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經濟學視角:世俗時代下 想為社會科學增加道德內涵很難

史吉戴斯基(Robert Skidelsky) 2021年11月23日 07:00:00

 

史吉戴斯基

●英國上議院議員

●英國華威大學政治經濟系榮譽教授

●英國國家學術院歷史與經濟成員

 

傑出的經濟學家多半能分為兩類。第一類經濟學家竭力將知識簡化,以最少的變數來解釋變化莫測的人類行為,其代表人物有經濟領域的先驅:李嘉圖(David Ricardo)、傑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以及當代經濟學家盧卡斯(Robert Lucas)。

 

第二類經濟學家則試圖拓展經濟知識,代表人物包含:范伯倫(Thorstein Veblen)、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以及赫希曼(Albert O. Hirschman),他們的目標是了解被主流分析排除,但在現實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動機和行為規範。第一類經濟學家強烈排外;第二類則嘗試讓經濟學更具包容性,儘管他們大多數的努力終究未果。

 

目前經濟學領域主要由第一類經濟學家定義,因為他們成功推動了知識生產的專業化。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都是中世紀行會的繼承者,每個行會都小心翼翼地存留自己打造知識的方法。這個現象反映了世俗時代下,想為社會科學增加道德內涵是件愈加困難的事。除了「科學」觀點之外,我們缺乏其他能判斷人類活動的一致性價值。

 

儘管如此,范伯倫、凱因斯和赫希曼當之無愧地成為近期三部傳記的主角。繼帕克 (Richard Parker) 於2005 年出版的加爾布雷思 (John Kenneth Galbraith) 傳記,這些傳記皆能幫助我們瞭解傑出的經濟學家,是如何在他們所屬的領域外被世人所認識。

 

為反對而反對

 

卡米克 (Charles Camic) 的《范伯倫》是一本令人費解的書,其內容側重於社會學理論,對傳記內容則輕描淡寫。卡米克非常熱衷於將范伯倫視為「知識生產」社會學中的個案研究,以至於他忽略了范伯倫天才又古怪的性格。

 

范伯倫(1857 年~1929 年)的一生經歷美國資本主義從小規模的個體所有制轉向綜合農業、工業和金融領域的大型財團,伴隨著消費的爆炸式增長和商業活動的劇烈變動。這個時代經濟的流動狀態部分反映了這些社會劇變。 經濟學科被劃分為相互競爭的學派——「生產成本」對上「主觀價值理論」; 「歷史經濟學派」對上「制度經濟學派」。 卡米克說:「范伯倫是一個反傳統者,不是因為他是局外人,而是因為在「反傳統的時代」,他是一個局內人。 這很好,但難以解釋范伯倫的反傳統性格,以及他未能獲得專業認可的緣由。」

 

故事的起點是密爾沃基(Milwaukee)。范伯倫的父母因為家鄉土地短缺,在 1847 年從挪威移民美國,並開始在威斯康遜州從事務農工作。范伯倫出生時,他們已持有200 英畝(81 公頃)的自足農場。他們是手藝精湛的匠人。父親親手蓋了他們的房子,母親則替全家縫製衣服。范伯倫在勤儉持家的路德教家庭中成長,他們秉持著不浪費任何東西的精神。共同的信仰成為了強烈社區意識的根基,且該社區的人們普遍較為重視「有用」的知識,而鄙棄對於古老語言的學習(據范伯倫日後寫到,這些古老語言的學習僅是為服務有閒階級的裝飾品)。范伯倫對生產與浪費、良性資本主義與掠奪性資本主義之間的關鍵區別,源於他所經歷的嚴酷教養。

 

范伯倫在他往後的作品中,翻印了一張他個人青年時代的程式化照片。在那張照片中,生產階級創造了財富,而富人則浪費了財富,從而延遲了社會真正需求的滿足。這種對資本主義經濟的解釋與當時的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背道而馳,後者假設有效利用所有可用資源。這是無法在范伯倫最著名的兩本書──《有閒階級理論》(1899)和《企業理論》(1904)──之外,能找到更適切的表達了。

 

浪費與匱乏

 

在《有閒階級的理論》書中,范伯倫旨在發展一種可以推翻分配的邊際理論的浪費模型。 根據卡米克的說法,這本書在邊際經濟學的語料庫中進行了三處重大的切割手術。首先,產品的價值不是來自它們對個別消費者的邊際效用,而是來自它們作為財富指標的社會功能。購買者參與了一場永不停歇的「令人反感的比較」遊戲,涉及高價服裝和華麗的餐具,乃至於異國情調的花園和怪誕的寵物品種無所不包,明顯地放棄所有有用的工作機會作為一個「高級的金錢成就」的進一步指標。男性追求非生產性職業,如戰事、政治和法律,女性則穿著使他們無法從事「所有有益工作」的衣服。

