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父留下「不信醫藥」的家訓 讓清朝名臣曾國藩終生都在為吃不吃藥掙扎(上)

張劍 2022年01月29日 09:00:00
曾國藩(右)與中醫穴道圖表(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曾國藩(右)與中醫穴道圖表(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其語源於《漢書.藝文志》的「經方」序:

 

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

 

大意是說適宜的方劑雖能恢復機體的平衡和健康,但誤用經方則會傷及人體內的精氣;鑑於病象複雜,良醫難求,庸醫遍地,誤用經方的概率很高,因此有了疾病不去治療,依靠自身機能恢復,其實是符合醫理的,至少相當於得到了中等水準的醫治 。這無疑是從防愚醫之弊的角度所發,不過在社會上也有相當普遍的接受基礎,以至變成了一則民諺。

 

曾國藩(一八一一—一八七二)的祖父曾玉屏(號星岡),就留下過「不信醫藥,不信僧巫,不信地仙」的家訓。咸豐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曾國藩致乃弟曾國潢的信中云:「吾祖星岡公在時,不信醫藥,不信僧巫,不信地仙,此三者,弟必能一一記憶。今我輩兄弟亦宜略法此意,以紹家風。」

 

其實數日前,曾國藩已在日記中 記述此事,並痛悔自己不能繼志,表示今後要與諸弟一起恢復家風:

 

默念吾祖父星岡在時,不信醫藥,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卓識定志,確乎不可搖奪,實為子孫者所當遵守。近年,家中兄弟子侄於此三者,皆不免相反。余之不信僧巫,不信地仙,頗能謹遵祖訓、父訓,而不能不信藥,自八年秋起,常服鹿茸丸,是亦不能繼志之一端也。以後當漸漸戒止,並函誡諸弟,戒信僧巫、地仙等事,以紹家風。(《曾國藩日記》咸豐十年十二月二十日)

 

果然,此後數月,他不再服食補藥:「前此二月,不服鹿茸丸,反得安睡。」(咸豐十一年二月十二日記)不過,曾國藩的勿藥之夢並沒有貫徹如一,對於服藥不服藥,他其實有過反復,當疾病的痛苦使其無法忍耐時,為了減輕痛苦,他什麼法子都願意嘗試,醫藥當然也屬於重要的備選項之一。

 

咸豐十一年,他的癬瘡之症大發,全身奇癢無比,爬搔至皮膚糜爛,生趣蕭然,其日記載:「瘡癢異常,意趣蕭索,蓋體氣衰頹,日少歡悰也。」(四月二十日)「遍身瘡癢,寂然寡歡。」(四月二十三日)「余以遍體瘡癢,兩手作疼,不能作一事,終日愁悶而已。」(四月二十五日)「余遍身瘡癢,坐臥不安。」(四月二十七日)

 

(延伸閱讀:中國歷史上的「貪污之王」!清朝知名權臣和珅究竟多有錢?

 

「日內瘡癢異常,幾與道光二十六年癬盛時同一苦況,治官事深以為苦。」(五月初五日) 「瘡癢,爬搔不能少停。……是夜,通夕不成眠,瘡癢,迥異尋常。」(五月初九日)「余向來怕熱,近年尤甚,今年遍身生瘡癬熱毒,本日酷熱,幾若無以自存活者。」(五月十七日)

 

「遍身痛癢,幾無完膚,意思蕭瑟,若有不自得者,徹夜不能成寐。」(五月二十一日)「手不停爬,兩手兩臀皆爛而痛。」(五月三十日)「臀痛不能坐,手癢不能動,故諸事廢閣。」(六月初二日)「癬癢異常,手不停爬,左腿已爬搔糜爛,皮熱作疼……近日,瘡微痊而癬又作,悉身無完膚,意緒凋疏。」(六月二十二日)實是苦不堪言,痛不欲生。

 

