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綠色供應鏈時代已來臨 三接不宜再延

陳言真 2021年11月20日 00:00:00
三接建置是影響國家經濟未來至少三十年的重要議題,國人宜理性討論。(攝影:張哲偉)

三接建置是影響國家經濟未來至少三十年的重要議題,國人宜理性討論。(攝影:張哲偉)

年底公投兩大題目跟能源有關,其一是核四重啟,在核廢料無法處理、無縣市長敢承諾存放,以及其本身建廠與機組拼裝爭議下,這儼然是政治操作的假議題;另一方面,有關桃園大潭第三天然氣接收港(下稱三接)的建置,在台灣整體能源轉型,大量增加再生能源發電的大框架下,三接建置才是影響國家經濟未來至少三十年的重要議題,國人宜理性討論。

 

首先以藻礁爭議來說,國人絕大多數都贊成經濟與環保必須兼顧,這是這個議題的最大公約數,而現行的政府已經縮減當初國民黨時代方案到十分之一的範圍內,且桃園市政府也成功保育鄰近海岸的各種生態,包含藻礁,這是事實的部分,也無須爭議。換句話說,天秤兩端來看,蓋三接本身也有共識的部分存在,即便是提案公投的團體,也提出將三接改在其他地點設置的建議,也就是說,三接港及其目的的最新技術天燃氣發電廠的重要性,在銜接我國太陽能、風電建置階段,及大量發電以後的全國電力供應動態支援最佳化方面,還有最重要的減碳發電及提供再生能源發電的環保目的,這都是公投正反雙方多數支持者的最大共識。

 

既然目的是台灣的能源轉型要朝向減碳供電與再生能源供電,這就不能不提到全球國家在要求低碳甚至無碳排消費的必然趨勢。台灣經濟以出口為主,傳統世界供應鏈的合作模式是追求低成本地區作為世界工廠,而今,在自動化製造與大數據管理的生產流程技術進步下,台灣憑著這方面的軟實力,好不容易重新迎來製造業再起的時代,而這個契機完全仰賴於非勞力密集,及資本與技術密集新製造模式崛起,但這只是供應技術方面的推力。更重要的推力是在消費端,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消費者對低碳、碳中和商品消費需求意識抬頭,乃至各國政府制定實際減碳目標、期程與相關法制、稅制以促進甚而強制綠色消費,如電動車全面替代燃油車等,對於以出口為主且在全球供應鏈有相對吃重角色的台灣而言,能源轉型不只是一種國人對土地保護的信念實踐,還有必須符合國際大廠對減碳、再生能源等限制才能加入其供應鏈(例如台積電大量購買再生能源電力)的現實問題。

 

眾所週知,全球各產業的巨頭都已經具體制定其商品的碳中和目標及期限,如美國蘋果公司、亞馬遜、谷歌等等,不止電子業供應鏈,現在汽車業、航空業,甚至服務業等等,也都紛紛加入這個低碳消費革命,這早就不是新聞了。

 

容我再提一次,台灣經濟仰賴出口,所以在世界市場轉型成綠色消費、綠色供應鏈的風口當下,我們選擇不多。所幸台灣地理位置適合太陽能發電,也有全世界頂級優良的海上風場,這表示,這場因應爭搶綠色供應鏈的全球供應鏈重組中,台灣反身變成有關鍵資源的戰略高度國家,問題是,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與生俱來的優勢?

 

如前所說,三接與最新技術天然氣發電廠建置,在本質上無論公投正反雙方都有高度共識的部分,而國人在環保與經濟共榮的盼望也是最大公約數,唯獨,這樣的討論在國際供應鏈重組的殘酷商業現實上,時間是不等我們的。無止盡的討論完美三接方案並非理性選擇,反而有害。事實上,台灣好不容易用綠色供應鏈的優勢開始迎擊過去紅色供應鏈的入侵,台商開始大量回流,經濟成長重新回到6%,台灣股市結構性改變等,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實。所以,現有的三接方案既然是折衷中的折衷方案,期望國人能發揮智慧支持國家重要轉型建設,並為下一代鋪平三十年的經濟榮景及減碳與再生能源供電的健康環境。

 

※作者為經濟學教授、桃園市民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