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宏專欄:楊寶楨與黃瀞瑩才「心中有鬼」

陳嘉宏 2022年02月22日 07:01:00
民眾黨發言人楊寶楨(圖左)與黃瀞瑩(圖右)一搭一唱「大菊為重」,被指歧視監察院長陳菊(右圖)。(合成畫面)

民眾黨發言人楊寶楨(圖左)與黃瀞瑩(圖右)一搭一唱「大菊為重」,被指歧視監察院長陳菊(右圖)。(合成畫面)

在民眾黨兩位女性參選人楊寶楨與黃瀞瑩爆出嘲諷陳菊身形的事件之後,我一直等著她們怎麼回應外界的指控。果不其然,兩位女性參選人雖然年紀輕輕,說法卻與一般政客毫無二致。楊寶楨說,「大菊為重」講的是陳菊的地位「很重要」,是外界戴上綠色眼鏡,所以看什麼都充滿歧視。黃瀞瑩也回嗆,「超譯就跟『超買』一樣是一種特殊技能。心中有鬼,看別人都是鬼。」

 

簡單講,她們說自己沒有嘲諷陳菊,會把這一切看成羞辱歧視的,是指控的人自己有政治動機,是這些人在侮辱陳菊,「去找他們去」。

 

所謂「歧視」,是只看一個人的身形外表,就對這個人有特定的想法與說法。歧不歧視,從來不是這些評斷的人說了算,而是由被歧視者的感受而定。當一個人感受到被歧視了,不是告訴他「你想太多了」,而是讓他勇敢地說出自己的感受;當一個人被指控歧視了,最好的方法不是說別人心裡有鬼,而是靜心地想想,自己內心是否潛藏歧視而不自知。歧視的眼光,只有「被歧視的人」說得出口感受得到,不相干的人說沒有,從不表示它不存在。

 

但政客很難懂得這樣的道理。例如柯文哲,他就特別喜歡嘲諷別人的身形,他曾說陳菊是「比較肥的韓國瑜」、「大號吳音寧」。就算外界斥責這樣的用語是歧視,他還嘴硬宣稱:「肥只是形容詞」。

 

有柯文哲這樣的黨主席,當然不意外有楊寶楨與黃瀞瑩這樣的政黨發言人。即使楊寶楨與黃瀞瑩只有三十啷噹的歲數,年紀還不到柯文哲的一半,但強詞奪理的功力卻與她們老闆並駕齊驅。

 

要讓楊寶楨與黃瀞瑩懂得如何不歧視別人可能很難,但既然已經要選議員了,至少要懂得問政的道理。這件事的起源是監察院日前針對台北市去年爆發北農公司群聚案作出調查報告,認為北市府輕忽北農疫情,初期未積極落實篩檢匡列,導致疫情擴大。所以,一群民眾黨擬參選人跑到監察院門口抗議,要求監院不要淪為政治打手。

 

監察院的設計先天不足,常被譏諷是當權者的「血滴子」。一群亟需造勢舞台的政黨參選人跑去抗議,事情一時半刻說不清楚,反正各取所需,最後不了了之也就罷了。偏偏她們倆人一搭一唱把矛頭指向陳菊,要「大菊為重」,要「再重也要好好調查真相」;那就請問這兩位民眾黨的「美女發言人」:你們去監察院抗議之前,有好好看過這份調查報告在寫什麼嗎?妳們知道這份報告還幫台北市政府澄清「匡列接觸者鬆散」這件事,要求中央的疾管署檢討改進疫調平台系統問題嗎?

 

退一萬步言,妳們知道監察委員獨立行使職權,監院調查報告僅需通過(衛環)委員會審查,根本與院長陳菊無關嗎?而就在幾天前,監察院一度要針對正在調查的另一個台北市社子島案,對台北市長柯文哲行使質問權,但陳菊在委員會當場提醒:「質問直轄市首長,程序完備很重要,應當留意」,這場質問才踩煞車。即使這種公開的行政提醒,監察院內部都出現「院長是否干涉委員會運作」的爭議;既是如此,當妳們做出指控時,手上有任何一丁點陳菊干涉北農調查報告的證據嗎?

 

沒有,什麼證據都沒有,什麼事也都不知道。妳們身為女性卻不知道多少女性在這個社會為了身形歧視所苦;妳們身為政治工作者,卻不知道監委如何獨立行使職權、監察院如何運作;妳們跑去抗議監察院的調查報告,卻根本沒有看或看不懂這份調查報告在寫什麼?妳們只想要為了選舉曝光,所以說起「大菊為重」還繼續飾詞狡辯、洋洋自得,「心中有鬼」的其實是妳們自己。

 

今年29歲的黃瀞瑩與71歲陳菊同是6月10日生日,有人拿時年29歲,在美麗島大審裡站得直挺挺面對二條一起訴的陳菊,與29歲的黃瀞瑩相比,文章令人感慨又心驚,但其實兩個人根本沒得比。經此一役,黃瀞瑩、楊寶楨知名度大開,有很大的機會通過民眾黨初選,甚至選上台北市議員職務;只是,這場無知又可恥的歧視風波,往後也將緊緊地跟著她們未來的從政之路。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