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配給視角:印度是製藥大國 占世界疫苗總產量62%

塔魯爾(Shashi Tharoor) 2021年03月19日 07:00:00


 

塔魯爾

• 印度前外交部長

• 聯合國前助理秘書長

• 現任印度國大黨籍議員

 

現今世界各國兵荒馬亂地獲得新冠疫苗,「疫苗競賽」、「疫苗國家主義」等不堪入耳的用語也隨之出現在各地新聞媒體中。但早在數月前,印度便採取了不同的策略。當時全球疫苗分享互助的行動少之又少,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全球疫苗分配計畫也尚未起步,印度政府卻已悄悄地施行「疫苗外交」。經英國牛津大學與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授權,印度境內自行生產牛津疫苗,當地稱為Covishield。透過「疫苗慈善」(Vaccine Maitri)計畫,又名為「疫苗友誼」(Vaccine Friendship),印度政府已將超過數千萬劑印度製造的Covishield疫苗(由牛津阿斯特捷利康授權)運送至60餘國。

 

印度是世界製藥大國,生產全球約20%的學名藥,且占世界疫苗總產量的62%,所以新冠疫情爆發時可以迅速做出回應。研發新冠疫苗以前,印度就為100餘國供給必賴克廔膜衣錠(hydroxychloroquine)和對乙醯氨基酚(paracetamol),並且運送藥品、測試工具和其他設備至90多個國家。後來疫情爆發,年方四十的普納瓦拉(Adar Poonawalla)身為私有企業印度血清研究所(Serum Institute of India)的執行長,在獲得政府授權前便賭上數十億元,大膽決定生產牛津疫苗。所以授權下來後,印度血清研究所得以以百萬為單位迅速生產疫苗,供政府國內使用和外銷。

 

印度疫苗送至大部分鄰近國家,包含阿富汗、孟加拉、不丹、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緬甸和尼泊爾,遠則到塞席爾、柬埔寨、蒙古以及太平洋島國、加勒比海和非洲地區的國家。疫苗援助成功緩和印孟關係,並鞏固了與馬爾地夫的友誼。

 

現在中俄兩國都在宣傳自己的疫苗,西方國家的製藥公司也獲得許多關注(以及上漲的股價)。但研發過程中,北半球已開發國家忽略了Pfizer-BioNTech、Moderna和Johnson & Johnson等疫苗對經濟較困難的國家而言價格過高。相比之下,印度製疫苗不但據稱安全、具有成本效益,而且不像某些疫苗種類需極低溫儲藏和運送。

 

當然,印度的疫苗外交不完全是無私之舉。印度第一任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建造科學研究和科技發展的基礎建設時,所表達的理念十分高尚,帶有人性主義與普世精神。但繼任者早發現印度可以透過提高科學和醫療技術來提升地緣政治地位。現今富有國家大多因囤積疫苗而備受批評,印度卻與眾不同,不僅已經運送了3300萬劑至貧窮國家,甚至還有數百萬正在製造中,等待發落。

 

疫苗外交還有未言明的另一層含義:與中國競爭。喜馬拉雅山國界處爆發數次衝突,使中印關係惡化。中、印皆供給南半球便宜、易取得的疫苗,但印度不僅壓中國一頭,而且所生產的疫苗更加快速、有效。舉例而言,中國宣布提供緬甸30萬劑卻至今未兌現,而印度迅速供給了170萬。在柬埔寨與阿富汗,印度的疫苗也比中國的先抵達。

 

在疫情肆虐的巴西,中國疫苗已失去信譽,調查顯示受訪的民眾有50%不願施打中國的Sinovac疫苗。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向印度求助,收到迅速的回應。波索納洛推文致謝,用一張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的插圖表達感激。圖中,神猴哈努曼(Hanuman )扛起整座山,將救命仙草(Sanjeevani booti)送給命危的羅什曼那(Lakshmana)。

 

 

就連較富裕的國家都在使用印度疫苗。英國向印度血清研究所購買了1000萬劑。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即便曾多次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產生衝突,也拿起話筒,致電莫迪請求200萬劑疫苗。第一批約50萬劑在幾天內便已送達。對此杜魯道感謝萬分,表示世界戰勝新冠肺炎會「歸功於印度龐大的製藥實力,以及總理莫迪與世界分享這份優勢的卓越領導力。」

 

利用自身醫療與科技實力,印度巧妙地暗示中國在經濟與地緣政治上的主導地位並非不可動搖。中國對於疫苗數據採取保密態度,導致疫苗效用備受質疑。相反地,印度的態度公開,甚至安排外國代表到浦那(Pune)和海得拉巴(Hyderabad)的製藥場視察。

 

印度的表現也與其他較富庶的國家產生強烈對比。美國杜克大學全球健康研究中心(Duke University’s Global Health Institute)資料顯示,包含加拿大、美國和英國在內的已開發國家僅佔世界人口16%,各國承諾的疫苗供給皆足以讓全體國民接種好幾次,卻已經囤積了全球疫苗供給的60%。澳洲、智利以及數個歐盟會員國也徵用了大於國內需求的資源。

 

印度並沒有走上國家主義禁止疫苗出口的道路,而是選擇與世界分享可用的疫苗資源,博得全球矚目。印度還為世界衛生組織的新冠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貢獻了11億疫苗,以供分配至較貧困的國家。這些舉動驗證了莫迪的推文:「面對疫情,我們同坐一條船。印度致力於分享資源、經驗與知識以增進世界福祉。」

 

可能的隱患在於印度出口量已經達到國民施打總數的三倍。政府在1月16日開始推行的疫苗接種計畫,在初期為300萬醫護人員免疫後開始進度落後,恐怕難以如預期般在八月前為3億人接種。此外,境內確診人數持續增加、對現有疫苗反應未知的變種病毒株出現、景氣尚未復甦等擔憂愈來愈迫切。印度需同時盡開發中國家責任與滿足國內需求,上述問題將使挑戰更為艱鉅。

 

戰勝這些挑戰攸關國家利益。印度的疫苗外交策略為躋身世界強國的期望製造良機。藉由抗疫行動,印度已超越了供給學名藥和衛生保健器具的角色。當然,藉醫療出口推廣軟實力是否能提高國際地位還有待商榷。但如果有一天,當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重新洗牌時,各國政府會心懷感恩,想起世界苦於病毒肆虐之時,是誰做了最大的付出。

 

(翻譯: 黃雨虹,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India’s Smart Vaccine Diplomac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