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再增加50名公費醫學生同樣解決不了問題

周賢章 2021年01月12日 00:00:00
不友善的執業環境,甚至時有公費醫師被當成廉價勞工壓榨的情事,導致以培育公費醫師來解決偏鄉缺醫的策略已徹底失敗。(資料照片)

不友善的執業環境,甚至時有公費醫師被當成廉價勞工壓榨的情事,導致以培育公費醫師來解決偏鄉缺醫的策略已徹底失敗。(資料照片)

據報導,清華、中興和中山三所大學在教育部召開跨部會審查會議後,已獲同意籌辦學士後醫學系(以下簡稱後醫系)招收公費醫學生。又衛福部為解決長期以來偏鄉醫師人力不足問題為由,訂定五年計畫,將公費醫學生每年招生名額由原來的100名增加至150名。對於前揭主管機關新設醫學系及增加公費醫學生名額以擴充醫師人力的政策,吾人期期以為不可。

   

民國71年,陽明醫學院韓偉院長帶團至美國考察後醫系制度後,由台大、陽明、高醫率先開辦後醫系招收公費醫學生,成大與長庚隨後也加入。當時創設後醫系的目標是鼓勵學生畢業後投入基礎醫學、跨領域研究或前往偏遠的基層服務。然而大學畢業後再就讀醫學系的學生畢業後多半因為年紀較長,面對家庭等經濟因素,大多傾向一些較易開業的專科,而非從事醫學研究留在學術領域,遑論留任偏鄉,實背離辦學初衷,因此除高醫外,短短數年內便有四校停辦。

 

而台灣公費醫師制度施行超過40年,除一般公費醫學生外,經由「原住民及離島偏遠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亦培養出為數不少的在地醫保生,公費服務期滿後留任比例均偏低,是因為整體大環境的關係,如交通不便欠缺進修管道,或是子女的教育問題、環境資源缺乏,再加上生活習慣差異,很難讓外來的公費醫師產生認同感而落地生根。此外,不友善的執業環境,甚至時有公費醫師被當成廉價勞工壓榨的情事,導致以培育公費醫師來解決偏鄉缺醫的策略已徹底失敗。

   

趨吉避凶乃是生物的本能,違反人性的政策終將鎩羽。主管機關不思考如何從問題的本質來提出有效的政策,卻仍便宜行事,重蹈覆轍,延續過去錯誤無效的方法,必然如戴盆望天而徒勞無功。關於偏鄉的醫療需求,資源目前確有不足之處,但許多都會區卻是醫療資源過賸,乃是人力分布不均所致,也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問題不在人力不足,則增設再多的醫學系,增加再多的公費醫學生企圖來解決偏鄉醫療缺乏的問題,恐怕也無濟於事。

 

醫師人力培養不易,耗費時間長醫師的養成,國家必須要投入相當高的成本,花費這些教育資源養成後,卻不能夠給予相對應的執業空間,使其能發揮所學回饋社會,對國家的教育及人力資源都是巨大的浪費。主管機關有責任打造友善執業環境,不僅可以留住人才,其他如護理師、藥師、醫檢師、復健師等等其他職種的醫事人員也能樂意一起進駐,更可以發揮團隊的力量來為偏鄉居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照護,才是真正照顧當地居民的健康並解決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良策。

   

醫師人力供規劃給一直是各國衛生主管單位相當重要之工作,主因是醫師人力培養不易、耗費時間長,而且醫師也是最直接影響醫療服務品質優劣之醫事人員。在權衡人口數成長率、公共衛生需求、醫學教育容量及經費等等因素,目前醫療水準先進之各國皆謹慎控制國內醫師人數。我國除藉由入學管道篩選固定名額,更藉住院醫師之嚴謹教學,層層把關培養足以照顧台灣民眾的優良醫師。依據衛福部歷年委託國衛院以實證評估我國西醫師人力之供需,目前醫學系每年招生總名額以1,300名為上限,然而衛福部卻以公費醫學生名額外加方式,並以解決偏鄉缺醫為由逐漸增加員額。實際上,公費醫學生畢業後服務期限僅為短短數年,其餘行醫生涯執業自由跟自費醫學生並無差異,但其人力計算卻不受總量限制之管控,顯與實證評估之結論相左。再加上並未針對持國外學歷返國考照者進行數額限制,均為總量管制之漏洞,致西醫師每年以1,400人至1,600人不等的數量穩定增加,實已有違於衛福部醫師人力規劃之政策。

   

台灣現有五萬多名西醫師,與人口數的比例相較於先進國家毫不遜色,另外還有七八千位中醫師,亦提供了民眾傳統醫療的選擇,故整體醫師人力已非常充足。前述每年1,300位名額上限雖為民國88年所訂定,但據悉衛福部近期委託國衛院之學者專家進行醫師人力再評估,已有確切之結論。在此呼籲主管機關應尊重專業實證評估的結果,重新檢討醫師人力規劃的政策,勿再陷入僅以增加公費醫學生名額或新設醫學系的迷思,集中投入寶貴的國家資源,層層把關培養足以照顧台灣民眾的優良醫師,並營造優良的執業環境,縮小城鄉差距,以建構全民均健的醫療照護體系。

 

主管機關應正確解讀最新之實證評估報告結論,訂定每年醫師增加之總量名額來妥善規劃醫師人力,並將公費醫學生及持國外學歷返國考照者亦納入總量控管,爾後若新設醫學系或遇有特別計畫需要增加公費醫師員額時,亦僅能於既定之總量內挪移名額,以免架空總量管制之精神。

 

※作者為耳鼻喉科醫師、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常務理事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