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論壇》歹戲視角:如脫歐真的實現 我不願成為強森帶領的成員

彭定康(Chris Patten) 2019年11月06日 07:00:00

 

彭定康

 

● 牛津大學校長

● 歐盟外交事務部前部長

● 英國駐香港末任總督

 

 

英國脫歐再次上演離奇劇情。儘管英國政府與歐盟在10月中旬達成了修訂後的脫歐協定,但由於議會未通過該協議,英國無法如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所願於10月31日之前脫離歐盟。

 

因此,歐盟領導人批准將英國脫歐最後期限再延長3個月至(2020年)1月31日,為此,英國將於12月12日舉行議會選舉,這可能有助於解決目前的僵局。

 

強森嘗試重新談判脫歐協議,一改先前立場並接受設立北愛爾蘭和英國其他地區之間的海關邊界,以及接受前首相梅伊(Theresa May)談判期間達成的不利條款。

 

儘管該協議仍需釐清部分議會方面的障礙,最大的障礙可能就是即將到來的選舉,但英國脫歐所帶來的影響是否正面,可能不久就要揭曉了。

 

但也許我應該修改一下「不久(before long)」一詞。

 

假設英國真的實現脫歐,如果之後頭幾年英國經濟狀況窘迫,那麼脫歐支持者將表示,轉變將需要一些時間。事實上,強森內閣的一位高級大臣曾表示,在今後50年內,無法預測英國脫歐帶來的影響。

 

從現在起,英國需要維持良好積極的局面,以應對脫歐帶來的負面影響。

 

20世紀60年代初的英國首相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得出的結論是,英國應加入當時的歐洲共同市場(the European Common Market),以扭轉系統性的長期經濟衰退。

 

1951年至1973年間,英國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中排名墊底,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僅為2.7%,OECD會員國中,日本成長最快,年平均成長率為9.5%,相較之下,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的成長率為5%(或更高)。

 

英國國家政策制定者一直在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哪裡出了問題?

 

倫敦試過英國版的法國中央計畫、投資建設新的醫院和公路,並關閉虧損的鐵路,但最終總是需要向最初看不上眼的歐洲共同體尋求幫助。

 

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去世後,英國保守黨籍的首相希斯(Edward Heath)成功推動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作為法國總統,戴高樂當時始終極力反對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

 

自1973年英國加入歐盟到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之年),英國經濟成長速度已超過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在1992年真正啟動單一市場(這是國前首相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之後,英國的表現遠遠優於傳統競爭對手,至少在2016年之前是這樣。

 

當然,其他因素(例如柴契爾的工會改革)也為英國的成功貢獻不少。

 

但最為顯著的變化即是,英國加入歐盟前的經濟衰退、以及加入歐盟後的經濟躍進,此外,英國在很大程度上靠本身條件獲致成功:沒有加入歐元區,但促進自由貿易,倫敦帶頭將歐盟勢力擴大到中歐和東歐。

 

但如果強森的協定達成,英國往後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呢?

 

英國央行(BoE)行長卡尼(Mark Carney)表示,有協定比無協定脫歐更有利於英國經濟,儘管暗示,這可能沒有梅伊提出的協議那麼積極,(當然,比起留在歐盟,梅伊的協議也會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虛弱)。

 

更具啟發性的是,強森內閣的財政大臣賈維德(Sajid Javid)拒絕對這項新協議進行影響評估,這無不使人懷疑英國政府對此協議評估結果未持積極希望。

 

畢竟作為歐盟的一員,英國經濟怎可能在歐盟這一最鄰近、規模最大的市場之外繼續蓬勃呢?為什麼英國要作為獨立的個體和其他國家進行更大規模的貿易,而不是參與一個幾乎是英國十倍大的市場之中呢?

 

部分樂觀主義者認為,英國可以作為一個政策管制寬鬆的自由市場貿易國(Singapore-on-Thames,泰晤士河上的新加坡),從而可以在國際上取勝,但他們忽略了,放寬環境、醫療和安全檢查方面的規章、剝奪工人權利對保守黨來說,將是一場政治災難。

 

假設英國按照強森協議的條款脫歐,它將在2020年底前與歐盟共同制定一項自由貿易協定,強森政府似乎將加拿大與歐盟現有的自由貿易協定視為首選模式,但根據英國對未來不同脫歐情形的預測顯示,這一模式是第二差的選項,僅略優於無條件脫歐(no-deal Brexit)。

 

加拿大模式有著眾多缺陷,且幾乎不涵蓋服務業方面的貿易協定,2018年英國在服務業領域對歐盟的貿易順差高達290億英鎊(373億美元),這就是有利於歐盟而對英國不利的原因之一。

 

此外,根據加拿大模式,若貿易商品大部分為非製成品,需要在邊境處進行安檢。

 

所有這一切無不提醒著英國:即使在退出歐盟後,也將面臨著耗時多年且過程艱難的談判,並在談判中處於弱勢。

 

誠然,太陽每天早上會照常升起,英國也仍將擁有許多世界級的機構、公司和資產。但英國自身(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凝聚力將受到英國惡性民族主義(malignant English nationalism)驅動的政策衝擊。

 

況且,英國經濟將進一步下滑。

 

事實上,根據強森政府經常引用經濟研究智庫的估算,英國經濟規模較發動脫歐前下降了2.5%,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主動進行經濟衰退、削弱國際影響力這類舉動相當耐人尋味。

 

有人說這無關緊要。

 

但是,當看看一個國家或個人沒有足夠的財力去做想做的事會怎樣,有關英國脫歐的承諾和預測將很快受到現實的檢驗,如果脫歐真的實現了,我不願成為強森帶領的脫歐派成員。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at Happens to the United Kingdom Now?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標籤: 脫歐 英國 歐盟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