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欄:拉攏台商是炒熱氣氛 逼走在台外商才是它的實戰

李濠仲 2023年02月08日 07:00:00
在台灣美國商會調查報告「正面指數」下,無疑也同時並存著台灣投資環境的挑戰面。(攝影:張哲偉)

在台灣美國商會調查報告「正面指數」下,無疑也同時並存著台灣投資環境的挑戰面。(攝影:張哲偉)

台灣美國商會(AmCham)公布了2023年調查報告,美國在台投資企業有71%表示對台灣未來經濟前景樂觀,整體信心仍強,但比起去年則減少了2個百分點,且自2021年起,美商「信心強度」已由「非常有信心」轉至「有信心」,背後原因當然不會只是「台灣金融監管機制尚需更與世界接軌」,中國對台灣的武力威脅,應該才直接左右了變化。

 

這份報告(台灣美國商會於2022年11月15日至12月16日所做民調)正面角度,另包括受訪企業中有88%計畫在來年增加或維持在台投資,其中並有60%將專注在台的員工培訓。作為企業海外投資參考,就報告呈現,台灣確實屬於優質商業環境。

 

但不容否認,中國頻頻在台灣海峽進行軍事演習,進而造成區域緊張,也促使台灣美國商會必然會關注這對企業信心面的影響。尤其去年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中國拉高軍演規格,在當時的調查中,縱然仍有四分之三美國企業表示其投資計畫沒有改變,但也有17%企業回覆他們的營運已遭到干擾,其中三分之一主要來自運輸、保險成本增加,以及出於供應鏈上的延誤,並有半數認為軍演導致的能源供應中斷令其憂心。

 

對中國軍演造成的憂心面向,另有:針對台灣的假訊息和心理戰;台灣周邊航運的障礙,以及對台灣產品(包括人民)的抵制。受訪者(美商)對未來24個月內,中國對台灣採取嚴厲打擊行動的平均關心程度則為2.8。(按照1到5的等級,1表示完全不關心,5表示非常關心)。46%受訪公司預估2022年到2023年期間,中國對台軍事活動的增加將影響其營運。

 

在台灣美國商會調查報告「正面指數」下,無疑也同時並存著台灣投資環境的挑戰面。這就是中國增加在台周邊軍演強度的目的之一:逼走在台外商。

 

同一時間,當台灣投資心理環境漸次受到中國軍演干擾的同時,中國一方再由國台辦主任宋濤,藉春節時機,大張旗鼓密集和台灣親中政界人士接觸,並對台商喊話,訴求在「一個中國原則」及「九二共識」基礎上,能與台灣「有識之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協商,以呼應習近平《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宋濤還定調了2023年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民主協商啟動年」。

 

中國對台商的拉攏、統戰、威脅、利誘已行之有年,所謂「以商圍政」、「以商反獨」、「以商促統」,雖然不能說沒有效果,「成績單」卻恐怕遠不如中國熱切想望,尤其「在中國的台商」儘管為數不少,卻又「在台代表性不足」,有時過度打台商牌,甚至還會造成反效果,何況一提到「一國兩制XX方案」,只要想到「香港模式」,就不知直接嚇跑多少人。

 

因此,國台辦拉台商,國台辦會說什麼話,被拉攏的台商會如何呼應,很少會超脫過去以來多數人的理解和認知,實際作用便遠不及形式意義,就算「台商親中派」群聚效應達到最頂峰的一刻,台灣也沒有因此落到中國政府手上。

 

但「外商效應」就是另一回事。中國真正要達到讓台灣歸順,只靠台商為統一敲邊鼓根本沒用,最主要仍在外資的動向,如同軍備所帶來的實質和心理信心,外資對台灣投資環境有信心,不撤不退,台灣就會對自己有信心,台灣對自己有信心,就愈不會讓自己走向中國設定的統一道路。

 

去年三月,由香港歐洲商會公布的調查,和台灣恰恰相反的是,有半數歐洲企業打算在2023年遷出香港(25%表示將在未來12個月內全部遷出,24%計劃至少部分遷出。只有17%的公司表示他們在未來12個月內沒有任何搬遷計劃)。原因無非北京強化對香港的控制,已導致香港「全球連通性和與中國比鄰」的優勢幾乎完全失效。

 

中共的壓迫,或許會讓自己失去香港民心,但香港卻會因為中共的高壓治理而失去這個世界,如此只會更加滿足中共對香港的控制慾。同樣的道理放到台灣,當中國「望統心切」,拉攏台商就只是例行公事,如何擠壓掉外商對台灣的投資意願(信心),進而逼走在台外商,動搖台灣自信,那才會是它「國家統一進程」的真正是實戰。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