 

其次,范伯倫攻擊了普遍有效的定律(universally valid laws)的假設。這也是赫斯曼和凱因斯的共同立場,在許多人的眼中,這代表他們三人都是低階的科學家。根據范伯倫的說法,有閒階級是一個經歷多個世紀為因應環境挑戰而發展出來的傳統。他認為經濟學應該是「一門關於經濟制度演變的科學」,而不是對靜態平衡所做的分析。想像「一群靠著耙子和神奇的咒語在潮間帶和浪花中四處遊蕩捕捉貝類的阿留申島民參與一項租金、薪資和利益享樂主義的平衡的壯舉」是件愚蠢的事。

 

第三,范伯倫認為,非生產階級不是靠有效益的工作,而是透過「掠奪」來獲得支持他們的「炫耀性消費」需要的財富。他主要抗爭的對象之一是美國鍍金時代所謂的強盜男爵——卡內基家族、范德比爾特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他們是古代掠奪的蠻族首領的直系後裔。他的炫耀性消費理論對社會學理論以及他最重要的北美繼承人加爾布雷思,另一位不僅只是一位經濟學家,卻被他的同業認為不足以稱為經濟學家的人有著重大的影響。

 

范伯倫的第二本書《企業理論》進一步發展了掠奪的主題。 正如卡米克所示,反映了包括企業聯合、信託和合併實體各種大公司組織形式的發展所引發的爭議。使用古代亞里士多德學派對「製造物品」和「賺去錢財」之間的區別,范伯倫強調了發明家、工程師、化學家和礦物學家、採礦專家、電工和熟練機械師的勤快活動,這些活動是由「工匠的本能」塑造的。他將這些努力與商業經理人和企業家、企業發起人、投機者、銀行家、股票經紀人、律師和房地產經紀人的「金錢」遊戲進行了對比,這些活動是由對金錢的熱愛所驅動的。這些團體不僅是正統經濟學家所認為的中間人,而是吸食生產者血液的「水蛭」。

 

孤獨的反傳統者

 

這讓我們來到一個范伯倫的問題:為什麼他那個時代最原創的美國經濟頭腦在職業上失敗了? 范伯倫從未獲得終身教職,芝加哥和史丹佛兩所著名大學因婚外情而解雇了他。 隨後,他在當時落後的密蘇里大學擔任初級職位。在完全退出學界後,他靠著救濟金和新聞撰寫維生,直到他去世。

 

先前由約瑟夫、多夫曼和丹尼爾、貝爾所作范伯倫的研究將他描繪成典型的局外人。在貝爾的描述中,一位「學術漂浮者」無法與他的專業建立牢固的學術聯繫。社會學教授卡米克反對這種解釋。他認為范伯倫徹頭徹尾是一位專業的經濟學家,他利用該學科異常變動的時期,為他在正統主題上的「變動」爭取到空間。但這並不能合理化書名所主張的范伯倫顛覆了經濟學的說法,也無法解釋他未能得到學術認可的原因。卡米克希望達到兩個目的,將范伯倫描繪成一個偏離系統的人,同時否認存在有一個遭到偏離的系統。

 

對范伯倫傳記要做到公正,需要對他的個人風格和遭遇的狀況有更多的關注。卡米克幾乎對范伯倫思想的獨創性與他使用的文字之間的聯繫視若無睹。他使用的諷刺性言詞,同時表明,而又掩飾了他的背離傳統。這使得經濟學家很容易將他的思想視為華麗的詞藻的而不是分析性的。與另一位著名的諷刺經濟學家加爾布雷思一樣,范伯倫的主要影響對象不是經濟學家。他將自己置於專業的邊緣位置。

 

卡米克忠實的地記錄著,「由於罕見的解剖學上的異常,范伯倫的第一任妻子無法行房,但卻拒絕與他離婚。」這產生一個卡米克的應用社會學方法所難以回答的心理健康的問題。可以確定的是范伯倫在美國精英大學的世界裡被認為是一個老土,這讓他的怨恨產生了一種尖銳的觀點,並且讓他成為一位脾氣暴躁的同僚,在 1918 年出版的《美國高等教育學習》一書中,他嚴厲的評擊了高等教育。

