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指出,新冠疫情可能對性格產生顯著影響。(美聯社)
最新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影響可能深刻到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此前心理學家都未能在地震或颶風等壓力事件與性格變化之間找到關聯,卻發現疫情造成的失去感或長期社交孤立,明顯對性格產生影響。
根據英國衛報,此篇研究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主要作者、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醫學院(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教授蘇丁(Angelina Sutin)表示,「年輕人變得愈來愈情緒化,更容易產生壓力,合作意願與信任感減少,自我約束力與責任感也降低。」
蘇丁及其同事評估7109人在疫情前後不同時期的性格,受試者被要求進行衡量5種人格特質的性向測驗,這些特質包括神經質、外向性、開放度、隨和性及自律性。受試者的年齡遍布18歲至109歲,分別在疫情前、疫情初期及後疫情時期進行測驗,平均每人進行過3次測驗。
疫情初期(2020年3月至12月),受試者個性相對穩定,與疫情前相比,「神經質」小幅下滑。研究作者認為,下滑原因可能在於疫情為人們的焦慮感「提供了一個解釋原因」,使得人們更不會將此怪罪於自己本身的性格上。
但神經質下滑現象在疫情第二階段(2021年至2022年)不見了,而是「外向性」、「開放度」、「隨和性」及「自律性」相對減少。其中又以年輕人的性格變化最劇烈,年長族群變化較不顯著。
研究作者認為,年輕人的個性較容易受外界影響,疫情對此年齡族群的影響或許更為負面。蘇丁指出,雖然疫情對所有人來說都有壓力,但對年輕人的衝擊特別顯著,因為他們處在學校及職場的轉換期,正要經歷社會化及發展社會關係的重要過程。他並表示,團隊將持續追蹤受試者,分析性格轉變是否只是暫時性現象,或將持續更長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