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蝸藤專欄:鍾沛君犯下的六大錯誤

黎蝸藤 2023年08月28日 07:00:00
如果不是在MeToo運動大潮下,幾乎是全社會一致同情鍾沛君,幫她譴責朱學恆,朱學恆會「自動消失兩個月」?(合成畫面/張哲偉攝、取自鍾沛君臉書)

如果不是在MeToo運動大潮下,幾乎是全社會一致同情鍾沛君,幫她譴責朱學恆,朱學恆會「自動消失兩個月」?(合成畫面/張哲偉攝、取自鍾沛君臉書)

民進黨立委賴品妤在被採訪時摔倒,被國民黨北市議員鍾沛君譏諷為「假摔仔,好了啦」,「就在眾目睽睽之下上演『碰瓷』假摔,誣賴記者推她,還火速發了臉書討拍,整個一條龍造謠,手段未免太低級」。

 

此番言論引起強烈爭議。筆者強烈譴責鍾沛君的言論。

 

第一,「譴責受害者」

 

鍾沛君指責賴品妤在如何摔倒的問題上三次改變說辭,又採信「肇事人」中天記者的說法指自己沒有碰到賴品妤,還認為「『電視輔助判決』還原真相」,於是就認定賴品妤是「假摔」。

 

其實,從視頻可知,事發地點為狹窄的走廊,還擺放著眾多攝影器材,男性中天記者「貼身」追逐採訪賴品妤,兩人之間的距離已經遠遠跨越了正常的社交甚至採訪距離了。正是在這個「圍追堵截」的過程中,賴品妤摔倒在地。賴品妤感覺到自己被撞到,大喊為什麼撞我;中天記者否認觸碰到她。

 

應該承認,在她摔倒的「電光火石」之間,兩人有沒有碰到,碰到的力度是否足以撞到賴品妤,大家無從準確判斷,「有影片也沒真相」。但毫無疑問,無論賴品妤是被推倒的,被絆倒的,還是躲避不及而失足跌倒,責任都很明顯是在那個窮追不捨的男性記者。

 

站在同情女性受害者的預設立場上,筆者選擇相信賴品妤。退一步說,賴品妤作為女性受害者,又是那麼混亂的瞬間,其感覺或許和事實有些差異,這也許是她後來改變說法的原因。但沒有人的記憶是百分百準確,特別在未經前後自我印證的情況下。這些差異即便存在,它也不但無傷大雅,還可以理解,值得原諒,更絕對不能被視為「說謊」或「造假」。

 

我們記得,在Me Too控訴(乃至更普遍的性侵犯和性騷擾控訴)中,有人不斷挑剔從受害者的控訴,吹毛求疵地要求控訴者百分百地準確,一有少少差異就斥之為「說謊」。我們稱之為「要求完美的受害者」。

 

試問,如果在賴品妤摔倒的事件上,我們那種挑剔的態度,這和「要求完美的受害者」有何不同?鍾沛君僅僅因為賴品妤的說法有出入,就倒打一耙,把責任推向受害人,不是要求「完美的受害者」是什麼?

 

這種譴責受害者的邏輯,顛倒是非,危害甚鉅。台灣有四個所謂「反戰學者」,明知道俄國侵略烏克蘭是「犯罪」,卻偏偏主張俄國只是「愚蠢的犯罪」,是烏克蘭在美國的支持下「挑釁」俄國的結果。拿著放大鏡處處找烏克蘭的不足,卻對俄國血淋淋鐵一般的戰爭罪行輕描淡寫視而不見。鍾沛君的邏輯,與這些反戰學者如出一轍。

 

第二,忘恩負義

 

極具諷刺意義的是,鍾沛君自己在兩個月前,就是Me Too控告的當事人。當時她在電視上雙目含淚,楚楚可憐的樣子,讓台灣民眾心碎。無論政壇還是媒體,無分藍綠,無論男女,幾乎一致地支持和相信她。賴品妤也發聲支持。該男使出了「主動報案自己」的奇葩做法,輿論還一致譴責該男企圖「用法律洗白自己」。

 

其實,如果要挑剔鍾沛君的控訴,根本不難找出挑剔的角度。但是當時在台灣輿論和社交媒體,從來沒看到有人說,鐘沛君獨自和該男一起,「孤男寡女」在娛樂場所共處一室是自作自受;沒有人說,事後鐘沛君和該男還常常一起做節目,根本「不像是受害者的樣子」;更沒有人說,鍾沛君為了博取更多的出鏡機會而故意引誘該男「抓黃腳雞」。

 

在這次事件中,有人在鍾沛君留言臉書留言說:「妳受委屈時別人幫妳,別人發生這種事妳幫霸凌者說話。」鍾沛君卻反說:「我為自己討公道,妳不需要幫我說話。」

 

鍾沛君的態度堪稱忘恩負義。她固然是自己站出來為自己「討了公道」(我們也讚賞她的勇氣),然而,如果沒有Me Too運動的大潮下,幾乎是全社會一致地同情她,幫助她譴責該男。以該男巨大的社交媒體影響力,要反擊鍾沛君還不是「分分鐘的事」?鍾沛君還真以為,該男當時那一紙含糊不清的道歉書,就能讓她在輿論上佔得上風?就能讓該男自動消失兩個月?

