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右)期望卸任後,能有一名可與習近平集權抗衡的總理。(資料照片/美聯社)
多年來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邊緣化」的中國政權第二把交椅─中國總理李克強,憑藉自身實力再度崛起,如此權力制衡的現象可謂中國政權近十年來首見。知情人士指出,李克強期望在自己卸下總理之位後,能出現一名可與習近平集權抗衡的「接班人」。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政府官員透露,隨著中國經濟近期陷入嚴重趨緩,李克強正試圖施壓中國威權領導人,撤回部分可能偏離西方資本主義及可能導致中國經濟趨緩的措施。
消息來源透露,在李克強影響下,北京近期鬆綁對私人科技企業的監管打擊,放寬對房地產開發商及買房民眾的貸款要求,並協助在習近平「清零」政策下被迫封控的部分製造商重啟生產。
知情人士指出,今年66歲、即將在不到一年內卸任的李克強,也試圖在他的接班人選上發揮影響力。 據了解,李克強的目標人選,是能在習近平鞏固權力掌權另個5年之際與其「抗衡」的人。
在中國模糊的政治體系下,要明確掌握李克強「人馬」有多少並不容易,但知情人士指出,支持李克強的部分共產黨官員,主要是擔心習近平過於專注在堅持深根毛澤東的社會主義願景,而不是將確保經濟成長的實際措施擺在優先地位。
李克強的支持者,包括與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有聯繫的官員。共青團曾是中國強大的政治組織,過去培養出前國家主席胡錦濤等領導人,但在習近平時代已經「失寵」。
報導提到,李克強4月視察江西,訪問當地匯集電商的產業園區。該產業在習近平打壓科技公司政策下受到嚴重打擊。李克強則向電商執行長們承諾,要重振涵蓋阿里巴巴這類網路企業的「平台經濟」,並促進創業家精神。
幾天之後,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釋出將暫停對科技公司監管施壓的信號。一份官方會議還呼籲採取措施,「支持平台經濟穩定及健康發展」。
知情人士表示,李克強及其團隊去年以來視察企業所得到的反饋,說明習近平的打擊措施已傷害就業及經濟成長,而「李克強正是推動政策改變的動力」。
不過,這些改變預料不會削弱習近平擴大共產黨在經濟決策的影響力,或增強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互動。習近平仍是中國十年來權力最大的領導人,許多政府高層也都同意他的強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