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
●英國上議院議員
●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
當前英國在世界舞臺上的言行與其價值觀非常不一致,因此人們不禁要問,這個國家究竟發生什麼事。自2016年6月英國脫歐公投以來,英國的外交政策看似近乎崩潰,甚至已否認自己的歷史、執政理念。
更糟的是,英國脫歐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反覆不定政府同時出現,川普政府追尋的目標與英國、歐洲總體目標完全脫節。川普放棄伊核協議,加上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越來越好戰,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越來越大的野心,都證明了世界正在進入一個比以往對抗更嚴重、更危險的階段。
川普與英國首相梅伊明顯不同調,加上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恐英心態,都說明了現在不是英國的好時光。近幾代的英國外交決策者自視為古希臘人,把美國視為羅馬帝國,這更無濟於事。在像我這樣的英國人看來,這樣的比喻凸顯出英國外交官似乎過於自信。我曾在美國生活過,懷疑美國領導人不是像英國外交官想像,樂於聽他們的意見。
儘管如此,英國若能夠展現出冷靜、決心處理世界事務的態度,現在就是最佳時機。但英國似乎卻已經退出了世界舞臺。二次大戰後,英國外交政策的兩大路線是與歐陸、美國的密切關係。不過,現在這兩條路線實際上都已被切斷。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全神貫注地試圖解開英國脫歐的「戈爾迪之結」(Gordian knot)已經導致其對世界其他國家所發生的一切視而不見。而這種狹隘的觀點似乎肯定不會改變。談判英國退出歐盟的條款很可能需要數年時間,而鑒於北愛爾蘭邊界的棘手問題,結果將不可避免地影響該國的團結。即使這個問題最終能夠解決,但蘇格蘭力求與歐盟而非倫敦建立聯繫的運動,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將繼續吸引政府和公務人員的關注。
無論如何,「全球英國」擺脫歐盟的承諾一直不過就是口號和空談。在倫敦最近舉行的英聯邦政府領導人會議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英聯邦國家企業和政治領袖很少聽到關於未來貿易協定的具體談話,但卻聽夠英國脫歐派的言論。
像印度這樣的國家很有可能成為英國脫歐後主要的交易夥伴。但問題在於印度人認為英國和歐洲是一個市場。對他們而言,英國尋求採用自己的規則和標準不過是無謂的不便。在擴大與英國的貿易和投資之前,印度很有可能先與歐盟加深關係。事實上,印度從來沒有將英國視為維護自身在歐盟內部利益的主要夥伴。
同樣,「脫歐」陣營以外的多數人認為脫歐派期待英國將幅員遼闊的「安格魯圈」帶入勇敢新世界的幻想充滿了滑稽色彩。可以肯定,在前俄羅斯間諜與女兒在英國索爾茲伯里遭神經毒劑攻擊後,美國和歐洲的支持表明英國仍具備以小博大的能力。
歐盟和美國協同驅逐俄羅斯間諜是英國外交的勝利;而人們對俄羅斯正在利用英國孤立地位的懷疑似乎已經促成了北約合作。但更廣義的現實是俄國人是正確的:英國已經成為西歐的薄弱環節。
因此,普京再次利用英國的弱點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而且,就像對俄羅斯寡頭通過英國金融系統洗錢的舊有罪孽視而不見問題還不夠嚴重,退出歐盟的這種自殺行為導致英國更缺乏工具來應對俄羅斯對其內部事務的干預。值此網路戰爭和能源地緣政治成為敵對國家及非國家主體關鍵戰線的時刻,英國卻正在喪失對歐盟網路安全和能源政策的影響力。
更糟的是,在英國脫離歐盟的同時,該國似乎也放棄其堅守的自由民主價值觀。在脫歐公投運動中,脫歐陣營公開挑動對外界的敵意。最近,因英國政府對加勒比海出生的合法移民的不當待遇而引發的「疾風世代」(Windrush Generation)醜聞,就是梅伊擔任內政大臣期間反自由主義的後遺症。
但同樣陰險的是,政府採納「英國第一」的重商主義原則,按照這樣的原則對沙烏地阿拉伯進行武器銷售毋需保持謹慎,而是一種獲利的機會。當英國追隨川普政府將貿易和投資置於人權、政治之前時,全世界的記者、反對派政客和人權活動分子將為此付出代價。
因為退出自由主義規範,梅伊政府已經像川普政府一樣成為全球獨裁行為的推動者。
英國外交政策的崩潰出現在不確定性日益加深的時期。美國、中國所引發的全球再平衡問題是這代人面臨的挑戰,其持續的時間長度將超過川普、已經不受任期限制的習近平執政時間。
在一個越來越不平衡的世界裡,歐洲將有義務扮演壓艙石的角色。但失去英國傳統的領導力、判斷力和外交,歐洲也將遭到削弱。而英國則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可能淪為無關緊要的角色。
(原標題為《The End of Global Britain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