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江湖撇步」:誰可以像曾振農在百家樂賭贏兩千萬美金(33)

黃文局 2022年03月25日 07:00:00
一個人往往走進了賭場才知道自己多窮酸。(拉斯維加斯的百樂宮賭場/維基百科)

一個人往往走進了賭場才知道自己多窮酸。(拉斯維加斯的百樂宮賭場/維基百科)

我兒子大學畢業,我給他三個忠告,首先,一定要自己當老闆。第二,不要接觸任何金融方面的生意。第三,如果有剩餘的錢,投入房地產。

 

為什麼要自己當老闆?自己創業,不管成功或失敗,以後都是你的資產。最好是利用別人失敗的經驗,來當自己成功的養分。但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自己失敗的經驗最為可貴,因為,你知道原因,終身難忘,不會再犯。不過,剛剛畢業,沒有經驗就一頭投入,失敗率很高。除非你是生意世家,有底子,又自小耳濡目染,很快可以上手。如果不是,最好先去工作二到三年,學些基本工,但是,最多不要超過五年,如果超過五年,人有惰性,安於現狀,銳氣已失,還創什麼業?如果結婚生子,顧忌多多,更難跳脫。

 

為什麼不要接觸金融產品?報紙常常看到某人從股票賺了多少錢,玩期貨或選擇權一夜致富,或搞匯率或匯兌,贏了大把鈔票 。不可否認,有很多人大贏,可是,更多人大輸。

 

讀讀華爾街歷史,多少英雄豪傑葬身股海。

 

美國總統卡特時的國務卿范錫(Cyrus R. Vance),出身世家,曾在華爾街不可一世,後來受挫,才知道股海深不可測,又回去當律師。

 

1994年成立的避險基金,長期資產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LTCM),無懈可擊的規劃,完美的組合,全部是金融界響噹噹的人物,成員甚至有兩個在1997年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麥倫·休斯(Myron Scholes/加拿大出生的猶太人)和羅伯特·默頓(Robert C. Merton /父親是來自俄國的猶太人),卻在 2000年黯然破產。股海多深,由此可見。

 

即使你不作股票,身邊一定有作股票的人。你可以稍為估算一下,賺的人多,還是賠的人多?而且,人都有一種習性,賺了三十萬,說得口沫橫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賠了三百萬,不敢吭一聲,怕輸錢又給人家笑話。這與去睹場沒有兩樣,有沒有「贏過」?有。有沒有「贏到」?沒有。贏過只是過路財神,贏到,拿回家才算數。

 

我曾經與香港朋友去大西洋賭場,香港人賭性堅強,也精於算計,曾經大贏近十萬美元,不走,最後輸光走人,沒錢加油,幸而他經驗老到,早藏二十美元在車上。可見,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常常贏過,但贏到拿回家的次數不多。

 

賭博一如人生,沒有常勝軍,有輸有贏,就像台灣「國歌」:要拼才會贏!「有時起,有時落」。問題是,要拼到何時才走?至死方休?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都是如此。

 

進入賭場,可不可能由第一把贏到最後一把?如果是,整個賭場就變成你的了。不可能。另外,會不會由第一把輸到最後一把?機會也不高。如果是,大家打死,再也不去賭場。就是輸贏起落,緊張刺激,大家才會一再去試試手氣。

 

我兒子大學時,瘋迷線上樸克Porker,時常贏錢,有次贏了一千七百美元,對大二學生是一筆大錢,日以繼夜,荒廢學業,直到有天學校通知要退學,慌張趕去幫忙處理,從此戒賭,順利畢業。不管你多會精算,不可能以賭為業。我後來帶他去澳門,年輕女孩就來坐在他身旁,說樓上有私人俱樂部,上去見識見識?出來我問他,這女的為什麼坐你旁邊,不坐我這裡?她們都是禿鷹,專門物色小鮮肉。你真的上去,就下不來了。老鳥帶路,小鳥才不會迷途。

 

有位朋友的兒子更加傳奇。父親在拉斯維加斯當醫生,兒子大學畢業,不去工作,靠賭為生。混了五年,有天不曉得那根筋不對,去申請哈佛大學醫學院,職業欄填:職業賭徒。審查委員極為好奇,口試滿意,接受申請。畢業後,回去拉斯維加斯當醫生,繼承父業。