堅持到十月,曾國藩終於開始服藥,並對其效驗表示有所相信:「連日瘡癢,如有芒刺者。本日,開方服歸芍地黃湯,而參以吉林參一錢。」(十月十八日)「睡後,頗能成寐,或服地黃之故耶。」(十月十九日)「睡頗成寐,四更未醒。身上雖癢,而不似前此之若有芒刺者,殆服藥有驗耳。」(十月二十日)

 

「睡不成寐,連日服藥,身上奇癢略癒,而不能安寢如故。」(十月二十三日)「二更三點睡,略能成寐,或二日服生地之效。」(十月二十七日)「坐次確睡,即有成寐之意,或日內服生地之功耶。」(十月二十八日)「三點睡,頗能成寐。或是弢甫(周騰虎)開方,服生地之效。」(十一月初二日)

 

「弢甫為余看脈,言癬疾多年,其故在血熱,其風邪入氣化之中,不宜服溫補之品,宜服滋陰涼血之劑,參茸俱不宜服,惟珍珠當有效驗云云。」(十一月初五日)「三點後睡,不甚成寐,而遍身之癢略癒,蓋本日服弢甫之方藥,皆生地、連翹、防風等苦涼之品,或足以醫血熱之症也。」(十一月初九日)

 

但病魔的反撲很快擊潰了他對於醫藥本來就不牢固的信心:

 

睡不甚成寐。遍身奇癢,深以為苦,較之道光二十五六年初起癬疾之時,其苦似倍。弢甫為余製丸藥,方有珍珠、麝香等物,本夜服十丸。(十一月十二日)

 

瘡癬奇癢,不可耐,幾於身無完膚,良以為苦。(十一月十七日)

 

三更睡,癬癢殊甚,爬落白皮極多。日內思家運太隆,虛名太大,物極必衰,理有固然,為之悚皇無已。(十二月初六日)

 

癬癢殊甚,徹夜不甚成寐,深以為苦。(十二月二十九日)

 

藥方無效,使他一度不得不從數理天命、陰陽變化的角度去尋找自己得病之因。延至同治元年二月,他的癬瘡忽然不藥而癒:

 

近日瘡癬少癒,不甚痛癢,不知何故,豈濕氣已盡除耶?(二月十五日)

 

(延伸閱讀:清朝政府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沒有政策」!從李鴻章留下來的 2800 萬字看清廷弊端

 

此前,他為了治療自己的睡眠不良,只服過兩帖歸脾湯,但這個藥方明顯不是治療癬瘡的,因此曾國藩才會書以「不知何故」四字。從此之後,曾氏日記裡確實罕見有癬瘡的記載,可見此病確實算是好了。從本年開始,睡眠一向欠佳的曾國藩忽然常能酣眠:

 

四點睡,又得酣寢。累年不能成寐之病,今春忽得痊癒,連宵多得美睡,殊不可解,豈俗所謂時好運好,百病皆除耶?抑憂勤變為逸豫,清明變為昏濁,為衰耗之徵耶?(二月二十五日)

 

余近日渴睡甚多,不似往年之竟夕不寐。每逢節氣,輒服歸脾湯三帖。本日值立夏節,渴睡尤甚。接澄弟信,謂脾胃甚好之故,豈果服藥之功耶?抑昏倦頹放,暮景不能自振耶?(四月初八日)

 

昨數日疲倦殊甚,昨夜服歸脾湯一帖,本日神氣較王,然則藥物不可盡信,亦不可盡不信也。(四月十八日)

 

他一會懷疑是服藥的療效,一會懷疑是身體機能邁入暮年的徵兆,甚至說出「藥物不可盡信,亦不可盡不信」這樣辯證的話來。但是這種對於藥物療效半信半疑的態度很快又轉變了,同治元年七月二十五日他在致曾國荃和曾國葆的信中仍堅持了有病勿藥的信念:

 

