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既想在俄烏和談上扮演「建設性幫助者」,又希望能和自己口中的「外部干預者」切割,這就是中國外交矛盾所在。(美聯社)
2022年2月25日,北京公布了《中方對烏克蘭問題的五點基本立場》(簡稱《基本立場》),其要點大抵為尊重和保障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一國的安全不能以損害他國安全為代價、當務之急是各方保持必要克制、烏克蘭問題不應淪為大國對抗的前沿,以及不贊成安理會決議動輒引用授權動武和制裁等等。上開《基本立場》似成道理,惟北京之曖昧態度與去年就應處「熱點問題」所宣示之立場,卻不可同日而語。
2021年12月30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記者會上表示:「面對阿富汗局勢的突變,中國沒有袖手旁觀,而是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我們還積極推動國際協調,為阿富汗局勢平穩過渡發揮建設性作用」。此外,王毅藉由奚落美國自阿富汗倉皇撤軍之機會,提出所謂《處理熱點問題應堅持的四點原則》,聲言「主要大國對世界和平穩定負有特殊重要責任,在處理熱點問題時應堅持公道,不追求私利;應致力於和平,不濫用武力;應鼓勵對話,不動輒制裁;應尊重當事國意見,不以勢欺人。」
一、中國無法堅持「熱點問題」處理原則
揆諸《基本立場》,北京顯然未能堅持不到三個月前自己所標榜的「熱點問題」處理四原則。對於究竟是誰的主權與領土完整得不到尊重和保障?又是哪一國的安全以損害哪一國安全為代價?北京含糊其詞、藉以兩面討好之意圖,十分明顯。北京一面希望各方保持必要克制,卻又間接為俄羅斯發聲,挑明俄國在安全方面的正當訴求未得到重視和妥善解決。可以說,北京之五點立場,既規避大國責任、不能堅持公道、放任武力濫用,更對俄國以勢欺人視若無睹。
北京唯一能秉持的「熱點問題」處理原則,就是鼓勵對話、反對制裁。北京向來將制裁視作美國單邊主義與霸權主義的產物,其相關主張諸如:要求美國積極回應伊朗針對解除制裁的合理關切;要求美國緩解對朝制裁,為重啟對話協商創造積極氛圍;強調解決敘利亞人道危機的根本出路,在於立即解除所有對敘的單邊制裁和經濟封鎖。
二、中國「熱點問題」處理原則不脫抗美外交思考
至於鼓勵對話的部分,名義上是訴求當事國或直接利益國家展開「政治解決」,實際上係在防堵西方價值與方案的輸出。基於這樣的思維,乃至於伸張北京的話語權,習近平自2018年起,更為頻繁地強調中國在解決區域爭端上的「建設性」作用,同時行銷「人類命運共同體」之論述。諸如2018年7月,中國宣示將在朝核、伊朗核、敘利亞、阿富汗、中東等「熱點問題」解決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同年9月,強調繼續為巴基斯坦及阿富汗關係改善發揮「建設性」作用;2019年2、3月接連表示,中方願為印度巴基斯坦雙方共同維護好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在因應拜登政府上臺之背景下,北京於2021年以來陸續提出《實現中東安全穩定的五點倡議》、《關於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四點主張》,乃至於《處理熱點問題應堅持的四點原則》,並持續運用「特使外交」,就相關「熱點問題」如中東問題、敘利亞問題、朝鮮半島事務委派特使或特別代表從事促談或與談。有鑒於北京在《基本立場》上反對烏克蘭問題淪為大國對抗前沿,唯恐安理會授權動武和制裁處理烏克蘭問題,加以就前述「熱點問題」擬具原則或說帖,甚至繼2022年1月華府任命新任美國非洲之角(the Horn of Africa)特使後,復於2月底任命中國外交部非洲之角事務特使,此皆北京當前在多領域對抗美國外交路線之註腳。
三、烏克蘭「熱點問題」凸顯中國外交根本矛盾
為了避免習近平所謂「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外交思想」,遭致信用破產的譏評,進而讓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擺脫首鼠兩端之困境,北京必然思考設置烏克蘭問題特使的可行性,但要如何一面表現出為俄烏和談積極提供「建設性幫助」之形象,自我標榜為「負責任大國」,又一面能夠與自己口中的「大國地緣爭奪」或「外部干預」者作完美切割,這始終是中國外交根本矛盾之所在。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