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哲的「核」去「核」從

吳海瑞 2024年07月13日 07:00:00
2011年發生福島核災,李遠哲曾表示,人類無法解決核廢料,核電廠除役後,就會變成世代與世代間的良心問題。(資料照片/攝影:王侑聖)

2011年發生福島核災,李遠哲曾表示,人類無法解決核廢料,核電廠除役後,就會變成世代與世代間的良心問題。(資料照片/攝影:王侑聖)

媒體報導,李遠哲日前在某網路節目上表示,人類所有的技術中,零碳排且適用於台灣的只有核能。雖然核能有潛在風險,但它帶來的危害肯定遠遠不及人類滅絕,因此不但要讓核能延役,更要研究如何設立更多的核電廠,民進黨「非核家園」的主張也應延後。

 

李的論述重點可以分成三段:一是認定核能是零探排唯一解決方法,與童子賢的30%核能說(必要解方之一)相互襯托。二是承認核能有潛在風險,但相較人類滅絕之大難,兩害取其輕。三是具體展開,不但既有老核能延役,還要加1或加N。

 

於下逐一解讀。先從李所提的具體方案談起。

 

2008年7月3日,國內媒體報導:「不敵油能短缺,多年來國內環保人士追求的『非核家園』已成了不可能的任務,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表示,台灣應該朝向核電發展,核四應盡速完工運轉,核一、二、三廠則應延役,以提高發電效率,甚至考慮在既有核電廠加裝新核能機組」。16年前的倡議,正是李遠哲今日所提的方案!

 

該報導中還提到,中研院最新版的「因應地球暖化台灣之能源政策」報告書中,附錄了多篇有關檢視核電安全的學術報告,希望讓國人瞭解到核電並非毒蛇猛獸。換言之,現在核能擁護者對核能安全的肯定,也早在16年前由多位專家掛保證了。

 

當時,地球暖化還不是全球矚目的議題,世界各國仍埋頭苦幹拚經濟,例如美國在2005年6月的G8會議上,正式宣佈願意承擔《京都議定書》「已開發國家可以做到的實際承諾,但前提是不損害經濟發展」。李遠哲在2008年的核能說,也是基於經濟考量。

 

2008年520馬英九上任後的七天,油價大漲12.7%,七月又續漲4%、電價也跟漲12%,家戶油電負擔增加不說,產業生產成本也跟著提高,最後帶動整體物價上漲,六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來到4.97%(為求經濟穩定,一般都希望能維持2%以內),七月甚至升破5.81%,是1982年以來的最高。通膨導致後來的消費需求減少、製造減少而衍生經濟衰退;朝野憂心忡忡。馬政府過於急躁的油電雙漲應對手法固然可議,背後最大因素還是國際能源價格的飆漲,如,Barlow Jonker(BJ)澳洲燃煤現貨月平均價格從2007年的51.21美元,到2008年7月份飆到190.95美元;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7月14日更創下147.27美元的歷史高點。

 

在上述國際情勢與國內經濟壓力下,核能(當時)被認為是相對便宜的能源,因此2008年7月李遠哲的擁核論,完全可以理解;何況還有專家的安全保證。

 

但安全保證很快就破功。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兩年後(2013年3月),李遠哲方向轉了。接受「財訊」專訪時他提到,福島核災後,他多次與國際頂尖科學家交流,因而改變先前的立場,並列舉了四大理由,支持停建核四。

 

一是「核四本身的決策錯誤」,他指出,任職廿多年美國原能會委員長的 Glenn Seaborg教授曾向他警告,美國奇異(GE)自三哩島核災後已經二十多年沒建核電廠,如為台灣重新設計反應爐,一旦出問題找不到零件替代,電廠人才也是問題,因此建議台灣另找法國廠家。但後來核四還是由奇異接手,再分包給日本、日本再轉包出去,成為「拼裝車」。

 

二是「核廢料的處理」,李遠哲說,賣核電廠的人應該處理核廢料,然而二十多年來,核廢料處理技術沒有進步,人類無法解決核廢料,核電廠除役後,就會變成世代與世代間的良心問題。

 

三是台灣處「地震」火線區,這部分是反核人士極度顧慮的,不另引述。

 

四是「人才」欠缺;他指出,核能科學家警告,核能設備要完美到即使操作者若有疏失都不會出事的程度,人們才能放心。但目前從核電廠的設計、客觀條件(地震帶)和人才訓練來看,遠遠達不到所謂的理想境界。

 

至於停用核電後的能源供給問題,十一年前的李遠哲已提到碳捕捉技術來減少燃煤的碳排放;再生能源以及儲能科技等。他說,「這些過去沒想過的,未來並非沒可能」。

 

從擁核、反核,再到擁核,關鍵在第二段論述。中國時報記者這樣報導最傳神:他(李遠哲)深盼賴清德做出正確決策,避免人類滅絕。但這樣的論述有足夠的說服力嗎?恐怕未必。

 

李遠哲曾說,賣核電廠的人應該處理核廢料。(資料照片)

 

