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新發現!第一個把海邊的牡蠣拿來吃的人是誰?

柯迪·卡西迪 2023年12月27日 07:00:00
現代的烤牡蠣(洪卉琳攝)

現代的烤牡蠣(洪卉琳攝)

2007年夏天,亞利桑那州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教授柯提斯.馬里恩(Curtis Marean)帶領一群考古學家在南非最南端探勘,發現了16萬4000年前智人聚落留下的化石證據。他們挖出古代營火殘留的炭、石器和紅色顏料,最重要的是,還有撬開的牡蠣─這是目前最古老的證據,可以證明有人奮勇吃下這種黏滑的生物。

 

不過馬里恩認為,這些牡蠣殼遠遠不僅代表人類在食物方面越來越敢嘗試,對於生存在10萬多年前的一位科學家而言,這種食物更是釐清難解的不明天文現象所帶來的獎賞。

 

所以這位大膽挑戰吃牡蠣的科學偉人究竟是誰呢?

 

她叫「牡蠣女」(Oyster Gal)─至少我是這樣稱呼她的。各位或許會覺得這名字很胡來,但其實不然,而且甚至可能跟她的真名相去不遠。因為回顧過去,先人使用的多半是描述性的名字,像是「強生」(Johnson ,也就是son of John,意思是「約翰的兒子」)、「史密斯」(Smith,在英文中意為「鐵匠」)和「貝克」(Baker,「麵包師傅」之意),而不是隨機選擇聽起來悅耳的字。

 

如果說這位科學家的名字也有實際上的意義,那還有什麼是比「牡蠣女」更貼切的呢?畢竟她可是創下先例,在潮間帶找到牡蠣後撬開了石頭般的硬殼,吃下裡頭那黏稠淡白的生蠔啊。

 

 

喬納森.斯威夫特曾在細細尋思後,留下一句名言:「世上第一個吃下牡蠣的人,是勇敢的英雄。」或許他說的沒錯,當時要吃下那一坨顏色慘淡的有殼生物,確實很需要勇氣,不過他這句話也不是完全正確:考古證據顯示,第一個吃下牡蠣的人並不是英「雄」,而是個大膽的女勇士。

 

就食物的取得方式而言,現代考古學家研究過的每一個狩獵採集部落都有性別界線。無論主要工作是落在狩獵者或採集者身上,這樣的界線都非常嚴格:一般來說,女性負責蒐集來源穩定的主食,像是堅果、漿果、植物的根和貝類,至於男性則通常得獵捕會跑、會飛或會游的生物。

 

舉例來說,即使澳洲北部的熱帶島嶼提供豐富的食物可以採集,男性也很少幫忙;而在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群島(Tierra del Fuego),大型海生哺乳動物是主要的食物來源,但即便如此,女性仍不會去打獵。

 

狩獵和採集之間為何會存在性別界線,考古學家仍未達成共識,但相關理論倒不是沒有,譬如藍翰就認為這是起因於用火的技能,說得更明確一點,是因為把食物煮熟需要時間。

 

大猩猩吃東西時,會盡量以最快的速度吃完,以免被比較魁梧的同類搶走,如果說早期人族也有類似的行為模式,那麼煮食想必是體型最大的個體才有的專利,因此,根據藍翰的看法,女性為了爭取時間煮東西,和體型較大的男性形成了一種類似良民與黑幫的關係,透過繳交「保護費」來確保自己即使沒那麼健壯,也能交換到一些食物來吃。而男性晚上的餐食有著落後,即使打獵很可能失敗,也可以放心去追捕高價值的獵物,不必擔心餓肚子。

 

 

這只是個理論,而且幾乎不可能證實,不過確實可以解釋男女性智人在食物這方面,為什麼會有在其他靈長類身上都觀察不到的奇特合作關係。此外,這個說法也能說明狩獵與採集之間的嚴格性別分野,讓我們可以推測採集牡蠣的應該是女性,所以世上第一個吃下牡蠣的,應該也是女人。

 

牡蠣女是智人,換句話說,如果她在公車上坐在你旁邊的話,你應該不會馬上發覺。她的身形、體態、臉蛋、頭髮和一般人相似,頭蓋骨、下頷、牙齒、骨盆和手腳的尺寸也跟我們差不多。以現代標準來看,牡蠣女或許有點矮,但姿勢和步伐看起來絕對很正常;為了阻絕非洲狠毒的陽光,她的皮膚已演化成無毛的深色,頭上則頂著暗色的短捲髮。

 

不過在衣著方面,她或許就會顯得有點奇特了。牡蠣女應該什麼也沒穿,就算有,各位大概也不會認為她穿的東西是衣服,畢竟那個年代的人還不懂縫紉,骨針也要到10多萬年後才發明。現在的研究人員認為,衣物和鞋子等物品都是在人類演化到很後期時才出現。

 

