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V7兩棲突擊車已不敷使用 台灣應引進水陸兩用車分攤救災業務

張豐麟 2021年08月27日 07:00:00
針對淹水潛勢區及低窪地區,第四作戰區5日已完成AAV7兩棲突擊車(圖)、膠舟等3類9項災防裝備。(第四作戰區提供)

針對淹水潛勢區及低窪地區,第四作戰區5日已完成AAV7兩棲突擊車(圖)、膠舟等3類9項災防裝備。(第四作戰區提供)

2021年八月初高屏地區降下豪雨,隨後在父親節前夕又有「盧碧颱風」進逼,國防部循例超前部署,因應颱風外圍環流對南高屏地區帶來致災性的豪大雨威脅,派遣人力及裝備至高雄六龜、桃源、甲仙及杉林等淹水潛勢區域完成預置兵力,負責衛戍南台灣的陸軍八軍團立即將海軍陸戰隊AAV7兩棲突擊車及膠舟等3類9項災防裝備預先以拖板車運送至預備區,這是每年暑假颱風前夕的熟悉畫面。曾有小朋友指著拖板車上的AAV7好奇的問,它明明自己有輪子跟履帶,為何不自己走卻要用拖板車運送呢?

 

首先,台灣的AAV7兩棲突擊車數量非常稀少僅有90輛,第一批是在2001年海軍陸戰隊以「飛馬計劃」採購54輛,之後再於2018年執行「飛馬二號」專案增購36輛AAV-7兩棲突擊車,所以總數僅有區區90輛而已,想當然爾相關零件耗材的備料數量其實庫存不多,每年預置在潛勢區的車輛不一定真的會派上用場,所以採契約運輸由拖板車合約商將履帶車輛運至現場,是減少機器不必要耗損的SOP規範。

 

其次,也是為了避免重達30噸甲車不小心壓壞路面,或是發生交通事故引發民怨,因為軍方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永遠是處於弱勢,君不見儘管進入募兵制數年來人力短缺不見紓解,但是2021年海軍陸戰隊還是必須連續40天、每日投入200名兵力,協助屏東恆春及車城民眾採收洋蔥,只因為「軍愛民」傳統不能停的民意代表壓力。儘管陸戰隊如此任勞任怨,恆春鎮長2021年還是因為不滿鎮內有多個武器訓練場,卻只有單筆回饋金,所以恆春鎮公所年初發公文要求國防部停止所有軍事演習,最後軍方將恆春和車城年度捐助金將各翻倍為2200萬元方才平息民怨!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發現,在台灣任何「軍愛民」的傳統或是敦親睦鄰的服務,基本上是只有增加而無減少的可能。回到討論AAV7兩棲突擊車的主軸,該型車早已停產,台灣及日本採購的車輛均屬於退役車輛翻新後出售,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在2018年選擇了BAE及Iveco合作研發的輪式SuperAV為兩棲作戰車輛的後繼車款,未來消失性商源的狀況遲早會發生。加上軍用車輛零件多屬管制品,採購進口往往曠日廢時,從台灣執行「飛馬二號」專案採購36輛AAV-7兩棲突擊車經費為3.75億美元來看,每輛AAV-7的單位成本應不低於兩億新台幣,國防部或許應審慎評估引進商規的水陸兩用車,其優點在於價格低廉且後勤維護容易許多。

 

水陸兩用車LARC-V目前美國及澳洲都還在廣泛使用,重量屬於5噸級的輕型運輸載具,且有四輪傳動可以穿梭於大街小巷,經濟且適合用於救災。(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基本上一台軍規的AAV-7兩棲突擊車大概可以採購15到20輛四輪傳動的水鴨子,再者,輕型水陸兩用車本身就具備四輪傳動系統,輪式底盤不會對柏油路面造成傷害也方便自行移動換防,加上體積輕巧僅略大於廂型車,基本上台灣的大街小巷都能夠穿梭自如,隨著極端氣候的頻發與國防預算益加吃緊,引進商規輕型水陸兩用車不但可以減少AAV-7的損耗,在兵力運用上更多了一個選項,絕對有其價值與效益!

 

※作者為業餘自耕農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