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均事件的背後不是新聞自由問題,而是台灣新聞產業的困境,以及閱聽眾媒體識讀的問題。(圖片摘易王浩宇臉書)
「很多孩子都走了」的爭議仍在延燒,有媒體很認真地做出藝人郭彥均在臉書發文之後的時間序,指稱早在20多家「內容農場」粉專同時轉發此一新聞之前,就有至少就有11家「主流媒體」跟著郭的臉書文發表即時報導,這11家「主流媒體」包括ettoday星光雲,三立新聞網、民視新聞網、中時新聞網、自由時報、聯合新聞網、蘋果新聞網、TVBS新聞網以及中天,橫跨了一般認知的藍綠立場新聞網站。許多人認為,既然連「主流」新聞網站都「認可」這新聞,那內容農場的轉發怎可視為「有組織的假訊息入侵」?
被「主流媒體」報導過是否就代表不是假訊息?在此暫不予置評。但這個時間序新聞的背後,讓許多人赫然發現:原來我們的「主流(當然也包括若干非主流)新聞網站」,平常都是透過搜尋社群媒體,直接配圖轉發的方式在產製新聞;這過程中,沒有查證訊息是否確實,沒有任何平衡報導,甚至連向發文者進一步詢問的基本動作都付之闕如。
以郭彥均的新聞為例,他本身是個有知名度的藝人,又在疫情當下兒童重症死亡率成為全國焦點之際發文「很多孩子走了」,毫無疑問構成網路媒體選擇新聞題材的重要依據。至於郭截圖內容裡醫生朋友所說的醫院慘況,是否真有其人其事?有沒有任何誇大或不確實的部分?發稿媒體根本無意查證。事實上,在網路媒體分秒必爭的競爭態勢下,慢10分鐘出手的新聞可能就代表數萬點閱率的流失,發稿編輯可能還得因此受到懲處。在時間的壓迫下,「很多孩子走了」是否造成民眾不必要的恐慌,甚而擠爆急診,延誤重病者的診治,都不是媒體關注的焦點。
曾經經歷過紙媒黃金時代的老新聞人都知道,新聞從發想(生)到印在隔日的報紙上,絕對不是這樣的。從記者出手,稿子要過小組長、大組長、採訪主任、總分核、校正編輯、核版編輯,甚至是總編輯;過程中,任何一關都可以對稿件提出異議,可能是改錯字,可能是調整語句,可能是要求記者再確認,或者再進行平衡報導。這樣的編輯台專業可以確保出手稿件有一定的品質,就算立場不同的閱聽眾也能透過平衡報導不致偏聽。
但在網路社群媒體出現後,新聞被割裂,閱聽眾只選擇自己愛看的媒體或新聞,讀不到不同的意見,導致極化政治越來越盛行。傳統媒體的廣告業務遭到臉書、GOOGLE等社群媒體大幅侵蝕,找不到營利模式,只好不斷地用點閱率要求編輯與記者;問題是,點閱未必變現(金),兩頭空的媒體主管與經營者更形焦慮,記者編輯在點閱率的戰場上被壓榨得更凶,甚至不知自己是要「做新聞」或者「拼點閱」?
本文無意苛責在郭彥均發文後立即轉發的那11家「主流媒體」,事實上,同樣身為網路媒體的工作者,對於媒體這種追逐點閱的壓力實在是感同身受。但這種媒體產業的轉變與衰頹不是只衝擊媒體工作者而已,因為媒體產製新聞不再有夠專業的編輯台「守門」,而是長期交由幾名經驗未豐的編輯直接改寫新聞,所以錯假訊息(新聞)特別容易傳播;台灣也因此成為瑞典哥德堡大學所公布:「全球遭受外國假資訊攻擊最嚴重的地方」。
「很多孩子走了」爭議之後,台灣社會又照例有一波「政府箝制新聞自由」的爭議。對此,或可參照無國界記者組織20多天前才發布的2022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台灣的排名由去年第43升至第38,不僅領先韓國和日本,成為亞洲第一,甚至還贏過美國與澳洲。這代表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努力,對於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信念早已深入多數台灣人的骨髓裡,任何當權者都很難隨意剝奪。
郭彥均事件的背後不是新聞自由問題,而是台灣新聞產業與閱聽眾媒體識讀低下的問題。只是,媒體產業的困境,其實也成為台灣民主的困境;只要媒體產業這種結構性問題無解,就還會有下個郭彥均,這種「很多孩子走了」的爭議也還會再來。
新聞崩壞,何以民主?此之謂也。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