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敗戰重要關鍵】馬學樅與于非及蕭明華洩密 蕭遺骨迎回中國被追封為烈士

上報快訊/黃怡潔 2020年09月19日 09:02:00
馬學樅及蕭明華最後皆被判處死刑。(上報合成照/取自促轉會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王正方提供)

馬學樅及蕭明華最後皆被判處死刑。(上報合成照/取自促轉會台灣轉型正義資料庫、王正方提供)

上報專欄作家王正方所說的老馬叔叔,名叫馬學樅,除了是時任國語日報校對,也是王正方哥哥王正中(中研院院士)少時的數學家教老師。他在1951年涉入匪諜案,遭槍決在案。

 

馬學樅1904年出生在中國河北省大興縣,在中國留有6個孩子,爾後來台發展。他的思想左傾,堅持自己的想法;根據王正方的說法,當年涉入匪諜案的不在少數,同樣在國語日報擔任編輯的嚴明森以及其妻戴慶容,家裡被搜出一具電報發報機。

 

王正方敘述如下: 

調查人員從嚴明森家的米缸裡,搜出來一具電報發報機……。他們曾以這架發報機向大陸發送過多則重要情報,危害國家安全……。

 

但在促轉會資料庫中的敘述卻是:

參加匪諜組織後專任匪首于非之交通聯絡站所有各匪徒與于非間之秘密書信文件多由其轉遞蘇藝林兩次送其秘密文件各一厚封均為轉交于非又曾將秘密文件一小包交與嚴明森收藏;係于匪組織中重要份子直接受于匪及其妻蕭明華之指揮領導負責對內對外交通任務關於台北及以外活動地區消息情報之收集及于匪與其幹部間命令報告之傳遞皆由該馬學樅其一手辦理(為叛徒作嚮導或刺探蒐集傳遞關於軍事上或政治上之秘密者)

 

 

另外,王正方還指出,同樣在國語日報的編輯于非、省立師範學院助教蕭明華,以「台灣青年解放同盟」、「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名義,吸收份子,以取得廣大人力取得情報。

 

王正方敘述如下:

中共中央社會部長派遣于非、蕭明華來台負責全島的地下工作,兩人假扮夫妻,出入公眾場合---。于非在國語日報任編輯、蕭明華任省立師範學院助教,以『台灣青年解放同盟』、『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名義,廣泛吸收份子,逐漸滲透發展……。

 

但在促轉會資料庫中的敘述卻是:

 

先是匪首于非於卅七年來台負有匪方使命以講授心理學為名在台創辦補習學校藉以展開間諜工作被告……等十九名均先後參加于非所領導之叛亂組織並有共同或分別搜集軍事情報發展學運工作吸收份子散發匪刊物及陰謀行刺元首策反軍隊(匪共中央曾指示于非應爭取孫立人軍隊)建立武裝組其達成民變軍變等等具體事證(為叛徒作嚮導或刺探蒐集傳遞關於軍事上或政治上之秘密者)

 

當時的報紙用很大的篇幅報導這個案子,頭條標題都是「破獲于非、蕭明華匪諜案」;「國防部偵破重大匪諜案,逮捕匪諜多人;蕭明華、嚴明森、馬學樅……等被捕,主犯于非在逃……。」

 

對於于非、蕭明華案,王正方表示這在自家、在國語日報都是一大禁忌,多少年過去了,不再有人提起過這個案子。

 

馬學樅及嚴明森在槍決名單上。(王正方提供)

 

關於此案,被認為是重點人物的不外乎是主謀于非與妻子蕭明華。

 

于非(本名朱芳春),為中國共產黨中央社會部一員,被派至台灣發展組織,抵達台灣後被台灣省政府教育廳聘任為實用心理學班講師。為了發展組織,于非進入國語日報擔任編輯,吸收同事嚴明森及馬學樅,讓當時該報社潛伏3名匪諜。

 

蕭明華1922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省家興縣,抗戰爆發後,隨著父母輾轉到重慶,抗戰勝利後,於北平師院繼續深造。於1950年涉入匪諜案,被判死刑。在北平師院期間,蕭明華遇到在重慶就認識的教育心理學教授朱芳春。朱芳春已參加了共產黨的地下活動,他經常推薦革命理論書籍給蕭明華閱讀。1947年9月,蕭明華加入朱芳春領導的地下工作小組。

 

在蕭明華即將畢業之際,台灣大學國文系系主任臺靜農先生,深知蕭明華在國語注音、語音應用方面的教學能力,幾次寫信邀請蕭明華到台灣任教。初到台灣,蕭明華選擇去台灣師範學院任教,住在台師院的宿舍裡,同時在《國語日報》社兼職工作。不久,朱芳春化名于非,也來到台灣,與蕭明華以夫妻名義開展地下工作。1948年9月,他們利用台灣省政府舉辦的「社會科學研究會」,舉辦一些講習班或講座,擴大社會影響,從中考察、培養幹部。

 

之後組建「台灣新民主義青年聯盟」,把講習班中骨幹組織起來,成立讀書會。之後組織轉入地下。蕭明華負責聯絡工作,並承擔情報資料的保管、整理和抄寫。從1949年12月至1950年1月,短短兩個月,他們送出重要情報前後有六次,其中還獲取《海南島防衛方案》和《舟山群島防衛方案》兩份特密軍事情報,幫助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海南島戰役擊敗中華民國國軍。

 

被捕後,蕭明華當年受刑時28歲。1982年9月16日,蕭明華遺骨迎回中國,中國共產黨中央調查部舉辦隆重追思典禮,安放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追認為革命烈士,墓碑後方刻上「歸來了」三字。而最重要的主謀于非,已早一步逃往中國。

 

獲取到的防衛方案為中國軍隊攻打海南島和舟山群島的戰鬥部署,提供重要依據。(取自維基百科)

 

國語日報元老梁容若,曾任國語日報總編輯,退休後移民美國。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梁容若曾在北京居住一段時期。于非與梁先生取得聯繫,專程前來拜訪,整個下午2人談論在台灣的往事。根據梁容若的轉述,

 

于非數度激動,失聲痛哭,繼之飲泣不止。

 

而當年力邀蕭明華來台任教的臺靜農,也成了驚弓之鳥。不過臺靜農另有其左派背景,他是民國初年的知名小說家,是魯迅的學生,與魯迅等人在北京成立「未名社」,倡導白話文學,創作多篇短篇小說。他能在白色恐怖中全身而退,是因為有古典學術知識,可躲進國故堆中避難。(央行借貸國民黨1.64億元

 

【延伸閱讀】

●【我的姥爺是匪諜】斷訊70載網搜突現名 馬學樅外孫女看報尋親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