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氏鷸全球剩下不到一千隻,並持續減少中。(維基百科)
諾氏鷸(Tringa guttifer 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主要繁殖區在鄂霍次克海沿岸,南遷至印度洋東北沿海地區度冬,但在太平洋西岸(包括台灣)也有不少的過境或零星個體度冬紀錄。在韓國觀察到諾氏鷸捕食的是螃蟹,其甲殼的估計寬度為一至二公分,在緬甸觀察到吃螃蟹或小魚。在台灣的食源有大眼蟹、泥蟹等小型螃蟹。根據國際組織統計,全球剩下不到一千隻,並持續減少中,因此將其歸類為瀕危物種。
琵嘴鷸(Calidris pygmaea 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已知繁殖區在俄國東北海岸地帶,於南亞及中南半島度冬,遷移時會過境台灣,部分個體也會留在台灣度冬。琵嘴鷸在苔原上以苔蘚為食,而較小的動物則以蚊子、蠅、甲蟲和蜘蛛為食。有時牠們以蝦、沙蠶和蠕蟲等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2014年時,估計全球只剩下一千至一千二百隻;此外,國際鳥盟的估計,其全球族群數只剩下約四百隻,甚至數量更少。鳥友報導108年12月有二隻琵嘴鷸同時出現在將軍鹽田,其中一隻是在中國繫放的個體。
崑山科大研究團隊自1997年8月至2004年7月止,每個月於台灣西南沿海進行鳥類及底棲動物調查,七年中共進行八十四次,當時並未記錄這二種小型鷸科水鳥,倒是有四五百隻的高蹺鴴在七股與將軍鹽田繁殖;但最近三四年的調查中紀錄了諾氏鷸與琵嘴鷸零星個體。牠們需要的棲地類型為感潮泥灘地,退潮時有裸露的淺水灘供其覓食或休息或繼續覓食。
台電公司「臺南市鹽業用地設置太陽光電專案開發計畫」開發台南鹽業用地為太陽光電廠,當時南部NGOs在陳曼麗立委與王定宇立委的協助下,於107年12月24日在立法院經召開公聽會,會中開發業者同意集中劃設45.5公頃生態區,但是後來被台電片面推翻。108年6月24日再度協調仍無結果。最後設置零星分散的小區,也就是現在從Google網路看到的地景模樣。
個人歷經與台電交涉台南鹽業用地為太陽光電廠的不愉快經驗,當新的光電廠願意來訪,表示願意集中劃設約八十三公頃為生態保留區(約佔全部租地面積的三十八%),並先進行棲地復育與經營管理,成為全國最具善意的業者之一。有句話說:「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我當然樂於提供專業知識協助業者規劃生態保留區。
這次太陽光電要進駐台灣西南沿海的鹽田,就像當年台南科技工業區來四草鹽田一樣,環團也都能自立自強,化被動為主動,爭取劃設台南市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現在成為國際級濕地)。建議提出更去前瞻性的保育作為:為這兩種衰退遞減的諾氏鷸與琵嘴鷸小型水鳥發聲。個人從累積三十年田野調查與棲地復育的經驗:建議先分析牠們的生存與生殖策略,建立有效的保育行動策略,而不是堅持保持現況。
分析近三十年的鹽田底棲動物組成,曬鹽時期是多樣且豐富的,因此鳥況很好;最近,為防災防洪關閉水閘門的鹽田是個劣化的棲地。一處劣化且被佔墾的鹽田,是無法提供十隻以上的小族群。諾氏鷸與琵嘴鷸停留在漁民為捕魚而私下開啟閘門的漚汪大排北邊鹽田,另一些漁民則在漚汪大排南邊的鹽田私下埋設塑膠涵管引海水養魚。儼然是兩個不同的引海水型態棲地模組,也造成棲地品質的不同的主因。難道珍貴水鳥的保育是要建立在漁民佔用國有地的脆弱基礎上嗎?
建議在漚汪大排南堤修建新閘門,同時保留區內進行棲地營造,以及引入適當的經營管理,讓鹽田趕潮引入像蟹苗與浮游動物等食源,並調控水深使小型水鳥也可棲息與覓食,使其新生子代也願意停留在將軍鹽田度冬。倘若將軍鹽田只能維持幾隻個體,再過幾年,我們還剩什麼?我們希望透過一連串的努力,建立一處有法定地位的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或野生動物保護區,取得長久的法定保護地位。
希望環團能繼黑面琵鷺與官田水雉的保育成果之後,再次為保護小諾與小琵勇敢地跨出這一步。
※作者為崑山科技大學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