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燈泡案兇嫌鑑定 犯罪防治專家:若未監控恐再妄想當皇帝

上報快訊/范姜佳鈺 2019年12月16日 19:06:00

高等法院更一審16日重新審理小燈泡案,警大犯罪防治系教授沈勝昂表示,王景玉的妄想病症穩定出現。(資料照片/李智為攝)

2016年內湖女童「小燈泡」隨機殺人案震驚社會,台灣高等法院更一審16日重新審理,並請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教授沈勝昂到庭進行鑑定詰問,他指出,王景玉的妄想病症穩定出現,若無人監控服藥,恐再有自稱皇帝的失控狀況出現。

 

更一審合議庭庭末諭知,下次開庭為24日上午9點30分進行言詞辯論。若下次開庭順利辯論終結,宣判日應會訂於2020年1月11日總統大選前。

 

女童小燈泡在2016年3月於台北市內湖區與母親一同前往西湖捷運站,突遭持刀的王景玉從後方猛砍頸部當場死亡。一審士林地方法院以不得對精神障礙者判死為由,判處王景玉無期徒刑。

 

二審高院認定,王景玉行為時,辨識能力及控制能力均因罹患慢性思覺失調症的精神障礙而顯著減低,適用《刑法》第19條第2項規定減輕其刑,2018年7月判處無期徒刑,褫奪公權終身,刑後監護5年。

 

案經上訴,最高法院2018年12月20日認為,二審自行認定王男辨識能力、控制能力顯著降低但理由不備,另有判決理由矛盾及適用法則不當等違法,撤銷原判決發回更審。

 

沈勝昂表示,2019年7月至10月間,他進入看守所與王男會談5次,進行8種心理測驗,判斷王男有思覺失調症,妄想病症穩定出現,而且情況嚴重;王景玉因在所內有人監控及定期服藥,妄想狀況有明顯改善,但若出獄回家,沒人監控服藥之下,出現失控情形可以預期。

 

開庭過程中也有論及王景玉過去服用安非他命一事。沈勝昂指出,王景玉之妄想症狀可能是用藥影響的共伴狀況,王景玉最後一次用藥在2012年,當時因有助於工作提神,用藥量大,律師黃致豪質疑,小燈泡案案發當時為2016年,已經長達4年不使用,是否也會出現精神症狀?

 

對此,沈勝昂回答,使用安非他命後可能會對大腦或心智運作有所損傷,雖然很難研判直接影響為何,但王景玉使用成癮性藥物的經歷有機會對職業維持、人際關係、家人相處等相關人際功能造成損傷,妄想需要處理,但王景玉已不使用很長一段時間了,留下來的大腦跟工作問題,無法確定哪個是病因。

 

問及教化可能,沈勝昂說明,以心理學家角色,不會覺得「人不可教化」,除非腦受傷,但經過測驗可見王男沒有明顯的腦傷問題,但因他在民國2009年至2012年間曾施用安非他命,至今還記得施用時的愉悅,若他重獲自由,吃下精神藥物與施用安毒二者間,選施用安毒機率較高。(一邊一國、新黨告內政部次長陳宗彥

 

【熱門點閱】
●柯文哲再cue陳菊說明高雄舉債 批綠營「只有網軍有進步」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