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單身男性欲望無限、愈來愈難走進婚姻? 社會學大師涂爾幹如何分析?

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2022年02月06日 14:00:00
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未婚男性雖然有權在心之所嚮的地方隨意留情,但是渴望擁有一切導致他對任何事物都不滿意。示意圖。(Pixabay)

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未婚男性雖然有權在心之所嚮的地方隨意留情,但是渴望擁有一切導致他對任何事物都不滿意。示意圖。(Pixabay)

艾彌爾.涂爾幹可以被視為第一個看出這種情感、規範和體制之秩序即將崩潰的人。社會學家很少注意到,涂爾幹在他那本廣為人知且現在已成為社會學經典的自殺研究著作中,「失範」的觀念多麼廣泛地被應用在性慾與婚慾的探究中。涂爾幹以具有先見之明的傑出論述,說明了一種出現在法國社會中的新社會人物類型(即單身男性)的情感結構:

 

儘管他(已婚男人)的享樂較受限制,然而這種享樂是穩定的,這種確定性構成了他的心理基礎。未婚男性的命運就很不同了。他雖然有權在心之所嚮的地方隨意留情,但是渴望擁有一切導致他對任何事物都不滿意。與這種追求無限之病態渴望如影隨形的,是「失範」現象,它輕而易舉侵犯我們的意識,並經常以謬塞(Musset)所描述的那種性形式呈現出來。當一個人不再受到制約,他就無法自我反省。除了已體驗到的快樂以外,他還渴望體驗其它快樂;如果一個人正好已幾乎體驗過所有可能享受到的一切,那他就開始妄想不可能獲得的東西、妄想根本不存在的東西。這種無休止的追逐怎麼可能不加劇此一貪念呢?如要達到那種狀態,甚至不需要無限地增加愛情經歷、過起唐璜式的生活。普通單身漢單調乏味的生活就足夠了。新的希望不斷產生,只是一再失望,留下了疲憊和幻滅的痕跡。那麼,慾望由於不確定能否留住自己所嚮往的對象,它又如何能固定下來呢?因為失範現象是雙重的。由於當事者從不曾定心付出,他也就不可能穩穩當當擁有什麼。未來的不確定性,加上他自己的三心二意,在在注定他要不斷改變。這一切的結果便是一種騷動、焦躁與不滿的狀態,無可避免地增加了自殺的可能性。

 

法國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幹,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之一。(Public Domain)

 

單身男人的慾望

 

艾彌爾.涂爾幹在這裡為我們所謂的「慾望和情感決策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desire and of emotional decision-making)提出了一個了不起的方案:有些慾望轉化為直接的決策,有些則不然。文中那種單身男人的慾望是失範的,因為它破壞了當事人目標確定地去追求對象的能力。失範的慾望既非沮喪亦非無動於衷。當它不停尋求某物時,那反而是一種躁動不安、過度活躍的狀態,以至於涂爾幹甚至稱其為「病態」。這是一種無法走進婚姻的慾望,因為它無法創造出單戀一枝花的心理條件。這種慾望缺乏一個適當客體,正因缺乏客體,它就無法獲得滿足。這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行為模式,亦即無休止的變動(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而且缺乏總體目的。

 

根據涂爾幹的觀點,失範的慾望具有如下諸多特徵:其一,它沒有目的,只是自由漂浮、自由流動又游移不定;其二,它之所以沒有目的,那是因為它的內在沒有規範的樁子,一支可以賴以建立總體論述結構的樁子;其三,對於單身男性而言,未來是不確定的,無法為當下提供指導。相較之下,橫在已婚男性眼前的,是植基於規範的認知以及參與已知的、確定的未來:他知道哪些生活樂趣正等著他,並且透過婚姻制度確保自己繼續擁有那些樂趣。

 

參照之下,單身男性無法想像未來,而是被困在一個只包含「期望」(espérance)的天地中,這比一個人對未來的預估要模糊、要無定形得多。藉由期望,單身男性設想了一種也許只是曇花一現的新享樂可能性。這類型的慾望表現出失範的特色:它缺乏融合力(它並不是源自社會規範),並且它的目的也不在參與社會單元;其四,在失範的慾望中,主體的內心生活(涂爾幹稱之為「精神板塊」﹝mental plate﹞)處於不確定的狀態,注意力從此對象移轉到彼對象,此外,更由於無法將慾望固定在一個人和一套體制上,他也無法做出什麼決定。就定義而言,已婚男性是曾做出決定的人,而單身男性只能無限期地積累經驗、慾望與伴侶,而無法將其慾望的不滅動力帶入情感和敘事的結局或決定中。不確定性、積累、游移、無法(或是不願)想像未來,凡此種種,都構成了涂爾幹所認為的「失範慾望」本質,令其主體無法適應社會規範或是認同體制。失範的各種慾望只能並存於水平面上。它們不像特洛勒普的故事那樣,由具層次化之規範性和目的性的天地所加以組織。

