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宏專欄:這種殺「匪諜」的邏輯 70年後的國民黨竟照單全收

陳嘉宏 2021年08月20日 07:02:00
沒有1949的國民黨,朱點人(圖左)與呂赫若(圖右)的命運將完全不一樣。(圖片摘自網路)

沒有1949的國民黨,朱點人(圖左)與呂赫若(圖右)的命運將完全不一樣。(圖片摘自網路)

朱立倫說:「沒有1949的國民黨,就沒有今日的台灣。」許多網友紛紛玩起接龍遊戲。有人說,朱立倫說反了,是「沒有1949的台灣,就沒有今日的國民黨。」作家朱宥勳則是提醒國民黨,「貴黨1945年就來了,不要自己省略四年。是很害怕想起來1947年自己幹了什麼事嗎?」他接著提到,因為國民黨,日治時代天才作家被槍斃在台北車站,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死在鹿窟山區,而得過東京文學獎的龍瑛宗,也因為國民黨粗暴的語言政策,斷絕了寫作之路。

 

在台灣,只要討論1949的國民黨,似乎注定會有這樣的後果。有人尊敬兩蔣,大量甚至全盤地接受他們統治敘事;但也有人厭惡國民黨,認為他們屠戮與壓制本土菁英,所以積極地投入台灣的民主運動。其實,一個歷史事件不可能只有單一的成因,1949的國民黨究竟是保衛了台灣,還是把國共內戰引到台灣?不同的史料與角度可能就有不同的解讀,差別在於,現在的台灣人要怎麼樣去面對那段歷史?

 

但正在選黨主席的朱立倫,肯定是沒打算好好面對的。為了回擊朱宥勳,他昨天在臉書上寫道:「真正的史實是,朱點人加入台灣共產黨,意圖顛覆國家;呂赫若加入中共台灣省工委,主編共黨刊物《光明報》,並開設大安印刷廠散播社會主義文宣。若在今日,民進黨又會怎麼評價這些『中共同路人』?」

 

1903年出生的朱點人是艋舺人,日治時期以漢文書寫的重要作家,曾被稱為「臺灣創作界的麒麟兒」。朱點人在戰後1945年12月7日寫的信裡,曾經提到他與畫家陳澄波的對話,他們倆雀躍地說到即將舉辦的光復後第一回省美術展覽會,希望有機會一起辦書道展。但不過一年之後,二二八事件爆發,陳澄波橫死,朱點人因不滿國民政府的統治手段與二二八事件的刺激,思想逐漸左傾,於是加入台灣共產黨,但在1949年被捕,1951年遭槍斃。

 

朱家的後人隨即遭到國民政府全面監控,直到遠走美國,才漸漸找回自己的人生。朱點人的第三個兒子朱時宜求學階段因父親白色恐怖案件所累,一度無法出國留學,他留學美國之後,成為國際量子科學及計算科學領域的權威,也成為台灣的中研院院士。朱時宜日前因為意外過世,享壽78歲。

 

至於呂赫若更富盛名,他是活躍於台灣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的客籍小說家,集作家、聲樂家、劇作家於一身的「台灣第一才子」。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呂赫若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顯見他對國民政府的期待;不過在目睹國府光怪陸離的治理之後,期待轉為憤怒,一直到二二八事件發生,一直同情底層弱勢的呂赫若轉向社會主義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正式投身抵抗活動,最後在1951年發生的鹿窟事件後失蹤,死因成謎。

 

戰後初期的台灣知識份子很少不左傾,而他們之所以傾幕社會主義,原因當然與國府的腐敗統治與二二八有關。認為朱點人、呂赫若是共產黨,所以該被處死,還宣稱這才是「真正的史實」,其實與「沒有1949的國民黨,就沒有今日的台灣」是相同的思維。這種蠻橫的黨國統治邏輯,既缺乏對歷史的辨證,也看不到對人性的尊重,更欠缺對犧牲者的敬畏,

 

所謂「沒有1949的國民黨,就沒有今日的台灣。」其實是國民黨人在談台灣戰後歷史政治的一貫起手式,他們相信國民黨承繼一個「道統」,而這個道統「轉進」到台灣之後,不但解放了台灣人,也保衛了台灣。但政權的更迭從來不只是成王敗寇,國民黨可能在過去70多年的特定時刻阻擋了共產黨的入侵,但台灣社會為此付出了什麼代價?誰幫我們付出這些代價?毋寧是是現在享有民主自由的台灣人更必須了解的歷史。

 

談朱點人、呂赫若、龍瑛宗,是要記住那一整代因為國家暴力逝去或者噤聲的台灣人,希望台灣未來不要在任何時刻再走回頭路。如果有政治人物或政黨因此覺得刺耳,或為了討好深藍而失心瘋,非得把不同的史觀抹成「無知」、「妄想」、「冷血」、「失憶」,嗆聲電影《返校》是搞「文化台獨」,甚至認為這群在顛沛流離的大時代裡,追逐理想的人就是該死,這樣的主席選上了又有什麼意思?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