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炎亞綸不再當「火種人」 心理諮商後想温柔與世界溝通

王慧倫 2021年01月14日 18:00:00
炎亞綸過去動輒劍拔弩張的大砲性格,找到情緒出口後,人也開始變得溫柔。(取自炎亞綸臉書)

炎亞綸過去動輒劍拔弩張的大砲性格,找到情緒出口後,人也開始變得溫柔。(取自炎亞綸臉書)

過去的炎亞綸有炎P之稱。他一發言,網友群起出征,你一言我一語,場面越混亂,鍵盤前的他越見獵心喜。

 

炎亞綸曾經用這款「火種人」模式,憤世忌俗的在演藝圈走跳。最經典的,前有「下雨土質疏鬆導致地震說」,後則批評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賽,與網友戰火猛烈,正如他在新歌〈火種之人〉裡唱著:「夜空星火還沒燎原,不能冷卻;眉毛還沒燒成了灰,不能熄滅!

 

炎亞綸過去曾是自走砲,常在社群媒體發文惹爭議。(索尼音樂提供)

 

曾像跳水選手 別人挖洞就跳坑


去年炎亞綸離開華研東家後自組公司,成了老闆,也從偶像歌手轉型為「唱作人」。最讓人意外的改變是過去動輒劍拔弩張的大砲性格開始收斂,笑開時慈眉善目,臉上線條柔軟,不難讓人感受到他的脫胎換骨。


「以前的我,像個跳水選手,別人一挖洞就忍不住跳坑,局越亂越開心,覺得仗義執言、伸張正義哪裡不對?其實自己才是最大受害者。」炎亞綸分析過去行徑很坦蕩,也承認老被情緒綁架,誤以為擺著不爽情緒,時間久了就消化,沒想到怨氣越積越深,所以洗澡洗一半,他會突然火冒三丈決定發文;入睡後覺得該說的還沒說,他會從床上跳起來怒批,反正發了文,隔天剩下的工作,就是身邊工作同事的事。

 

炎亞綸曾疑惑為何自己老愛自虐,親手搞砸眼前的美好。(取自炎亞綸臉書)

 

幾次下來,炎亞綸發現,話不吐不快根本是個「誤會」。他領教到網路強勁的反作用力,講再多環保公義,得到的稱讚也與謾罵不成比例,自己不開心反惹得爸媽擔心,同事焦頭爛額。他自嘲:「可能我哪一輩子做了太多好事,很多別人認為地裂天崩的慘境,最後我都能輕鬆過關,才會恃寵而驕,從沒好好反省!」

 

 

求助諮商 粉碎悲劇假象 

 

低潮期他求助專業,接觸「認識自己情緒來源」課程,想找到自虐原因,經過一場痛哭流涕,才發現問題出在「始終不願承認,不允許自己幸福,把自己形塑在悲劇角色裡。」


從小他在家裡最皮,過年一家人早上去拜拜,只要他耍賴睡覺不肯去,爸媽絕不勉強,學生時代他突然不想唸書,害爸媽常接到老師電話,但無論如何爸媽始終在身旁,埋單他狗屁倒灶所有情緒。

 

從小炎亞綸的爸媽就十分疼愛包容他。(取自炎亞綸臉書)


工作後,炎亞綸發現媽媽養成不太敢問他工作的狀況,每次只要一問,他就大發雷霆,好幾次媽媽不說話,眼神和行為仍難掩擔心,他看在眼裡很懊惱,發現自己心態可議,明明不想被問是怕她擔心,卻反而讓她更傷心或生氣。

 

諮商時,他透過閉眼冥想,發現從小一直被爸媽保護得很好,既不是受害者也與悲劇無關,反而應行有餘力分享自己。課程結束前一天,炎亞綸被要求面對眼前陌生人做一個舉動,他突然大力伸手擁抱對方,一抱就淚流不止,「以前總覺得很需要別人的給予,這一刻才發現,我其實更喜歡給予別人。」

 

去年底生日,炎亞綸和媽媽、妹妹慶生,一場誤會讓妹妹哭著離開,家人不歡而散,事後他鼓起勇氣打電話給媽媽解釋,更首次說了「我很愛妳」,那通電話講了2小時,是近年來他和媽媽講過最久一次,他開心說:「那個晚上心裡很舒服,換了溫柔方式與世界溝通,傳遞回來的能量原來這麼好。」

 

除了心理諮商,他也學創作,從一天創作一首歌到現在累積2、30首作品。新專輯裡,一首和吳卓源合唱的〈不安室的奈美惠〉,是他第一次譜完A段旋律就拍板定案的歌曲,他用「狂喜」2個字形容心情。

 

炎亞綸在創作新輯中和吳卓源首次合唱。(索尼音樂提供)

 

原本不少人擔心他和製作人陳珊妮的合作免不了刀光劍影,他卻意外享受,「珊妮老師嫌我聲音太緊,要換個讓聲腔聽起來比較鬆的麥克風,這樣的說法,也許別的歌手聽來很受傷、覺得被質疑,但我的想法簡單,就是為作品好,一口答應不遲疑。」

 

 

控制火侯 謹慎談情

 

脫離憤世忌俗後,感情上跌倒過的炎亞綸,現在也學會更謹慎負責。他自認過去在感情世界太驕縱,總覺得對方該多愛一點,久而久之變成慣性偷懶、不想經營與不耐煩,有時對方想更近一步討論未來,他還會逃跑尋找下個目標,讓自己掉進危險陷阱。

 

他說:「火種分很多類,很多劣質品,以前我這火種之人可能一點就燃,現在只想當個溫柔的炎亞綸,帶來溫暖和希望。」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