 

單身男性無法想像未來,而是被困在一個只包含「期望」的天地中。示意圖。(Pixabay)

 

因此,性失範同時代表很多事情。它是一種過度的慾望(一種源自於不受社會規範約束的自我之慾望形式),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主體變得猶豫不決,無法專注在一個對象上。在這裡,以自我為中心的主體性對於需求和慾望沒有清晰的認知,它只是分散的、模糊的、矛盾的、漫無目的的。由於這種主體性無法感受到明確的愛情,所以它不能沿著敘事和規範的道路前進。讓我換個不同的方式說明吧:涂爾幹的單身男性無法拿定主意,因為他的「精神板塊」不是圍繞確定性而建構的。因此,對於涂爾幹來說,情感唯有奠基於明確的規範結構,才能成為確定性和決策的源泉。

 

涂爾幹在這裡為慾望和情感決策的社會學打下了基礎,並幫助闡明了兩套社會紐帶與情感選擇的語法:其中一套是自由流動的、缺乏終極性並源自於主體性的。另一套是藉由自我外部的事物來建構慾望,例如經濟利益、婚姻規範以及性別角色。這兩套語法有助於表述性解放的核心悖論:從規範制約以及儀式結構中解放出來的慾望卻阻礙了情感選擇。本章的其餘部分將要專門探討這些語法。

 

婚前求愛行為是社會學的一種結構

 

世人還沒有充分注意到,從傳統浪漫愛情轉變成一九七○年代後性秩序的過程,其實就是從婚前交往(男女之間互動的主要模式)轉變為一種新秩序(婚約規則徹底改變,變得模糊和不確定,同時受到「合意倫理」﹝ethics of consent﹞所嚴格監管)的過程。婚前交往這一行為的消失,是現代戀愛習慣的一個相當醒目的特徵,標誌著傳統與現代戀愛習慣之間的顯著差異。因此,與迄今為止性與婚姻社會學家所提供的分析相比,它更值得我們進行更周密的檢視。藉著研究傳統的婚前求愛過程,我想對社會紐帶和慾望兩套語法進行比較,從而透過對於現代與傳統之間十分鮮明的對比(性失範早於現代性而存在,而婚前交往的慣俗在現代社會的某些地方依然殘留),來大幅簡化關於前現代如何落實婚前交往行為的描述。因此,我的策略是有其侷限性的:它沒有掌握那些讓過去與現在依舊相似的行為範圍,並且未能掌握過去一些留存至今的東西。雖然我很清楚這些侷限性,但我仍然相信它將充分說明婚前交往行為發生轉變的性質,亦即情感主體踏入社交互動的規則和參與方式的更迭。如果不提及性的制約(regulation of sexuality),就無法理解基督教歐洲的婚前交往習慣。實際上,性的制約決定了婚前交往的架構和內容。

 

※本文摘取自《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聯經出版。

 

作者簡介

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


社會學家,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教授。著作有《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Why Love Hurts)、《冷親密》(Cold Intimacies: The Making of Emotional Capitalism)、《痛苦的魅力》(Oprah Winfrey and the Glamour of Misery)、《消費浪漫的烏托邦》(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等,其中《痛苦的魅力》獲美國社會學聯盟圖書獎。2018年,易洛斯獲得了EMET獎,是以色列最高的科學榮譽。

譯者簡介

翁尚均


巴黎第四大學法國文學博士。重要著作有《古法文武勛之歌【昂密與昂密勒】的語文學評注》、《中世紀法文音韻的源頭與流變:以第九至第十五世紀之文學文本為例》。重要譯作有《玩笑》、《被背叛的遺囑》、《簾幕》(以上米蘭.昆德拉);《昨日之島》、《艾可談文學》、《倒退的年代:跟著大師艾可看世界》(以上安伯托.艾可);《聖尼古拉的把戲與皮耶爾.巴特蘭律師的笑鬧劇》、《再見吾后》、《一代妖后:潑糞刊物裡的瑪麗.安托奈特》、《裸人》等。

相關著作:《《新神話學》:向羅蘭.巴特致敬,從布爾喬亞的價值迷思到21世紀大眾符號解讀,法國社會精英的新時代趨勢觀察錄》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