款式,稱讓一年的產能達390萬輛,競爭十分激烈。

 

新創企業比起財大氣粗的大型車廠來說,又是小巫見大巫了。韋布指出,部分大型業者正開始設法進行從傳統引擎轉向電動的革新,例如單獨福斯汽車(Volkswagen)就已宣布52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目標是以2025年為期,每年電動車生產至少要達200萬輛。

 

戴森電動車壯志未成的案例,可能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韋布專欄提到,投入電動車的中國「蔚來」也面臨股價下滑,自2018年的高峰之後已經下挫約86%。總部位於美國的「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也一度瀕臨無力償付,最後勉強起死回生。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