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勒尼
• 印度前國安會顧問
• 現職為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
• 主要研究領域為亞洲政經局勢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似乎準備好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進行歷史會談,讓北韓像緬甸或是越南一樣,減少對於中國的依賴,轉向西方靠攏。雖然北韓聲稱要停止發展核武和長程導彈試射,並且要求美軍駐軍撤離南韓,但是金正恩在一個可靠且全面性的協議簽署之前,仍不可能放棄得來不易的核武計畫。
北韓先前一共進行6次核試爆,次數和核武能力強大的印度相當。金正恩效仿印度1998年宣布暫停核試爆,當時印度取得與美國會談的機會,最終讓美國法律承認印度的核武軍備,顯示金尋求國際社會接受朝鮮發展核武的地位。
當然,美印之間的核協議很可能是在後冷戰時期的戰略壓力底下簽署,這與朝鮮半島的核武背景不同。儘管如此,若川普與金正恩的高峰會,欲產生長遠的影響力,則目標就不僅僅只是迫使朝鮮實現無核化,而是追求透過更廣泛的戰略協議,讓北韓向世界敞開大門 。
歷史經驗來看,曾有結束長期存在衝突的先例,例如馴服1970年代造成柬埔寨種族滅絕的赤柬,取決於全方位的戰略,裁軍並非第一優先。目前沒有任何理由相信朝鮮的狀況會有特別不同。畢竟,金正恩知道國家唯一談判籌碼就是核武。他最終同意與美韓領導人舉行會晤,僅是因為他對北韓擁核的威嚇作用有信心,但這可能很有限。
金正恩已將擁核列入憲法,奉為圭臬,同時為2017年試射的導彈建造紀念碑。暫停核試爆符合金正恩的論述,因為他將自己打造為核武國家領導人,正迎向劃時代的外交行動。
在目前的時空背景之下,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金正恩主動釋出善意,是出於欲重建朝鮮遭制裁擊垮的經濟,但制裁本身並非是唯一造成一個國家長期處於艱困環境的原因。加遽制裁北韓,反而激起朝鮮提升核武和導彈強度。因此,為確保任何形式的無核化,都需要更有效的經濟開放來輔助。
美國處理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態度,讓朝鮮更不可能同意條件不夠優渥的無核化協議。即使在與伊朗簽署交易之後,時任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仍實行一些嚴格的經濟制裁,特別造成伊朗的金融部門受影響。目前更糟的情況是,儘管沒有證據抓到伊朗未履行應盡義務,但川普似乎急欲威脅退出伊朗核協議,或是至少增加新的制裁計畫。
但是若談到北韓,川普政府仍然只關注無核化。可以肯定的是,在核子擴散問題上,美國曾公開畫出最大容忍範圍,但在閉門會議中會有更務實的提案。舉例來說,川普稱世界上成長最快的巴基斯坦核武庫,為「只有謊言和欺騙」,還有指控巴國「為美軍敵人,阿富汗恐怖份子提供『安全避風港』」。
但是金正恩發表最新的聲明指出,已經完成了「並進政策」(byungjin policy)中核子威嚇的目標。另一個目標,是讓經濟現代化不只是空洞的誇耀詞彙。北韓所帶來的挑戰不再只有防止核擴散。過去與朝鮮達成的協議,如2005年的六方會談,已無關聯了。
當然,北韓造成的軍事不穩定仍待解決。但是,談判者不應只是強調「無核化」,要求單方面妥協,而是要尋求朝鮮半島成為「無核武地帶」(nuclear-weapons-free zone, NWFZ)的可能。這對於南韓總統文在寅實現整合運用北韓天然資源和南韓精密科技,使雙方更有緊密的經濟合作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實踐「無核武地帶」牽涉到各方做出讓步。沒錯,北韓不得不走向無核化。但是所有擁核大國都須放棄以核武威脅朝鮮半島。此外,外國的核子艦艇都不能再訪問朝鮮附近的港口。
為使「無核武地帶」可能實現,南韓也必須脫離美國的核子保護傘,這在當地並不是一個受歡迎的發展。根據一項民調統計,大多數的南韓人希望走回頭路,也就是美國將撤出超過1/4世紀戰略性核武,重新在南韓部署。
這個問題的方向很清楚:如果南韓不願意放棄有效的核威懾,金正恩為什麼要放棄他自己的?正如金正恩所指,伊拉克前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和利比亞強人格達費(Muammar el-Qaddafi)放棄核武之後,下場都很淒慘。
只有一個美國支持的NWFZ,能滿足金正恩暗指的無核化條件,包括移除美方核武威脅和「不採取核攻擊手段的承諾」。實際上,雖然談判過程必然困難,但是NWFZ的實踐要素,可在值得信任和全面性和平條款之下談判。
如果美國需要更多誘因推行NWFZ,那應該考慮到:中國正面臨北韓核武所引發最大的挑戰,因為中方正取代美國成為亞洲局勢的主導力量。在中國無法佔上風的情況下,削弱北韓核武威脅的唯一解方,即是在實現朝鮮半島全面和平協定的議題上,展現真正的外交領導地位。
(原標題為《How to Negotiate with North Korea》,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