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金正恩傳聞的另類思考

柯凱筌 2020年05月22日 07:00:00
相較於其父親與祖父,金正恩的外交手腕更加靈活。(湯森路透)

相較於其父親與祖父,金正恩的外交手腕更加靈活。(湯森路透)

最近國際上對於金正恩有著諸多猜測,輿論的力量甚至動搖了亞洲的股市之表現。

 

相較於最近國際媒體間不停對於金正恩健康狀況的臆測,筆者認為世界聚焦於東北亞情勢現象提供我們一個另個有趣觀點:金正恩對於大眾而言,不僅是一位國家領導人,他與東北亞各國互動狀態,除了是他個人意志的展現,更代表著我們對於東北亞國際秩序的關心。

 

韓戰結束後,朝鮮半島正式確立為分署南北不同的兩個陣營,雖然語言與文化相通,但採取了兩套不同制度運行。這場戰爭,不只改變了南韓與北朝鮮之命運,更使中日兩國從二戰後尚未站穩的國際地位各打了一劑強心針。此時的日本,因為韓戰得到復甦的契機,戰後被限制的工業潛能,在韓戰得到了一定的解放,逐漸奠定了工業的基礎,奠定了日本戰後重拾話語權之基礎。美國的信任程度提升,也就意味著日本將可加速離開剛敗戰的陰霾,全力往民生事業發展乃至於東北亞秩序中的地位。

 

對於中國而言,韓戰讓西方看清,剛成立的新中國並不是躺著的睡獅,如有必要,中國也是有能力反擊西方在自家門口侵門踏戶的進攻。長久而言,這對中國的國際地位也算是正面影響。韓戰這震天一槌,不只震撼了東北亞,更讓戰前在東北亞原本只有美蘇兩國的對峙,進階到美中俄三強之角力,甚至還有日本也牽扯其中。

 

外交手腕更加靈活

 

相較於其父親與祖父,金正恩的外交手腕更加靈活。他上任後不久,除了射飛彈與核試爆等傳統上硬實力之展現,更在軟實力方面,與狂人總統川普平起平坐「泡茶聊天」,著實令眾人跌破眼鏡:明明兩人上一刻還吵得不可開交、唇槍舌戰,為何此時可以宛如麻吉,共享燭光晚餐?

 

對此筆者認為我們可從哈佛教授奈伊(Joseph Nye)提出軟實力概念思考這類的互動,奈伊教授主張,在國際關係互動上,國家行為主要可以區分為硬實力與軟實力兩種分類。前者展現於經濟與軍事等外在手段之實力顯現。而後者則是透過言說與吸引,讓目標的達成,特別是對方願意配合的情形下達成是軟實力的經典展現。對他而言,國家行使外交手段時,除了傳統的硬實力外更應該發展軟實力,兩者可以有相輔相成的效果。

 

過去美國政府將北朝鮮視為不可能的談判對象,因為冷戰背景下,國家意識形態分歧就是雙方難以跨越的阻礙。前者認為後者不可理喻,價值觀嚴重分歧,無法溝通。而後者則認為,前者持續抱持著帝國主義的侵略陰謀,如果沒有核武自保,將無法確認自身安全。在朝鮮為了展現自己的硬實力核試爆時,美國就會非常不悅,同時也為了宣示自己的硬實力,就在聯合國發起制裁行動,對朝進行經濟封鎖,企圖使其屈服。但朝鮮也不是省油的燈,在美方的反應下,既然發現對方沒有善意,繼續試爆跟射飛彈似乎也成為不得不的選項。

 

雙方都想展現硬實力,美方也了解消滅朝鮮雖然或許技術上可行,但實際上中國與俄國是不會允許美國直接踏到「自家門口」,簡單來說,硬實力確實達到了恐怖平衡,但在硬實力保持平衡所要花費的成本與精力將十分驚人。對於南韓與中國而言,其不安全感也會長期保持緊張。

 

掌握訂立政治正確標準的權力

 

另一方面,過去東北亞成為地球火藥庫的關鍵意識型態:「霸權穩定論」則過於強調權力,尤其是排它性的權力,強國如信奉這套體系,容易以追求單方面制定國際規則自許進而招致對方反彈,導致和平手段失敗最嚴重的後果導致雙方只能兵戎相見或至少陷入不相往來無法互為主體性地理解對方。

 

而對於霸權穩定論而言,掌握了權力也就意味掌握了政治正確的話語權。換言之,對於霸權穩定論的目標而言,誰可以掌握訂立政治正確標準的權力,那誰就是贏家。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我們的社會需要霸權維持秩序,區域內只要權力不集中,就可能會失序,導致區域的混亂。但現在這種自媒體時代,連小孩子都可以有自己的自媒體發聲管道,被視為國際法主體的國家,竟然只能有霸權一種聲音,也實在是說不大過去。發聲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會同意自己的觀點,但表達自己的聲音在筆者看來,應該是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基礎。霸權雖然可能在短期之內穩定秩序,但長期而言,人類將會自我設限而無法提升生活之品質。

 

有趣的是,在國際關係互動中,並不是大家都對於霸權那麼習以為然,像是學者華勒斯坦就主張「世界體系理論」。

 

該理論主張,資本主義世界將世界國家區分為三種等級,核心、半邊陲、邊陲 國家,其中,核心國家剝削半邊陲國家,半邊陲國家剝削邊陲國家。但對華勒斯坦而言,國家的等級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核心國家也不能永遠占主導地位,邊陲國家與半邊陲國家也不是永遠受到剝削。例如過往有日不落國之稱的英國,也不能靠過往核心國家以拳頭解決問題的方式解決外交爭端,又或者過往占有大片拉美土地的西班牙與葡萄牙,也不能以殖民地時期頤指氣使的態度與拉美國家進行外交關係。

 

所以接續上點之多元觀點觀,多元發聲不只是對於主體性的尊重,更是打破霸權促進多元的第一步,有改變的契機才會有創造的動力,有創造的動力人類的文明才有進一步進步之可能。

 

摸索不會流血的解決方案

 

以美朝雙方而言,雖然要馬上宣布停戰在現況上尚有困難,但對等的看待對方,尊重雙方不同的價值觀,求同存異,讓雙方透過言說的討論情境,慢慢熟悉對方所理解與可接受的認知並達成共識,對於雙方來說,也可說是美事一樁,也是近期內可以努力之方向。

 

不但可以化解誤會與歧見,更可以談進一步的合作。相對於我們過去被灌輸的資本主義國家一定優於社會主義國家,美朝近年來的互動,也許可以成為我們檢討此一命題的轉淚點。

 

暴力雖是很直覺的建構穩定秩序之方法,但相對於槍林彈雨,如果人們可以摸索出不會流血之解決方案,對於東北亞之秩序乃至於後世,將有許多有意義之啟發。

 

過往的中日關係、日韓關係、朝韓關係,其實嚴格說來,是過去人類的歧見與對於霸權的執著所造就的歷史負擔,如果可以在傳統的硬實力爭霸權之外,多看到一些靈活之對話方法,尤其在這個資訊爆炸點子無窮的現代,將阻力化為推力,在多元觀點表達成為可能的現代,多些互相思辨的空間同時互相尊重,人類文明層次的提升將指日可待。

 

※作者為清華大學學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