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三條紅線」威脅經濟 紐時:中國房市危機急速失控

劉孜芹 2023年08月22日 09:30:00
碧桂園現在有許多未完工的工程。(取自碧桂園網站)

碧桂園現在有許多未完工的工程。(取自碧桂園網站)

2020年8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提出「三條紅線」政策,批評中國房地產市場,「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且針對其房地產企業的債務風險,提出「三條紅線、四檔管理」的監管要求,從此成為中國房市的緊箍咒,而在碧桂園、恆大相繼爆出問題,SOHO也可能破產之後,中國經濟現在可能陷入危機。

 

2020年,北京當局根據「三條紅線」觸線的嚴重情況不同,分紅、橙、黃、綠4的等級「四檔監管」,最嚴重的紅檔三條全觸,便會禁止房地產企業新增有息貸款。

 

「三條紅線」雖然是意圖遏制房地產企業舉債擴張的金融風險,改變經濟脫實、向虛的趨勢;然而,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造成大量房地產企業財務困難,乃至於破產,地方政府土地財政難以為繼,引發企業破產潮、公務員降薪潮還有購房者停貸潮。

 

紐約時報報導也指出,3年前,中國開始打擊房地產企業的高槓桿操作,房市也開始降溫,結果到今年8月,情況轉為失控,不只嚴重削弱公司企業、消費者還有投資者的信心,更直接威脅到更廣泛的經濟領域。但素來親力親為的中國政策制定者,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緩解民眾焦慮。

 

中國房地產行業充斥著背負高風險的參與者,中國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正在違約邊緣。由於缺乏現金,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中融信託也未能向投資者付款,幾十億美元已經從中國股市撤出。

 

 

 

從8月開始,中國連環爆出經濟危機,讓人眼花撩亂。標普大中華區企業信用評級主管張積豪坦言,中國房市正在發生的事情「前所未有」。

 

報導指出,經過多年的過度借貸和過度建設,中國房地產已成為一種負擔。當中國經濟增長較快時,建商借入更多資金來償還不斷增加的債務,掩蓋過度開發。但自從該國領導人實施導致經濟癱瘓的清零措施被取消後,中國正在艱難地試圖重新站穩腳跟,許多經濟問題又回到房地產問題上。

 

報導直言,中國當前的房市危機是「政府自己一手造成的」,監管機構允許房企大肆舉債,為幾十年來不惜一切代價的增長戰略提供資金。然後又在2020年突然大舉干預,以防止房地產泡沫,北京阻止低利資金流向中國最大的房企,導致許多公司出現資金短缺,一家家房企因無力償債而倒閉。

 

標普統計,過去3年,已有超過50家中國房企違約或無法償還債務。中國政策制定者並沒有採納大規模救助項目介入的呼籲,反而選擇放寬抵押貸款要求及降低利率等溫和措施。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表示,他們(中國決策者)還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房屋銷售下降和房企違約恐引發連鎖反應,威脅到中國更廣泛的經濟領域。

 

隨著房地產危機的惡化,中國政策制定者並沒有聽從用大規模救助項目介入的呼籲。相反,他們選擇了放寬抵押貸款要求和降低利率等溫和舉措。

 

中國官媒「經濟日報」的社論表示,近期政策的效果需要時間:「同時要清醒認識到,風險化解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場要給予一定的耐心。」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