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先選價值 你才有機會選藍綠

主筆室 2022年02月14日 07:02:00
一個有韌性的民主不僅見諸於完善的憲政制度與明晰的選舉程序,更在於政治菁英及其所帶領的群眾之間對民主價值有高度共識。(湯森路透)

一個有韌性的民主不僅見諸於完善的憲政制度與明晰的選舉程序,更在於政治菁英及其所帶領的群眾之間對民主價值有高度共識。(湯森路透)

連續兩年,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製作的年度民主指數(Democracy Index)都將台灣列為「完全民主國家」,今年更高居世界第8名,是該機構從2006年開始進行民主指數評比以來,第一次有非白人為主的國家進入前10名,不但日本、韓國瞠乎其後,連美國、英國等老牌民主國家也都遠遠不及。在疫情蔓延,全球民主普遍倒退之際,許多台灣人對此引以為傲,甚至稱後來居上的台灣已是「民主大國」。

 

這說法也讓很多人不以為然,例如前總統馬英九,在去年台灣首度晉身「完全民主國家」時,就宣稱台灣處於「不自由的民主」。例如最大反對黨主席朱立倫,也多次指稱台灣是「民主獨裁」。連美籍華文作家余杰都非常不以為然,他說,依他的親身經驗與觀察,台灣的民主不可能領先日本,更不可能領先美國;他強調,有國民黨及其數百萬支持者在,代表沒有轉型正義,「台灣的民主指數排名絕對不可能是全球第八」。

 

其實,相較於多數民主先進國家,台灣的民主一直面對許多額外的挑戰。諸如,台灣一直面對中國的併吞覬覦,遭遇如此強大外患挑戰的國家,不僅會造成人民對民主正當性信念的變動,政府的權力也可能會假借各種理由不斷膨脹,導致民主衰退。

 

此外,台灣真正民主化迄今不過30年,為期尚短,底蘊不足;而轉型正義從未被徹底執行,舊有的威權遺緒依舊存在,原來的威權政黨甚至膺續執政了十數年的時間,導致認同分歧始終潛伏在台灣的政治與底層社會,衝突伺機而動,也構成對台灣民主的挑戰。

 

儘管《經濟學人》高度評價台灣的民主,但在中共這樣的強大外患威脅下,一方面我們必須容許國家權力膨脹以為應對,另方面又為了團結台灣社會,所以以尊重不同歷史記憶與價值觀為由,對轉型正義做出某個程度的折扣與退讓,這都導致台灣難以邁入一個穩定的民主鞏固階段。

 

從這些角度來看,與其去反駁、訕笑馬英九、朱立倫等等人「不合時宜」的看法,還不如把這些異見當成對台灣民主的警醒——在這場與共產黨的終極鬥爭裡,台灣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存與價值,固然得就民主價值與轉型正義做出若干妥協,但仍得時時刻刻對台灣的民主保持一個批判性、辯證性的看法,謹慎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民主可能隨時倒退。

 

當代民主理論大師戴雅門〈Larry Diamond〉在他所著的《妖風-全球民主危機與反擊之道》也提醒:支撐民主的是人民對民主正當性的無條件信仰,一國人民和政治人物即便在自己的中意的政黨、候選人和政策落敗時,還是要無條件認同民主是最好的政體;若非如此,民主的運行就會如履薄冰,從而使任何危機都可能將其翻覆。

 

簡言之,民主需要一個「忠誠的反對黨」共同維繫。在尊重馬英九、朱立倫對台灣民主的批判性看法之餘,他們也必須回答:你對台灣民主的認知是什麼?而當你的政見遭到民主否決時,你對台灣人民所表達的意見可有一絲謙卑?在台灣社會存在認同分歧以及此刻仍有強大外患的的情況下,在任何時候,對台灣民主是否存有「寧予外人、不予家奴」的蔑視心態?

 

先選價值,你才有機會選擇藍綠;一個有韌性的民主不僅見諸於完善的憲政制度與明晰的選舉程序,更在於政治菁英及其所帶領的群眾之間對民主價值有高度共識。只有越多的人無條件地相信民主是最好的政府治理與生活方式,台灣的民主才可能往前走。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