 

這是一個卡米克對他的主角特殊處理的記號,他只短暫的提及范伯倫最重要的後期作品《工程師與價格體系(1921 年)》,該書的最後一章以「一個可行的蘇維埃技術人員的備忘錄」為題,指向一個經理人與工程師聯合形成的技術人員的「新階級」,它將同時由資本與勞工接管既得的利益以引導工業的演進。這個新階級將成為社會的引導者,猶如工程師在產品商產時消除摩擦一般,弭平社會的「摩擦」。卡米克因此錯失說明范伯倫對資本家文明的厭惡,帶領他走向聖賽門、孔德與柏拉圖,而不是馬克思。

 

范伯倫在大蕭條開始前不久去世。那場災難開啟了一個我們將它與凱因斯相關聯的浪費理論的新篇章。凱因斯區分出來的浪費不是現有資源低效率的分配所造成的,而是因為潛在資源利用的不足,致使其成為需求而不是供應的問題。

 

置身局外的縱觀全局者

 

與范伯倫不同,凱因斯重要到不能從經濟學專業中抹除。他不僅是決策的核心人物,而是像亞當斯密一樣,提供了一個罕見的知識豐富性和結論性的結合。亞當斯密和凱因斯都沒有提出正式的模型,但他們作品的點滴很容易被加以形式化。李嘉圖為亞當斯密做了這件事,希克斯則為凱因斯做了這樣事。但在凱因斯「收入決定因素」的模型之外,還有大量暗示性的旁白,讓他的思想保持開放。

 

儘管凱因斯,雖然與范伯倫不同,確實做到了顛覆經濟學(至少有一段時間是如此),這個行業傾向於一再的貶低他做為經濟學家的角色,縮減了他的貢獻。人們說,因為他不瞭解「預算限制」的概念,他不是一位「真正的」經濟學家。

 

我喜歡凱因斯的妻子、俄羅斯芭蕾舞家莉迪亞.洛波科娃對他的描述,她稱他為「不僅止於經濟學家」。凱因斯對預算限制瞭如指掌。他主要的貢獻是指出,

不受管理的市場經濟通常在遠低於充分就業的狀況下運作,因此需要一種「一般理論」,在其中充分就業只是眾多可能的穩定狀態之一。此外,這兩種平衡需要兩種類型的經濟政策,一種適合充分就業,另一種解決就業不足問題。一個「充分投資」政策要求政府在蕭條時期充分補助私人投資,以實現充分就業。

 

這些都是新奇而激動人心的見解,但目前關於「自然失業率」和「V 型復甦」的言論幾乎已被抹殺。剩下的是凱因斯令人難忘的尖刻的措辭,例如「從長遠來看,我們都死了」、「傳統上失敗的聲譽比非常規地成功要好」和「當統計數據沒有意義時,我發現通常更明智的是選擇意義而不是統計。」

 

凱因斯是卡特(Zachary D. Carter)所著《和平的代價》一書的討論的主題,這是出自一位年輕的金融記者和學者的一本很棒的經濟學著作。正如書名所示,這本書主要不是一本傳記,而是研究凱因斯對三個主題的影響,其中只有一個主題——貨幣是與經濟學直接相關。

 

在書中幾乎沒有關於凱因斯的家庭和成長經歷的任何內容。這十分可惜,因為這些內容有助於解釋他對分配問題相對的冷漠,這是凱因斯主義者所不樂意承認的。他在 1919 年時寫道:「對任何具有超越水準的能力或品格的人來說,脫逃進入一個中上階層是可能的。」反映自己的崛起進入英國的當權派。貧困主要是由於不穩定的經濟體制,而不是由財富或機會不均的分配所造成。

 

雖然卡特強調保守派哲學家伯克(Edmund Burke)及其審慎的學說對凱因斯知識發展的影響是正確的。這一點,再加上「公民服務的思維」,讓凱因斯的觸角牢牢地植根於真實的世界。 就像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一樣,他既可仰望星空,又可以在小麥市場上輕鬆的大賺一筆。

 

戰爭與和平的經濟學

 

與范伯倫不同,儘管凱因斯的經濟理論可以簡化為一個可做為政策基礎的模型,但他的目的著實是在經濟蕭條和戰亂的時代拯救文明。卡特寫道:「凱因斯是一位戰爭與和平的哲學家,啟蒙運動中最後一位追求整合政治理論、經濟學和倫理學的知識分子」。然而,凱因斯的思想在抵達大西洋彼端,成為從二戰到 1970 年代在美國實行的「新經濟學」時,凱因斯的思想更廣泛的面向就消失了。

