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風系列四》The answer is WIND!

錢亮均 2021年10月27日 10:04:00
陸域風機是台灣目前最實惠的綠電來源,開發過程卻常卡關。(邱家琳攝)

陸域風機是台灣目前最實惠的綠電來源,開發過程卻常卡關。(邱家琳攝)

綠電不再只是環保議題,早已跨足到經濟、產業發展與日常生活等層面。歐盟今年公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法案,預計2026年起正式對進口的高碳排產品課徵關稅,這也顯示能源轉型勢在必行,若台灣不積極推動綠電發展,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將受到影響。

 

 

綠電的未來 台灣產業的未來

 

雖然,歐盟在2026年前尚未要求繳稅,但各國企業都需要申報產品碳含量,當作未來課徵碳關稅的基準,若不申報或無法提供具體數據,將會依據歐盟同業中排碳水準最差的10%來徵稅。換言之,在未來四年內,台灣的企業要儘快計算出產品的碳含量、碳足跡,否則未來將拿不到訂單、獲利減少,嚴重損及台灣的企業競爭力。

 

對此,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兼任所長陳彥豪分析說:「綠色貿易過去是自願性的,消費者按照產品列出的碳足跡做選擇,沒有強制性,但徵收碳關稅後,將變成義務性綠色貿易,若要打進國際市場,就必須降低產品的碳含量。當產品碳量很高,就不容易出口,對企業的收益、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力都有影響。」

 

陳彥豪也觀察到,目前有些企業就像熱鍋上的螞蟻,還不太清楚碳關稅、碳含量的概念。他建議政府:「可以在各產業找出標竿型企業, 把方法公開給其他業者使用,同時聘請專業人才協助。」他還提醒,歐盟與美國的制度不一致,台灣跟美國較為接近,政府應該向歐盟表達國內如何管理碳洩漏,強調台灣也是追求淨零碳排的國家,讓雙方制度能夠接軌,而非直接使用歐盟的制度。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兼任所長陳彥豪。(邱家琳攝)

 

 

產業界對綠電的態度轉變

 

在國際綠色貿易從自願性轉變為強制性前,台灣多數企業對於綠電的接受度並不高,甚至抱持抗拒的態度。近5年來,企業為了降低產品的碳含量、強化國際競爭力,逐漸跟進採購綠電,讓民間售電業趁勢崛起,國內現在共有14間售電公司,年交易量更突破8億度,可見市場對綠電的需求持續增加,台灣綠電的交易規模、在未來,市場參與者也可望擴大。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回憶說,在2013年到2015年期間,環保團體提出反核、投入綠電發展的論述,強調有社會效益、對經濟不會產生負面衝擊,企業經營成本也不會大幅增加,卻很難說服產業界,隨著歐盟碳關稅即將上路,現在產業界反而會詢問如何買綠電、擔心綠電不夠,這是很大的成就。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邱家琳攝)

 

 

趙家緯認為,台灣再生能源以雙邊合約為主,買賣雙方談妥就成交。這跟民眾到菜市場買菜一樣,綠電透過自由競爭市場機制,讓價格與供需自行達到平衡,若市場發生供不應求的狀況,就有開發商願意投資,不僅可以創造更健康的環境,企業也能選擇想要的能源類型。

 

「電力市場的開放,對於台灣能源供需、再生能源的推廣,是非常好的事情,未來還能連結到義務性綠色貿易。」陳彥豪表示,這可以說是多贏的政策,也能強化產業競爭力,甚至解決台灣長久以來自主能源不足的問題。

 

 

陸域風機的溝通成本較高

 

作為目前最實惠綠電來源的陸域風機,溝通成本相對高,需要獲得民眾、環保團體與地方政府的支持,才能順利建置。然而,「綠電蟑螂」的現象也時有所聞,部分開發商在施工過程卻引來有心人覬覦,收受回扣與勒索等案件層出不窮。

 

談及綠電蟑螂、補償金漫天喊價的現象,陳彥豪表示,他個人很反對補償金的制度。他說:「這會造成有些人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只為爭取更高的補償金。」他也建議,改變現有的遊戲規則,別讓制度造成民眾與再生能源對立,當風機設置在社區,應該讓受到影響的民眾以合理、友善的價格使用綠電,取得雙贏或多贏的結果。

 

「任何能源都對環境有影響,除非大家不用電。」陳彥豪感性說道,如果經濟要發展、生活水準要得以維持,大家應該要支持能源基礎建設的投資。未來,企業在採購綠電時,若同步關心案場是否對環境友善,就能促使開發商多一份心力來選址,做到保護環境、降低環境衝擊的工作,這個制度或許可以建立下來。

 

趙家緯也認為,綠電是分散式發電系統,跟民眾、社區的距離較近,但它引發的鄰避效應與爭議,是可以透過制度的建立來解決或管理的。不少國際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將高過於疫情,若將氣候變遷比喻成疫情,節能是保持社交距離,綠電則是疫苗,就像即便人們知道會有不良反應存在,也會持續施打疫苗,希望大家可以從這個角度重新理解、認知綠電。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