人類學家埃里克.特林考斯(Erik Trinkaus)曾研究過古代智人腳趾的骨頭,他表示牡蠣女的腳趾比你我都強健許多,原因可能在於她必須在沒有鞋子支撐的情況下行走。特林考斯認為,智人的趾骨是因為被堅固的鞋子限制而萎縮,所以才遠比古代先祖來得小;另外,他也指出「現代」腳趾出現的時間點和骨針差不多,顯示智人是在牡蠣女生存年代很久以後才發明鞋子。

 

牡蠣女是成人,可能有孩子,但或許不多。人類學家理查.博沙.李(Richard Borshay Lee)曾研究在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以狩獵採集維生的桑族昆人(!Kung San People),並發現桑族女性每次生產之間至少會相隔四年。

 

 

不過,她們並未使用任何形式的避孕措施,所以間隔這麼久的原因並不清楚。蘿絲.芙萊希(Rose Frisch)和珍妮.麥克阿瑟(Janet McArthur)曾提出假說,指出昆族女性雖然健康,但體脂肪不夠,所以只要哺乳,就不會有月經。根據她們的理論,哺乳或許就是牡蠣女的天然避孕法。

 

牡蠣女如果有年幼的孩子,應該會和子女溝通,和同伴之間也一樣。不過究竟能溝通到什麼程度,考古學界仍有很大的爭議。

 

著有《人類文化的誕生》(The Dawn of Human Culture)的史丹佛大學人類學教授理查.克萊(Richard Klein)告訴我,由於聚落中並沒有複雜的文化或技術遺跡,所以他認為牡蠣女時代的智人可能尚缺乏現代語言。在他看來,現代語言應該是源起於大約45000年前,當時的智人聚落突然出現大量的文化工藝品,不過那已經是牡蠣女之後很久的事了。這個年代的遺址含有清楚的證據,可讓我們看出當時的人類已經有現代行為,例如從事藝術、音樂,以及相信超自然現象等等。

 

另一方面,馬里恩則相信牡蠣女能流暢無礙地盡情做夢、大笑與溝通─「這個時期所說的語言,就跟我們的一樣豐富。」他這麼寫道。馬里恩曾在南非品納科高岬(Pinnacle Point)的洞穴裡,找到彩繪過的貝殼和天然顏料,並認為這就是證據,代表當時的人類已擁有象徵性思維,考古學家研究遠古文明在認知能力方面的現代化程度時,這種思維就是判斷依據;此外,馬里恩也指出,牡蠣女的許多工具都很複雜,如果沒有語言的話,根本不可能把製作技術傳下去。

 

一直到最近,多數考古學家都同意克萊的看法,馬里恩的觀點則屈居劣勢。這些學者認為,牡蠣女那個年代的人在認知方面和現代智人有很大的差異。不過,後來研究人員發現了品納科高岬洞穴的工藝品,以及可反映象徵性思維的其他古老遺跡,所以說到牡蠣女對世界的觀感和對語言的使用,眾家學者的意見又變得更加分歧。

 

 

牡蠣女勢必已擁有溝通能力,但溝通能力究竟有多強,學界仍在辯論。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時的人還沒能發展出智人後來的重大技術創新。舉例來說,目前並沒有證據能證明牡蠣女會使用釣竿、漁網或划船,正因如此,那個年代的智人聚落才很少位於海岸線上。對牡蠣女來說,海洋就像食物沙漠,住在沙灘上會使她覓食的範圍縮小一半,根本毫無必要。

 

在馬里恩看來,這恰好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她之前,很少有人族會食用海洋生物,而且也沒有撬開的殼留下來;他也指出,這個現象的關鍵因素在於潮汐:牡蠣只有在退潮時會露出來,也就是說,一天有95%的時間都看不到,頻率很低又難以預測,可能就是因為這樣,早期的人族才不採集。「以狩獵採集維生的動物如果無法安排蒐集食物的時間,或是對於方法不瞭解的話,就絕對不會賴以為生。」馬里恩這麼說。

 

品納科高岬的洞穴裡沉積了大量牡蠣殼,清楚顯示牡蠣已成為當代人的主食,這可能是因為牡蠣女發現了預示牡蠣會出現的跡象。

 

牡蠣女成為世上第一個吃下牡蠣的人之前,可能就已經為了找其他東西,而到過海裡探險了─她要找的或許是沉睡的海龜、龜類的蛋,也可能是擱淺的鯨魚或正在休息的海獅。在品納科高岬洞穴的工藝品中,考古學家發現了桶冠鯨藤壺(Coronula diadema),這種藤壺只會依附在座頭鯨身上,所以出現在離海洋大約有五公里遠的洞裡,顯得不太尋常。由此可見,牡蠣女會出海,而且在某次抵達目的地時,剛好遇到水位超低的退潮,看見幾顆露出來的牡蠣,並敲開一顆,勇敢地吃了下去。

 

恕我對喬納森.斯威夫特不敬,不過這聽起來似乎不太像是什麼英雄故事。

 

 

會吃牡蠣的還有其他幾種動物,譬如現代狒狒就是其中之一,牡蠣女如果有觀察到的話,應該會對這種生物的可食性比較有信心。不過狒狒也會吃花和樹皮,所以像牡蠣女這種有經驗的採集者應該會謹慎考量,再決定要不要仿效其他動物的飲食。舉例來說,如果她學兔子吃下顛茄(Atropa belladonna)的幾顆果子,那不到一天內應該就會喪命。

