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煇:「太陽能板會汙染滲漏」已是過去式

陳炳煇 2023年06月19日 07:00:00
經過這幾年技術進步,太陽能板的製程與品管已更加嚴謹,品質不好會滲漏的幾乎出不了廠。(合成畫面/圖片取自台南綠能屋頂網)

經過這幾年技術進步,太陽能板的製程與品管已更加嚴謹,品質不好會滲漏的幾乎出不了廠。(合成畫面/圖片取自台南綠能屋頂網)

近年政府、民間與台電致力推動淨零展綠,短短幾年時間,時間不長但成效相對卓越。現今台灣再生能源總裝置容量已佔整體電力系統的25%,太陽能和風力發電今年5月再創787.8萬瓩新高,幾乎每3度電就有1度電是綠電。計算下來,綠能不但提供約530萬家戶全年用電量,也減少了近300萬公噸排碳,績效非常可觀。

 

這期間綠能科技的發展,讓綠能裝置的便利性提高、成本大幅下降,在台灣再生能源的推動過程,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於推動綠能的終極目標,原本就是為了要有效運用能源、讓人類與自然和平共存,在各種能源選項中,我們當然要妥善評估各種能源裝置與運用對環境的可能影響。

 

但評估的基準,一定要有合理的科學依據。最近有一則媒體報導指出,供應雲嘉南地區用水的曾文水庫上游傳出要種電,引發民眾憂心光電板若毁損、火燒、清洗,恐汙染水質,就是一則缺少科學研究基礎、以致可能產生誤導效果的新聞。

 

該則新聞中引用學者意見提到,「光電板很毒,任意堆置會汙染環境,「很簡單,把光電板丟進水族箱裡,魚群一定死光光」「…雨水下在光電板,可能造成有毒物質外洩;若品質不佳,用一段時間也可能汙染滲漏」「所以在水庫設浮力式光電板,確有汙染民生用水之虞。」這樣的話讓民眾看了心驚驚,嚇到不敢再用光電板,也會對綠能產生不良的印象。但真的是如此嗎?

 

早在2020就有論文(論文名稱Potential impact of floating solar panels on water quality in reservoirs; pathogens and leaching)研究指出,以裝置同樣光電板的荷蘭為例,經過研究,在兩週後的確會有微量重金屬滲入,但濃度很低很低,遠遠低於水質標準的重金屬濃度;另一方面,裝在陸地上的太陽能板周邊,雖然的確會有高一點的重金屬濃度,但沒任何證據影響生態。
 

太陽能板是否會對周遭環境和生態造成影響,固然值得討論,但討論一定要有科學根據。2020年在荷蘭的研究,數據已經顯示對生態沒有影響,如果要推翻這樣的說法,應該要拿出相對應的科學根據。

 

此外,關於「太陽能板會汙染滲漏」的說法,經過這幾年技術進步,太陽能板的製程與品管更加嚴謹,品質不好會滲漏的幾乎出不了廠。倘若直覺式的用「會滲漏、會污染民生用水」,而缺少對太陽能板技術與品管的了解,徒然讓民眾感到恐懼,對推動綠能和環境保護,沒有任何幫助。
 

※作者為台大機械系終身特聘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