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麵包裡的「政治密碼」

樂克凜 2018年12月13日 07:00:00
一條麵包,為了前進中國,卻被迫塞進了這麼多的政治密碼,不知還能保有多少「臺灣土地的滋味」與「母親傳承的記憶」呢?(圖片摘自吳寶春麥方店)

一條麵包,為了前進中國,卻被迫塞進了這麼多的政治密碼,不知還能保有多少「臺灣土地的滋味」與「母親傳承的記憶」呢?(圖片摘自吳寶春麥方店)

由官方力量在背後推波助瀾的中國式民族主義,近年來不時就會找出一個目標來進行攻擊與批判,彷彿唯有藉這樣的吞噬與宣洩才能夠存活。而這個外表看似無法龐大的國家,其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與肚量卻似乎又缺乏地令人無法想像;國家的監控力量與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不斷在網路與真實世界裡搜索著「獵物」,一有機會即發動宛如「文字獄」般的群狼攻勢,直逼到你寫下聲明與下跪道歉,牠們方肯作罷。在臺灣,最新的受害者是準備到上海展店的「吳寶春麥方店」創辦人吳寶春;而透過他的這一篇道歉聲明中,你又能看出:這顆「被九二共識」的麵包裡,又被迫包了多少的政治密碼?


(一)「中國臺灣」與「中國人」:全世界只有臺灣要面臨的屈辱

 

有一天竟要被迫說出「來自『中國臺灣』」與「身為『中國人』」這樣的話,也許吳寶春這輩子即使是在自己最深沉的噩夢裡也從來沒想過吧──畢竟從其一路出國比賽、力戰群雄以來,始終是以「臺灣隊」的名號,也在其明星商品中力推「臺灣在地食材」與「臺灣國家特色」的使用,甚至是其所使用的品牌名稱「麥方(臺語發音:ㄆㄤˋ)」,也代表了是要「連接本土文化與國際語言」──

 

無奈,全世界的企業要進去中國發展都可以,就只有臺灣,必須要先「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才可以;沒人管你要用什麼東西連接世界,但要想連上中國,你就得乖乖遵循他們的規則、說出他們想聽的密語,甚至,是也要乖乖地改變與重新定義自己的國家認同。

 

事實上,根據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長期進行的「認同趨勢分布」調查:2018年的最新數據是,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率僅為3.5%。要嘛,這些主動或被迫要說出「我是中國人」的臺灣人,真的恰好地都屬於那幾近稀有的3.5%;要嘛,就是在中國的經濟利誘與政治打壓面前,你其實連選擇國家與認同的權利都沒有──在中國,法國人還是法國人,日本人也還是日本人,只有臺灣人要被迫變成中國人,而且也只能是中國人。

 

(二)「31項對臺措施」:想嘗甜頭,先下跪磕頭

 

吳寶春的聲明裡,事實上還多了這麼一句並不常見、且不是那麼被注意到的「Keyword」:「希望能夠通過個人的努力,響應國臺辦《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所謂「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即中國國臺辦於今年2月大張旗鼓推出的「31項對臺措施」,而中方在提及此政策時,幾乎都喜歡以「惠臺措施」來簡稱。從其公布至今,國臺辦更喜歡在每次的新聞發布會上,就要安排一段,由事先埋下的媒體暗樁提問,官方發言人再一副「大恩施捨」的慈愛模樣,開始洋洋灑灑列舉所謂「31項對臺措施」又是如何在中國遍地開花結果、那些地方政府又加碼響應……總之最後的結論都是:「在中國不惜血本的關懷照顧下,臺灣同胞在中國可說是遍地機遇、人人富裕」的工商時間。

 

《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內容旨在主要針對能有助於發展「中國製造2025」的高端、智慧與綠色製造的臺商招手,以及繼續大舉吸納臺灣的研究與影視人才等──名義上是「惠臺」,實則藉「臺灣力量」來滿足自身國家戰略發展的用意十分明顯──先不論在美中貿易戰的衝擊與「一帶一路」大撒幣下,那些參與「中國製造2025」與「萬人計畫」、「千人計畫」的外商與外國人是如何千方百計地想「逃離中國」了。光看在「31項對臺措施」公布後,動輒就要遭到中國惡整、攻擊與脅迫的臺企與臺灣人以不勝枚舉:85度C、臺商李榮福、藝人宋芸樺、圖文作家厭世姬……「31項對臺措施」的列舉內容,如今看起來更像是中國加強施壓、強迫表態、藉此威脅所有與中國市場有牽連者的「死亡名單」。

 

所謂「31項對臺措施」在華麗的黨國包裝背後,實則隱含的諸多風險與謊言,稍微Google一下便所在都有,其中還不乏烘培業的同行喔!──但,曾幾何時,這個中國名曰「惠臺」的政策措施,竟也成了臺灣人「道歉聲明」裡的必備條款?──也許,是在印證那番中共想要傳達給所有臺灣人的訊息:想前進中國市場嗎?想要分一點《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甜頭嗎?想要我們不去找你的麻煩嗎?──那,就乖乖聽話吧!無論是「中國人」認同、「中國臺灣」的屈辱標記,還是「九二共識」、「兩岸一家親」之類,無論要你說什麼,你也只能乖乖地吞下去。

 

而至於其他如「兩岸一家親」、「九二共識」的「通關密碼」,幾乎已經成了這些「向祖國道歉文」裡的必備成分;儘管依舊有政治人物喜愛裝作能沖盡一切的「政治色彩」,強調這兩項「理念」根本「無關政治」,反而是能藉由不斷宣示與複誦就能達到「發大財」效果的神奇良藥──但就算在這裡暫且先不論它們的本質意涵,光是方式──那種中國無論怎樣,就是要用各種手段強逼你從嘴裡吐出這幾個字方可罷休的惡霸方式,臺灣人就已經有足夠的理由去反對與抵抗到底。而這種被迫表態與輸誠的次數越頻繁,更只會讓習慣自由民主的人民對中國更加不爽而已。

 

一條麵包,為了前進中國,卻被迫塞進了這麼多的政治密碼,不知還能保有多少「臺灣土地的滋味」與「母親傳承的記憶」呢?而至於那些仍嚮往於「31項對臺措施」與「九二共識發大財」的朋友們,又不知在吞下這口被迫添加的變味麵包時,又是否依然對「中國善意」如此地期待與神往呢?

 

※作者為智庫研究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