關鍵的2050年是關鍵嗎?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2021年完成的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中指出,唯有在2020年代讓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都迅速減少,而且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才能在21世紀末,讓全球溫度上升不超過攝氏1.5度,而這個1.5度就是地球環境快速惡化的「臨界點」!因此,目前宣布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已超過140個國家和地區。

 

國內許多人士(或包含賴總統)也認為,臺灣在這場淨零賽局中不能落人後。這是理想。但更務實的中國,可以讓一頭就想栽進賽局的台灣再冷靜思考。

 

中國承諾,其碳排量將於2030年達到峰值(意味這幾年碳排量可能還會創新高來救經濟,不排除大限之前,建立高耗能產業如鋼筋、水泥的庫存),並在2060年以前實現淨零碳排(比多數國家所承諾的2050年晚了十年)。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表示,預計2023年至2050年間,中國現有化石燃料資產的排放量將佔全球的45%。

 

但中國也是努力在減排。《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4》指出,興建中的核電機組共26台,總裝置容量30.3GW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而投入再生能源的力道更大,裝置容量十倍於此,興建中的風力159GW,太陽能180GW,合計339GW,幾乎是所有其他國家總和的近一倍。

 

中國的務實在於考量其產業結構、排放體太大,而不打腫臉充胖,想要在減排領域中有所表現。台灣務實面的考量是甚麼?也值得執政團隊深思!

 

根據歐盟EDGAR全球大氣研究碳排放資料庫(Emissions Database for Global Atmospheric Research,EDGAR)於2023年9月發布的報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2年來到538億噸(單位:二氧化碳當量),前六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分別為中國、美國、印度、歐盟27國、俄羅斯、巴西,佔全球總排放的61.6%。其中中國為157億噸,佔了近三成(29.2%),約為美國(11.2%)、印度(7.3%)、歐盟(6.7%)的總和。台灣的307.68百萬公噸,僅佔0.57%(超過1%,才有資格列為排放大國)。

 

從上述比例原則來看,台灣的角色並非舉足輕重。「避免人類滅絕」的重責大任,目前還輪不到台灣。排碳大國才是關鍵。就算台灣甘冒核能的風險(地震帶)與債留子孫(核廢料),對全球減碳大局還是杯水車薪!小咖的台灣也不是減碳的壞學生。

 

EDGAR報告指出,因COVID-19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活動,2020年全球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3.7%,中斷了碳排連續成長十多年的趨勢。不過在疫情高峰期過後,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2年又增加了,比2019年高出2.3%,比2021年高出1.4%。其中在前六大排放國當中,中國、美國、印度在2022年有所增加,經濟起飛的印度增幅最大(5%)。而其他三國的排放量有所下降,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的俄羅斯因經濟受挫,降幅最大(2.4%)。台灣較2021年減少4%,較2019年略減(11萬公噸),表現遠優於全球平均,並非童子賢所稱的末段班。

 

台灣該「核」去「核」從?

 

李遠哲反核時曾說的「這些過去沒想過的,未來並非沒可能」,其實也已經點出了方向。次世代科技如核融合技術、基因編輯、量子電腦、甚至跨星際旅行…都在突飛猛進。等有一天被落實了,那時候「此」核已非「彼」核,相信反核人士(其實是反核能的「不安全與核廢料」),也會舉雙手贊成。

 

同樣,綠能的多元化及相關科技也不斷精進。以風力發電為例,複合材料與回收技術也不斷在進化。三大風機廠包括丹麥維斯塔斯(Vestas)、德國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SGRE)、美國奇異(GE),從2020年起就積極在環保葉片的開發。如GE計畫在2030年前生產零廢棄物(zero-waste)風機葉片,而葉片回收技術已經商業化,去年四月份,遠見雜誌、今周刊等媒體就報導《風電垃圾變綠金,上緯(國內業者)破解90年來無法回收的「必要之惡」》。

 

然而,今年5月童子賢受訪時還呼籲,「不要認為綠能本身是無害的,我們是先享受後付款」,還質疑「30年後玻璃纖維材質的風力發電扇葉廢棄損壞後,要掩埋在哪裡?」。

 

歐洲風能協會已強制英國風場於2025年禁止用掩埋方式處理葉片,德國、奧地利、荷蘭也有頒布類似法令。而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去年十月份發布加強發展風力發電行動方案,包括開發許可流程數位化、加速建置離岸風電(目前台灣如火如荼在進行的)等,以達成 2030 年風電裝置量(500GW)較目前(204GW)成長逾一倍的目標。

 

童子賢要大家不要「仇核、恨核」,其實反核者顧慮的是安全與核廢料;心態上是怕,而非仇與恨。反而自己(或其幕僚)對綠能(上述風電)資訊的不及更新,容易讓人誤解是為了行銷核電而無意間去醜化了綠電。

 

至於李遠哲從擁核、反核,再擁核的轉折,正面解讀是:一個向來關心台灣這塊土地(童子賢也是)、務實的科學家(企業家),遇到問題就想在第一時間提出解決方案的行動派!

 

※作者為專業經理人。服務的集團企業設置有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沼氣發電、生質能發電與燃煤汽電共生。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