余閱歷已久,覺有病時,斷不可吃藥;無病時,可偶服補劑調理,亦不可多。吳彤雲大病二十日,竟以不藥而癒。鄧寅皆終身多病,未嘗服藥一次。季弟病時好服藥,且好易方,沅弟服補劑,失之太多。故余切戒之,望弟牢記之。……吾輩仰法家訓,惟早起、務農、疏醫、遠巫四者,尤為切要。

 

在同治二年至同治五年的上半年,他除了偶爾服食人參、鹿茸等補藥外,其日記中似未見到因病服藥的記錄。即使是出現了嘔吐等症,他也只是節制飲食以應之:

 

早飯後,忽作嘔吐。余向有此病,每數月或半年輒發一次,大約浮熱滯於上焦,飲食尚未消化,而後之飲食繼至,故煩滿而作嘔。每次禁腥葷,節飲食,即可痊癒。(同治二年五月二十七日)

 

(延伸閱讀:為什麼清朝沒有亡於八國聯軍?其中一項原因是慈禧太后做出不可思議的這件事

 

同治五年七月,一場疾病猛然撲至,曾國藩「筋骨酸疼,畏寒頭疼」(二十二日),病倒在牀,礙不過親友的苦勸,他服了兩劑桂枝湯,稍好即又「堅持不服藥之說」,後來病勢加重,只好再服桂枝湯,然痊癒後復自責未守勿藥之戒:

 

筋骨酸疼,畏寒如故,又加腹痛作脹,大溲又不爽快,常在牀上歪睡……酉正張敬堂來,勸服藥一二帖,因舉方桂枝湯,渠親自揀藥煎藥。至二更三點,守候余服藥後乃去。(二十三日)

 

服桂支湯第二帖,服後覺發熱腹疼,甚有瞑眩之象,至申刻乃稍平靖。傍夕,疲困之至。昌期、敬堂諸人均來候視。病有增加之勢。夜二更三點後睡,幸能成寐,至五更乃醒,則病減矣。乃知藥之對病者亦須閱八九個時辰,或酣睡一覺,乃能奏效也。(二十四日)

 

早起,覺病大減,診脈亦平和……傍夕,昌期、敬堂諸人來視,余堅持不服藥之說。(二十五日)

 

早起,診脈者皆言有濕滯,余但請人診視,而堅不吃藥。(二十六日)

 

早起,診脈如故。……自覺太勞,登時發熱,病加重。張敬堂來診,脈象不好。昌期、葉亭及從人等均有憂色,勸余服藥。因又定服桂支湯,直至三更四點始煎好服之。(二十七日)

 

早起,昌期、敬堂等來見,診脈。……又張敬堂等來診病,久坐時許。余以外病已去,僅有腹疼,寒在下焦,因議定服薑附,二更服之。(二十八日)

 

夜睡至三更四點,汗透衣襟,有似醫家之所謂自汗者,蓋三帖共服桂支一兩八錢,為分太重之咎。乃知凡藥皆可傷人,悔不堅守弗藥之戒。(三十日)

 

這幾天的日記生動反映出曾國藩對醫藥半信半疑、既有所依賴又深懷畏懼的矛盾心態。值得一提的是,從同治二年開始,其日記不斷出現「眼紅且蒙」「眼紅而疼」「眼蒙殊甚」甚至「不能治事」的記錄,但並沒有引起曾國藩足夠的重視。

 

(下篇:祖父留下「不信醫藥」的家訓 讓清朝名臣曾國藩終生都在為吃不吃藥掙扎(下)

 

*本文摘自《華裘之蚤:晚清高官的日常煩惱》,三民出版。

 

 

【作者簡介】

 

張劍
 
1971年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從事唐宋文學研究及明清文學文獻整理工作。整理有《莫友芝全集》(與張燕嬰合作)、《翁心存日記》、《翁心存詩文集》、《紹英日記》等,多次獲中國「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連鎖餐廳、新開店、甜點)、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