 

這個故事的經濟學部分是眾所周知的。凱因斯認為「就業不足均衡」取決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而像保羅·薩繆爾森這樣的代表性美國凱因斯主義者,反而認為取決於粘性工資和價格。這種理解為穩定政策打開了大門,卻同時消除了凱因斯理論數學上難以處理的核心。

 

這所謂的「新古典綜合」在 1960 年代後期開始瓦解,當時凱因斯主義框架因引發通貨膨脹而遭受攻擊,導致新古典理論成為政策的唯一基礎。這是供給方的提示,他們的目標是通過勞動力市場改革來消除粘性工資和價格。市場實現的均衡現在可以合理地重新表述為充分就業均衡,而獨立的中央銀行將阻止政府對貨幣供應量的粗心大意。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取代了凱因斯,貨幣主義取代了財政凱因斯主義。但這一切都沒有阻止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此後各國政府短暫地恢復了凱因斯主義的政策,以救助無力償付的銀行。

 

在卡特對這場反革命的描述中,哈耶克 (Friedrich von Hayek) 正確地發揮了比人們普遍認為的更大的作用。弗里德曼本質上是一位極其聰明的技術人員,而哈耶克則是反革命的哲學先驅。哈耶克堅持經濟學只需關注稀缺性。他不相信精英民主化的可能;而權力也是一種稀缺的資源。

 

在卡特的書中,我覺得特別新奇的是哈耶克與來自堪薩斯城的半瘋的家居巨頭盧諾(Harold Luhnow)的聯繫的故事。哈耶克 1944 年出版的《通往奴役之路》一書像雷聲一樣擊中了這位家具大亨。他開始夢想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笨拙又腐敗的政府機構可能被富人的天才和慷慨所取代。」盧諾說服芝加哥大學任命哈耶克為社會思想教授,並支付了他的薪水,還幫助他創立了「Mont Pelerin Society」,該協會成為世界上最傑出的右翼知識分子機構。如卡特所言,盧諾的融資改變了學術界。

 

軍事凱因斯主義


除此之外,在他 1930 年的短文《我們孫輩的經濟可能性》中,凱因斯假設充分就業政策加上技術進步能持續足夠長的時間,所有人都能獲得富足,從而實現美好生活的倫理承諾。在這樣的世界裡,剩下的問題就是財富和收入分配的社會。

 

正是這種邁向未來的飛躍使卡特能夠寫道,「凱因斯將經濟學的核心問題重新定義為緩解不平等,擺脫生產需求和富人和強者面臨的激勵。」換句話說,一旦生產問題得到解決,我們就會回到范伯倫提出的如何防止生產資源浪費的問題——不是通過失業,而是通過商業掠奪者和閒散的富人。

 

這種遙遠的前景,絕非凱因斯在 1930 年代所關注的重點,在分配的通論中也沒有明確的保證。因此,那些不想再分配的人將凱因斯的理論解釋為一個單純需求不足的案例,可以藉由任何形式的赤字支出來治癒。這為軍工複合體對美國凱因斯主義的佔領開闢了道路。卡特寫道:「凱因斯主義思想『已經明確發展為打擊軍國主義』,對於維持永久軍事化的世界是必要的。而凱因斯年輕時所推崇的自由帝國主義理想化的人道主義目標,被改造為美國霸權時代。」龐大的軍費開支是范伯倫無法想像的浪費源頭,而與窮人一樣的匱乏性會永遠伴隨著我們。

 

在1989 年後,隨著資本主義戰勝共產主義,軍事凱因斯主義便開始衰落。但這並沒有導致公民凱因斯主義的復興,因為智識的戰鬥已經失敗。卡特以對美國總統克林頓政府的毀滅性批評替他的書結尾,該政府抓住所有機會「將權力從政府轉移到金融市場」,在系統中建立金融繁榮和蕭條。 他寫道:「人類的經濟問題,不再是生產問題,而是分配不平等的問題。」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仍是一個謎。凱因斯一直試圖在改革與革命、保護與破壞之間找到一條中間道路。卡特憂鬱地總結道:「也許凱因斯所設想的社會變革類型,只有通過革命才能實現美國民主和平等的最偉大勝利。」

 

流浪者

 