 

讀讀華爾街歷史,多少英雄豪傑葬身股海。(美聯社)

 

既然談到賭,我也算是賭場老手,就順便聊聊。

 

有位在拉斯維加斯當高級經理的Emy,東南亞的大賭客,包括台灣,都由她主管。她告訴我,賭場如中央情報局,是另外一個外人無法窺視的世界。她稍微透露翁大銘等幾位台灣大賭客的秘辛,難以置信。主角多仍在世,不宜下筆。有次在台灣與朋友在最高級的頂上魚翅(已結束營業)的另一隱密四樓用餐,她竟然看到我,出來跟我打招呼,原來她在唯一大包廂宴請大賭客High Roller。一次帶十萬美元以上去賭的,才算大賭客。坐頭等艙,住總統套房等,全部免費,如果輸光,退回五千美元當零用金。南美洲只要三萬美元就算大客戶,同等待遇。全世界的大賭客,清一色玩一番兩瞪眼的百家樂(Baccarat)。知名人物或夠格的,就在總統套房內設私人賭桌。

 

三十多年前,在拉斯維加斯的百樂宮賭場(Bellagio),親眼目睹同桌的日本人,二十五分鐘,輸了一千一百萬美元。在賭場,才知道自己有多寒酸,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我賭過的國家,超過25個,菲律賓就去過三個地方,馬尼拉、宿霧、老沃(馬可仕的故鄉,高雄坐飛機半小時),還有澳門、倫敦、巴貝多(Barbados/在加勒比海),巴拿馬、巴哈馬(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第一次抵達的地方),維也納、多明尼加、波多黎各、巴塞隆納、布達佩斯、雪梨、溫哥華、蒙特婁等。

 

最怪異的是台灣人在俄國海森威開的賭場。最不甘願的是,由希臘雅典(希臘沒有賭場)坐一個小時的計程車去阿爾巴尼亞邊境的賭場,沒幾張桌子,繞繞又趕回來。另一次,在莫札特的故鄉薩爾斯堡,竟然要求花五塊歐元租件外套才准入內,賭場好小,沒什看頭。

 

最荒謬的是法國尼斯,要先付七十五美元入場費,未賭先輸,不幹!可能這是地中海最高級的渡假勝地,來此非富即貴,以此過濾阿貓阿狗等閒雜人士。離此不久的摩納哥,賭場冷清,那種貴氣與氛圍,讓你不敢坐上桌,大概只招待阿拉伯油王。澳門的貴賓室,可能是世界上賭注最大的地方,動輒千百萬美元,可能多是貪官污吏的黑錢。有次去老沃,高雄飛去才半小時。賭場分美元與台幣兩邊,可見台灣賭客之多。上海每天一班飛機來此,跟我同桌的中國賭客,身旁有三個在打點,一看就知道是某高官,不是洗錢,就是官商勾結。贏了他的,輸了商家處理。

 

已故曾振農告訴我,他曾在香港一手百家樂,贏了二千萬美元,過程驚心動魄!

 

賭博有輸有贏,為什麼大家都是輸到脫褲子才走?贏的時候,屁股黏著,絕對走不了。有次我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的印地安人保留區的金神大賭場(Mohegan Sun),想這問題想得發呆。

 

賭博管理局規定賭場的勝率ODDS(賠率)在四到六%之間(支付賭場的開銷,稅金等),只有百家樂機率是50/50,所以賭場抽5%(押玩家與莊家都抽 2.5%) 。

 

那些發牌的工作人員,多是中國、越南、緬甸、柬埔寨等落後國家的移民,而賭客多是高所得,高教育的人士,為什麼賭客十賭九輸?這一定有什麼奧秘。

 

我的結論是,賭場資金無限,工作人員每十五分鐘換班休息,你資金有限,一人孤戰,體力終有不支失神的時候,長期下來,自然律勝過腦力。

 

賭場不怕你贏,怕你不來。你這次贏二十萬美元,下次可能輸一百萬美元。他們精算過了,只要你呆在賭桌上超過四小時,一定會輸。所以,免費提供吃住娛樂,就是要留住你。

 

賭博有輸有贏,但多半都是輸到脫褲子才走。(維基百科)

 

那麼,有沒有贏的機會?有。上面已經說過,賭博有輸有贏,問題來了, 贏多少才走?