 

話雖如此,看到別的動物吃牡蠣,或許還是會讓她比較有勇氣吃下去。把牡蠣煮熟則可能讓她更不害怕,畢竟熟食總比直接吃生蠔來得安全,而且牡蠣肉又皺又黏,難免會令人有些擔憂。

 

不過飲食上的膽識並不是牡蠣女最為人稱道的天才事蹟─就品納科高岬洞穴中找到的大量牡蠣殼來看,馬里恩認為她知道何時該出海採集牡蠣。

 

換句話說,她已經掌握預測海洋潮汐的方法了。

 

在南非海岸的最南端,水位超低的退潮只會發生在每月某幾天的某幾個小時內,而且頻率低還不打緊,就連實際狀況也很不固定。明明是同一個月內,高潮和低潮的水位和時間點卻都變化得很劇烈,有時潮差極小,有時又非常大,有好幾百萬年的時間,人族都摸不透背後的原因。但這也是情有可原:因為要想瞭解潮水漲落的模式,關鍵在於一個看似毫無關聯,平時根本完全不會想到的地方─也就是夜空。

 

 

造成海洋潮汐的主因是太陽與月亮的引力,兩者無論位在地球的同一邊或相反的兩面,只要和三個星體落在同一條直線上,日月就會同時拉扯地球的中心,引發滿潮與乾潮。牡蠣女很幸運,因為滿月和新月會洩露這個看似隨機的現象,也就是說,她不僅很敢吃,還懂得觀星。

 

夜空中那顆又大又白的神祕星體形狀總在改變,但這些形狀和海洋潮汐之間的關聯很不明顯,一直到現在,許多人都還是搞不懂,但牡蠣女卻瞭解,而且大概還因此成為了世上第一個實務的天文學家。一旦可以預測潮汐之後,她就能十拿九穩地安排要前進海洋的時機,而洞穴裡的證據也顯示牡蠣確實成了她穩定的主要食物來源。

 

牡蠣女發現月亮和潮汐有關後,如果有因而獲得稱頌的話,那或許也無法享受太久。就現代的壽命轉換表來看,身為古代女性的她雖然才20多歲,但其實已走到生命盡頭了。中密西根大學(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的人類學家瑞秋.卡斯帕里(Rachael Caspari)曾針對牙齒磨損狀況進行研究,並指出這個年代的智人即使能活過童年期,仍有三分之二都是20幾歲就過世,超過35歲的則少之又少。

 

她確切的死因是什麼,我們說不明白,但至少可以頗為肯定地排除某些可能:現代人的主要死因在史前時代幾乎都不存在,因為那些多半都是老年人容易罹患的疾病(如癌症、心臟問題、中風),不然就是要有高密度的大量人口才能傳播(像是霍亂、傷寒和流感),而在牡蠣女的年代,這些條件都不存在。

 

真要說牡蠣女是為何而死,舉凡生產、瘧疾、意外、他殺和細菌感染等等,可能性都遠大於上述的現代疾病。或許她是在覓食的過程中被掠食者攻擊,也或許是大膽的飲食習慣終究讓她付出了代價。

 

 

她過世後,同伴可能有將她埋葬,但動機是為了要紀念她,又或者只是要避免吸引食腐動物,學界同樣還有爭議。考古學家曾發現年代比牡蠣女早,而且有埋葬的屍體,不過墓裡並沒有任何祭品或悉心照料的跡象,並不合乎人類後來發展出的普世文化通則。

 

能夠證明儀式性埋葬的最古老證據,是出土自以色列的一個墳墓。考古學家在裡頭發現了一具男屍,他胸前置放有野豬的頷骨,年代比牡蠣女晚60000年。因此,雖然牡蠣女貴為史前科學天才,解開了當代最困難的謎題,但同伴究竟有沒有為她舉辦追思儀式,我們實在說不準。如果有的話,希望放在她胸口的是牡蠣殼,如果形狀像新月的話,那就更棒了。

 

*本文摘自《史上最偉大的第一次:誰吃了第一顆生蠔?誰講了第一個笑話?誰劃下了手術第一刀?科學解謎人類史上最值得玩味的大發現》,創意市集出版。

 

 

【作者簡介】

 

柯迪·卡西迪Cody Cassidy

 

柯迪·卡西迪是暢銷科普書《然後你就死了》的合著作者,該書被譯成十幾種語言出版。他花了三年時間,以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第一次」為研究目標,進行各項科學研究與學者專家採訪。為了解開這些歷程事件,他嘗試像世界上第一把刮鬍刀的發明者那樣用碎黑曜石刮鬍子;穿越義大利東北部的奧茲塔爾阿爾卑斯山脈,追溯古代神祕謀殺案受害者的最後足跡;用腐壞的粥釀造啤酒;並複製古代的弓箭發射等實驗,讓後人知道這些史前發現對我們來說為什麼有意義。目前住在舊金山。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連鎖餐廳、新開店、甜點)、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