有了赫希曼,風景從發達國家的創傷轉移到經濟發展的創傷。儘管范伯倫和凱因斯都沒有過多考慮世界上的貧困和落後地區,但發展經濟學從兩者中汲取了靈感。范伯倫提出了生產性活動和浪費性活動之間的區別,以及將資源從後者轉移到前者的必要性。凱因斯的工業化國家的「就業不足」思想在農業經濟中變成了「變相失業」思想。正如已故的加拿大經濟學家約翰遜(Harry Johnson)所說:「存在大量『偽裝失業』的人的觀念,很容易導致『發展』僅僅涉及將這些可能是無成本的生產資源調動和轉移到經濟活動中的想法。」

 

赫希曼拒絕了這種「大推動」的發展理論,轉而支持作為學習平台的微觀計劃。阿德爾曼 (Jeremy Adelman) 的《世俗的哲學家》是一部出色的傳記,講述了一位既非經濟學家又不僅僅是經濟學家的難以捉摸的思想家。赫希曼算不上經濟學家,因為他從未接受過正式的培訓。但他更多的是因為他的思想超越了形式科學設定的界限,而他犀利的機智嘲笑了形式科學的自命不凡。

 

阿德爾曼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歷史學家,他非常關注赫希曼的德裔猶太人背景如何影響他的性格和思想。隨著希特勒在1933 年上台,17 歲的赫希曼離開了在德國的家人,終其一生流浪漂泊。阿德爾曼寫道:「憑藉他的魅力,他在排除個人困難和避免麻煩方面具有非凡的技能。」赫希曼成為了隱藏和改造的大師,並從他自己的歷史中汲取了一種卡夫卡式的感覺——受困於一個瘋狂卻又堅持其合理性的系統的虎鉗中。

 

赫希曼最著名的書《退出、聲音和忠誠》,反映了他自己生活於「離開、戰鬥和接受之間」的張力。有人可能會補充說,沒有一個德國血統的思想家能夠完全擺脫辯證推理的影響,而英美社會科學則不受此影響。在赫希曼看來,經濟結果是政治與經濟矛盾的結果。他開始將處理政治關係視為發展經濟學的「侵入性」禍根。

 

敢於失敗

 

赫希曼想要創建一種植根於時間、偶然性、政治和制度的「社會經濟學」——這是一項將廢除該學科的無望的事業。諸如退出、聲音和忠誠和激情與利益:資本主義勝利前的政治論證(1977)等作品是社會思想的經典之作,但對這個行業幾乎沒有影響。正如阿德爾曼所說,「他以經濟學家的身份向社會科學家講話時,讓赫希曼在他的學科之外如此有影響力的原因是,也是那些讓擺脫他所有的影響力。」

 

因此,赫希曼對哥倫比亞大學來說是「邊緣人」,而他在哈佛大學的任期則是奇怪。像范伯倫一樣,他是一位「糟糕透頂的老師」,靠著基金會的資助逃避家務。在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九版)、大衛·貝格、斯坦利·費舍爾和呂迪格·多恩布施的《經濟學》(五版)中都沒有提到赫希曼,他被排除在牛津經濟學詞典之外。 (范伯倫的情況稍好一些。)

 

赫希曼以發展經濟學家的身分挑戰了世界銀行和其他機構專家的狂妄自大,他們帶著裝滿消除貧困計劃的公文包從天而降。他模仿了他們的推理:「只要大自然負責像洪水一樣的災難,它們就是上帝的作為;當人們承諾治愈大自然的一種疾病時,這種療法有望治愈所有疾病。」1954 年,他在哥倫比亞波哥大成立了自己的發展諮詢公司。它的業務是項目評估。赫希曼說,計劃的傾向應該被「實驗和即興發揮的傾向」所取代。

 

阿德爾曼在他的第一本主要著作《經濟發展戰略》(1958 年)的潛台詞寫道:「批判自上而下的改革」。政策制定者應該選擇與其他經濟活動具有良好潛在「 連結」的投資項目。

 

赫希曼接受了失敗的風險,但認為實驗會為進一步發展創造「壓力點」。他幾乎提倡他認為可能會失敗的項目,以鼓勵民眾抗議以糾正他們的缺點。他發明了「最佳」(optimal)危機的關鍵思想——深度足以引發變革,但又不至於抹殺實現變革的手段。創造問題來解決作為一種進步方法具有明顯的梅菲斯托費勒斯環(Mephistophelian,浮士德當中邪靈的名字)。

 

