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死刑不死刑 關游錫堃什麼事?

主筆室 2022年08月24日 07:02:00
游錫堃沒偵查也沒審判,當然也不可能瞭解殺警案的過程發生了什麼事,沒有任何正當程序就宣稱要對兇嫌判死,這國會議長有沒有任何一丁點現代法治觀念?(圖片摘自游錫堃臉書)

游錫堃沒偵查也沒審判,當然也不可能瞭解殺警案的過程發生了什麼事,沒有任何正當程序就宣稱要對兇嫌判死,這國會議長有沒有任何一丁點現代法治觀念?(圖片摘自游錫堃臉書)

台灣在2006年到2009年間暫停執行死刑,一直到拒批死刑令的馬英九政府首任法務部長王清峰下台後,才又開始恢復。馬英九任內,執行了6次死刑,共槍決了32人。不過,眼尖者也發現,馬英九政府執行死刑有其「波段」,這「波段」很巧地都與當時馬政府的政治危機與聲望相吻合。

 

例如,2010年4月30日,法務部長曾勇夫處決4名死囚;而當年的整個4月,台灣政壇都陷於兩岸ECFA的爭議裡。2012年12月21日,法務部再處決6名死囚,當時台南才發生隨機殺人事件,台灣失業率高漲,治安經濟惡化,民眾對政府高度不滿。2014年4月29日,法務部長羅瑩雪處決5名死囚,在這之前的一整個月,正是太陽花佔領立法院運動,期間還發生聲勢浩大的反核運動。直到2015年6月5日,法務部長羅瑩雪又處決6位死囚,當時馬政府早露疲態,而備受看好能當選總統的蔡英文當天正出訪美國,受到輿論高度矚目。

 

3年前,馬英九到東吳大學演講談到死刑,他說,截至今年(2019)一月,全國還有41個死刑犯未執行,「這太多了」;他聲稱自己任內有超過30名死囚伏法,而蔡英文上任之後,3年只執行一個死刑,「實在太少了!」言下之意,馬英九是把死刑的執行當成評量一個政府的「政績」。

 

每當馬政府執行死刑時,當時還在野的民進黨總是批評國民黨在「掩飾治安惡化」、「可恥地轉移焦點」。所以,乍聞現任立法院長游錫堃怒批殺警嫌犯「不應該殺警察,這一定要判死刑。」主管警務的內政部長徐國勇接話宣稱「(判死刑)想法相同」、「支持警察大膽用槍」時,民進黨人又該怎麼面對自己這些堂上高官?

 

游錫堃所謂要判死的說法實在是荒腔走板:

 

第一、此案尚未偵查也沒有審判,游錫堃當然也不可能瞭解殺警案的過程發生了什麼事;沒有任何正當程序就宣稱要對兇嫌判死,這國會議長有沒有任何一丁點現代法治觀念?

 

第二、游錫堃說話當下兇嫌仍未就逮,在外逃竄的持槍兇嫌看到連國會議長都要對他喊打喊殺,窮途末路之下難道不會更顯兇殘?如果因此再傷及人命,這筆帳算誰的?

 

第三、游錫堃是國會議長,他對外講話沒有「個人意見」;如果「我本來是反對死刑的,但殺警察就該判死」,那哪個殺人樣態不該判死?游錫堃是在向法務部與司法院暗示什麼?作為立法院院會的主席,他哪來這樣的權力?

 

游錫堃如此失態,唯一的合理解釋就是當時民進黨在野時批評馬英九政府執行死刑說的:「想用死刑來轉移焦點」。在發生如此重大治安事件之際,用「我也支持死刑」代表自己與一般民眾同聲一氣,用「殺人」來消解民怨,轉移民眾的恐懼與對治安惡化的不滿。而另一個難以說出口則民進黨內正要遽變的權力生態。在後蔡英文時代即將到來的此刻,民進黨派系無不厲兵秣馬;游錫堃身為正國會的老大,才會以國會議長之尊,不知分寸地在這種社會治安事件裡跳出來搶話語權。

 

廢不廢死不僅是個法律問題,也是極為困難的倫理學,甚至宗教學命題,時值兩位警察遭狙殺的重大悲劇之際,我們無意在此探究其中的應否,但卻一定要謹慎政客利用「死不死刑」的政治攻防,輕易地轉移焦點,規避自己應該擔負的責任。卡謬說:「殺人除了會繼續殺更多人之外,不會帶來其他。」對當年的馬政府是如此,對現在的蔡政府亦如是。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