 

我的經驗是,資本額的一半!

 

譬如,你的資金一千美元,大約贏了五百,或是資金五百美元,贏了二百五十,就應打道回府。不過,或然率要二百次才會顯現均數,資金必須切成足夠押百次以上才行。這種戰略,勝率超過75 %。這結論,花我四十年實戰經驗加上研讀思考,自詡為「致勝定律」。

 

縱然如此,不能靠賭為生,僅能偶而為之,娛樂而已。娛樂要得到快樂,輸錢會快樂?因此,又有第二條定律。要帶多少資金去賭場?

 

標準答案是,萬一輸光,不會影響你的生計與心情的金額。譬如,輸了五千美元,你會痛苦到睡不著,吃不下。那就改成一千美元,輸了一千美元,仍然魂不守舍,惡夢頻頻。只帶二百美元,輸了仍然非常懊惱。那麼,你沒有資格上桌,吃飯看電影要不要二百美元?因此,這不是輸不起金錢的問題,而是心理負擔不起的問題。

 

在能承受的資金與心理範圍內去賭場,贏了高興,輸了就當作一場娛樂。這樣,賭博才「健康」。

 

中國人好賭,紐約中國城或法拉盛(Flushing)每天有「發財車」載去各個賭場,免車資,還送午餐及四十元籌碼。很多 餐廳的打工仔,定期去送辛苦賺來的錢。

 

三十多年前,韓國賭客也不少,但他們的性格剛烈,沈不住氣,很快就見底了,逐漸被中國來的賭客取代。猶太人也好賭,但是,他們自己不賭,開賭場給你賭,你賭得要死要活,傾家蕩產,而他穩賺,真聰明。最有名的是已故前美國共和黨猶太人委員會主席,拉斯維加斯的金沙賭場,兼澳門與新加坡金沙賭場老闆謝爾登·阿德爾森(Sheldon Adelson)。

 

股票變數太大,有多少人認真去研究基本面。以最熱門的台積電為例,有幾個人知道他的年營業額多少?營利多少?員工多少?更不用說他的主力產品是什麼?最大幾個客戶是誰?主要競爭者是誰?進入門檻高低?沒錯,現在資訊透明,但是,除了專業人士以外,有多少人會花精力長期追蹤?絕大部分的人是「拿香跟拜」。

 

房地產的學問沒有那麼深。你的房子有一定的建造成本,房子周遭有一定的行情。不會像股票,有些醒來變壁紙。沒錢,先買小一點,偏遠一點。有錢,買大一點,搬近市中心一點。作房地產最怕野心太大,槓桿太大,遇到長期不景氣,拖累全盤。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彌,要有耐心。

 

對於一個新鮮人,即使有強烈的創業企圖心,從何切入,作什麼行業,是第一個面臨的問題。這要看你口袋有多深,什麼專業,多少經驗,關係多廣等。根據我的經驗,那些都不是關鍵,決心才是!決心如火,一定有機會找上門。

 

創業之後,切勿取巧。台灣話說,「睹怕生」,意思是,第一次上睹桌的人,常會贏錢。作生意也一樣,剛剛開店,門庭若市,就想大張旗鼓。這種人最可怕,以為賺錢這麼容易,或自認聰明過人,愈押愈大,總有一天碰上鬼,前功盡棄。

 

要先站穩腳步,站穩了,再求拓展。記得前面提過的戰爭三部曲:清掃戰場、鞏固基地、擴大戰場。

 

耐心、耐心、耐心!切記,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本文作者在紐約經商超過40年。2016年結合台灣各界旅外人士在華府創辦「Global Taiwan Institute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是美國以台灣為研究核心、規模最大的智庫,尤其効法猶太人捍衛以色列的精神,從而影響美國外交。本系列則是作者首次分享自己紐約經商有成的「江湖撇步」,尤以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經商法則,和個人紐約商戰實務作一對照與記錄。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