《出口、表達與忠誠》的寫成背景是 1960 年代美國反主流文化爆發。這促使赫希曼探索對制度的不滿可能採取的應變形式,將「消費者」作為風格化的代理人。他的論點是,不能再把消費者對商業或政治品牌的忠誠視為理所當然。他們可以通過退出/放棄(經濟學家的消費者選擇模型)或聲音/表達(抗議的民主形式)的形式表達他們的不滿。

 

赫希曼顯然更喜歡表達。在一個著名的例子中,他反對富有、能言善辯的父母或病人離開公立學校或醫療系統尋求私人服務,因為這將導致公共教育和醫療保健的質量呈現螺旋式下降。相反,赫希曼認為,他們應該為改善家庭和自己的公共服務而開展運動,這會給每個人帶來改善的壓力。但他從來沒有正確解釋過為什麼他們應該這樣做。正如一些評論家指出的那樣,他缺乏忠誠理論。

 

激情遊戲

 

赫希曼在跨學科方面最雄心勃勃的嘗試是《激情與利益》。大衛休謨( David Hume)曾寫道:「理性應該只是激情的奴隸,除了服務和服從激情外,永遠不能假裝擔任任何其他職務。」需要檢查憲法才能讓破壞性的激情為公共利益服務。但市場真的可以這樣做?孟德斯鳩明智地指出,雖然人們的激情可能使他們誤入歧途,但他們的利益可能會促使他們與他人合作,從而為他們指明了道路。甚至有人可能會爭辯說,正是自私的激情將理性從沉睡中喚醒。亞當斯密將這種洞察力作為政治經濟學的基礎。

 

赫希曼解釋,透過將激情包裝為利益,亞當斯密摧毀了他們的衝突基礎:

「在近代初期,人被廣泛視為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或者後來在各種激情之間進行激烈和不可預測的鬥爭的舞台。在 18 世紀中葉,有些人希望越來越多地從純粹金錢意義上理解的利益能夠馴服災難性的,若說高貴的激情。但是到了該世紀的下半葉,亞當·斯密宣布人類的大暴徒可以安全地被程式設計,這些熱情被瓦解為利益。從搖籃到墳墓,其成員只關心『改善他們的狀況』。」

 

在晚年,赫希曼與在社會科學中尋找道德地位的問題進行了無結果的鬥爭。隨著新自由主義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成為正統,他的前景變得越來越黯淡。他的最後一本書《反應的修辭:反常、無用、危險》(1991)使用《退出、表達和忠誠》三方方案來描述拒絕社會民主的不同形式。但他仍然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逆勢投資者。

 

超越經濟學

 

范伯倫、凱因斯和赫希曼更是超越了自身經濟學家的身分,從專業之外的角度來實踐他們的經濟學,包括批評理性自利的假設,以及經濟學家對「偏好」漠不關心的後果。范伯倫的立場顯然是宗教性的,因為他仍然是屬於篤信信仰的一代;凱因斯是一位倫理學家,對他來說,摩爾的《倫理學原理》仍然是所謂的「表面之下的宗教」;赫希曼則希望打造一門持續關注道德內涵的「有道德的社會科學」。

 

在世俗時代背景下,這三位經濟學家想將經濟學道德化的理想終究未果。但他們的努力不僅僅成為了思想史的一部分,更吹起了號召新一代青年學生的號角。

 

這三位經濟學家經常嘲諷的風格是他們與職業拉開距離的方式。他們的諷刺不是裝飾性的,而是實際上型塑了他們論點的實質。這種風格限制了他們對經濟學的影響,但使他們在經濟學之外具有很高的影響力,因為經濟學的批評者感覺到了他們身上的一些越界之處。

 

以范伯倫和赫希曼來說,正是因為他們拒絕接受建立模型的引誘,使得他們在經濟學領域內,不受相關專業人士之承認。然而,事情對凱因斯來說並非如此:他不僅在眾多經濟學家中坐擁穩固的學術基礎,更留下了一個可供後人應用的理論。然而,經濟學專業圈內(以及圈外)的掌權者在獲得足夠的信心後,便將他邊緣化。「你是誰?」凱因斯的朋友加內特 (David Garnett) 於 1915 年寫道,並說「只有當他們遇到極端情形而需要…你才有機會回到圈子內。」

 

當系統的思想家為一個主題做出結論,留給他們追隨者「常規性的」科學去填充專業期刊的版面,多產作者為他們的學科打開了批判性的審查,為此他們卻咸少得到讚賞。這是這些書所描述三位經濟學家的作品以及他們持久的影響力的命運。

 

(翻譯: 翁姿淳,責任編輯:張育軒)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More than Economist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標籤: 經濟學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