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村大債」 官媒自曝70萬農村負債4兆、平均每村逾500萬

洪毅 2023年09月04日 17:36:00
中國村級單位債務沉痾,常常超出當地村民所能負擔。圖為河南省開封市杞縣西寨鄉黃土崗村。(美聯社)

中國村級單位債務沉痾,常常超出當地村民所能負擔。圖為河南省開封市杞縣西寨鄉黃土崗村。(美聯社)

中國地方債務已成不容忽視的問題,官媒自曝中國最基層的單位之一、行政村債台高築,負債總額達9000億人民幣(約4兆新台幣),平均每個村負債130萬人民幣(約571萬新台幣)。

 

中國新聞周刊4日報導指,「小村大債」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中國農業農村部調查發現,截至2019年上半年,中國約70萬個行政村中,債務總額達9000億人民幣,平均每個村負債130萬人民幣;參與調查的學者表示,不論緯度南北、經度東西、經濟貧富,幾乎所有村都有債務,最嚴重的村莊,人口僅1000到2000,卻負債數千萬人民幣,成為振興鄉村的「攔路虎」。

 

這些債務有相當一部分是幾十年的積弊,一名村幹部表示,2006年廢除農業稅之前,許多農民無力繳納沉重稅負,由行政村先行墊付,結果有些農民至今仍未還錢。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桂華指出,廢除農業稅之前,中國的村級單位就已負債3600億人民幣。

 

 

浙江省舟山市嵊山鎮民富村的後頭灣聚落人去樓空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嵊山鎮民富村的後頭灣聚落人去樓空。(美聯社)

 

弔詭的是,更多的債務是因為「中央補助愈多,地方欠債愈多」,甚至是因為「自己的村太好」。 華南理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黃岩表示,地方建設要求中央政府撥款時,通常會要求自行籌措一定資金,讓許多村習於借錢欠債,但其中也衍生出「面子工程、形式主義」問題,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呂德文指出,有些很好的村就是因此而承擔「示範任務」,如美麗的建設、旅遊開發、環境整治等,一些不必要的工程,反而讓原本的「好村」變「差村」。

 

 

呂德文表示,行政村負債累累,迫使村幹部只能想著如何償債,導致村難以發展各種項目,「僵死」在這裡;黃岩也說,沒有村民或村幹部想接債務爛攤子,將導致村級單位權力僵化及固化;由於一些村幹部甚至成為「老賴」,近期開始有債權人將村告上法庭的事情,而這些債權人常常是建設公司業主,以往通常希望與村保持良好關係。

 

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麗惠表示,許多村的年收入不超過10萬人民幣,5萬人民幣亦非罕見,一些村可以透過土地等資源賺錢還債,但很多時候,村幹部只能找相關單位或有力人士人幫忙調度資金緩解債務壓力,此舉被村幹部稱之為「化緣」。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