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蘇
●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
● 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
人們越來越相信,美國可能會在2020年總統大選之前發生經濟衰退。當前的經濟數據和統計趨勢表明,美國的經濟活動在許多部分都碰到了困難。然而,我並不特別覺得經濟衰退即將發生,因為事實上,我認為美國面臨的危機更為險峻,這個情況以「阿根廷問題」稱呼最適合。
在二十世紀的前幾十年中,阿根廷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人才大量流入,「人均移民人數口」幾乎超過任何其他國家。結果,阿根廷躋身世界十大富國之列,超越德國和法國。
一切都在1930年發生了變化,烏里比魯( José Félix Uriburu)中將領導了軍事政變。在接續的幾年中,隨著右翼極端民族主義的抬頭,移民活動趨緩,關稅戰爭也開始了。在1930年至1933年之間,該國的平均進口關稅幾乎翻了一倍。
隨之而來的,與其說是衰退,不如說是慢速的成長停滯,直至今日,政策的傷害清晰可見。
阿根廷因此成為一個富裕國家衰落的借鑑。
美國經濟雖然仍站在主導全球的地位,但近年來,美國從未像今天這麼分化、這麼辛苦。
看著這樣的下坡,我想起 25年前(1994年)舉家剛從印度移民到美國之際,我和內人對於是否能適應陌生的社會和異國文化感到擔憂,也擔心我們的孩子是否會在校園中被接納。
然而我們很快便能放心。
初來乍到、又迫不及待於四處探索的我們,在當地報紙上看到了音樂節的舉辦公告的時候,便奔赴(紐約州)伊薩卡(Ithaca)市中心參加,但隨即發現我們犯了一個錯誤:這次聚會基本上以同志伴侶為主,我們的出席非常突兀,一家四口猶如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的畫作「美國哥德式( Indian Gothic)」的印度家庭版本。
我們無法裝得好像跟跟其他人沒什麼不同,但令我們驚訝的是,大家看到我們顯露的尷尬後,卻向我們我們靠近,歡笑著、玩笑著、與孩子們聊天。
意識到我們活在一個開放而包容的社會的感覺,真的很棒。
美國這段期間發生了什麼改變?從個體的層次來看,沒有變化。在與Uber司機、咖啡廳服務員和路邊攤聊天時,你會發現國情依然如舊:開放、平民化、有禮。更不用說全國公共廣播電台了,在那裡,當你問了一個爛問題,他們會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當你回答的答案很糟糕,他們還是說:太棒了。
很明顯的,美國人直覺地抓到經濟學家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一句短評的精髓:在某些人際互動的情境中,絕不能比照證言一般的誠實(there are social situations in which one must not speak as though one were under oath.)。
發生改變的是政治,讓大家困惑不已的問題,是為什麼會有尋常美國人(儘管絕不是大多數人)支持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這樣一位跟選民這麼不同的人:不是很友善、不平民化、少有同理心,也不把邊緣化和多樣的族群的權益放在心上。
為了了解川普為何受歡迎,吾人必須意識到世界正在經歷由技術革命引發的動盪,這個情況上一次發生的時間點落在工業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期間。
對於普通的勞動者來說,生活變得更加艱難,工作稀缺,薪水很低,福利少到可以被忽略。美國失業率低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太多人沒有找工作的動力,然而因為經濟學家對失業的定義是:沒有在工作,而正在找工作,計算便會忽略到這樣的人。
多數在街上的美國遊民並不歸類在失業人口。
在這樣經濟困頓時期,人們尋找有力的領導人,希望他們能夠推動政策改革。在美國,川普正在兜售以長期的巨額經濟代價,交換短期經濟刺激的政策。以對富人的減稅措施為例,一時之間可以刺激需求,進而帶動生產。但是長期來說,減稅引起的財政壓力將抵消這項好處。
川普對於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堅持,也犯同樣的問題。
最初,低利率會刺激需求,因為人們儲蓄的誘因較低。但是,當低利率政策持續,人們會擔心是否有足夠的退休金,這促使他們更節省開銷,消費成長便因此停滯。
此外,當許多國家一起實施低利率政策,率先開始提高利率的國家,將會發生貨幣升值、出口減緩,也因此,沒有人會改變,所有人都陷入了低息陷阱。美國過去因為抵制了這樣短視的政策,堪稱是領導全球遠離。
若美國不再這麼做,將是一大不幸。
最後,川普透過激起人民對移民和外國人的恐懼,引入了美國社會過去沒有的氛圍。而這樣就像1930年代的阿根廷領導人一樣,是一種破壞國家繁榮基石的行為。
在這個改變的當口,沒人能確定哪些政策會奏效。但是,避免明顯的錯誤至關重要,確保的方法是要求領導者具備「道德感」,也就是要渴望作出對的事,例如:對人有關懷、有意幫助最缺乏資源的族群 、懷有同理心。
不幸的是,川普似乎不是這樣的人,也因此,我們不必意外於為何在全球德譽高劭的領導者之中,只有少數與他並肩合作。
如果美國堅持這樣大幅增加「阿根廷問題」發生的機率的政策,那將不僅對美國,對全世界都是災難。
(翻譯:陳怡安,責任編輯:簡嘉宏)
(原標題為《China’s 70 Years of Progress》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