 

第三,鍾沛君被騷擾和賴品妤摔倒都屬婦女人身權利被侵犯的大事

 

鍾沛君認為,自己被性騷擾的事「和賴品妤假摔完全不相干」。事實上,兩件事的性質完全一致,就是違反了女性的身體自主的權利。正如鍾沛君不滿該男強吻自己,賴品妤也完全有理由捍衛自己的身體自主權利,讓中天記者不觸碰自己。

 

婦女的人身安全和身體自主的權利絕對不是什麼小事。

 

這令人想到最近另一件相關的事例。日前女子世界盃決賽,西班牙女足擊敗英格蘭奪冠。這本來興高采烈的一件事,在慶祝之際,卻被一件事敗壞了氣氛。在頒獎禮上,西班牙足協主席突然摟著和強吻一西班牙女足運動員。此事被拍到後傳遍全球,頓時引發軒然大波。

 

這個Me Too事件在西班牙引起女性公憤,大批女性在西班牙足協門前要求主席下台,在全球媒體上也引發抗議。該主席道歉了,但又辯解「當時交談之下,得到該女足運動員同意」,堅決不辭職。他很氣憤甚至有點委屈:「這點小事就要辭職」?

 

被強吻隊員發出聲明,自己從未同意,也從未發生過所謂對話。西班牙女足和各界對該主席「不依不饒」。西班牙女足隊員要求主席下台,否則不再代表西班牙參賽。西班牙幾大俱樂部,包括皇馬、巴塞羅納、塞維利亞等均站在女足一方。西班牙體育部長在要求該主席辭職不果之後,向西班牙體育仲裁庭起訴,要求強行停止該主席職務。對各國足協有管轄權的國際足聯更直接下令,西班牙足協暫停該主席的職務三個月,以待調查。

 

西班牙女足、西班牙政府和國際足聯是對的,這種事絕對不是什麼「小事」,而是關乎女性身體權利乃至人身權利的大事。正如鍾沛君被性騷擾和賴品妤的安全距離被侵犯一樣。

 

西班牙足協主席突然摟著並強吻一西班牙女足運動員,此事被拍攝到後傳遍全球,引發軒然大波。(美聯社)

 

第四,根本不是什麼新聞自由

 

鍾沛君用所謂「新聞自由」為中天記者辯護。她讚揚記者「認真的記者,認真地採訪,謝謝你,挺你!」

 

然而,這和新聞自由有什麼關係嗎?是中天記者的批評意見發不出去,還是賴品妤不肯回答問題?事實上,賴品妤回答問題多次,只是沒有得到「中天記者想要的答案」罷了。

 

那麼中天記者就能死纏難打,不惜以侵犯婦女人身安全的方式,非要得到想要的答案不可?

 

與其說,這個記者是想要「公眾知道答案」,還不如說,這個記者希望賴品妤出醜,好達到記者和其背後勢力的政治意圖。

 

第五,身體自主和人身安全的權利凌駕在新聞自由之上。

 

退一萬步說,即便這就是什麼所謂的「新聞自由」,那麼難道新聞自由就能凌駕在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身體自主的權利之上?

 

根據條文的先後,《世界人權宣言》裡的各項人權有等級之分。越前的條文規定越基本的權利。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規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第二條規定「人人有資格享有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第三條規定:「人人有權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這些排在最前面的條文已經概括了對包括婦女在內的「人身安全權利」。同樣,聯合國人權公約中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九條有「人人有權享有身體自由及人身安全。」《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中有「在工作條件方面享有健康和安全保障」。以上種種,已經涵蓋了婦女身體自主權利。

 

而新聞自由的權利(言論自由的權利),在《世界人權宣言》中是十九條,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是十八條。

 

兩種權利誰大誰小,不言而喻。記者貼身狙擊一樣,莫說不是什麼「新聞自由」,退一萬步說,即便這是所謂新聞自由,也不足以凌駕在婦女的身體安全和身體自主權之上。

 

事實上,國際上就有慘痛的例子,深刻的教訓。當年英國黛安娜王妃,就是為了躲避記者飛車追拍,而不幸翻車身故的。國際記者界對此早有共識。

 

第六,鍾沛君為了黨派利益,把政爭放在事實和公義之上,恐斷送台灣取得的價值進步。

 

鍾沛君最令人厭惡之處在於,她作為一個前新聞工作者,作為一個曾經被性侵犯/性騷擾的受害者,作為一個曾被聲援的受益者,對以上種種根本不是一無所知的。

 

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地認為,以上的事實、道理和邏輯,她全部都一清二楚。但卻仍然蒙著眼睛,摀著良心,說一些顛倒是非黑白的謊言。

 

其背後動機,無非是「黨派利益」罷了。看她說的「只要看到民進黨跳腳,那就是做對了什麼」,就一清二楚。

 

筆者不是台灣人,但台灣給筆者一個很好的印象,就是人民的正義感相當高。有人斥之為「濫情」,但筆者認為,正是這種所謂「濫情」,能讓台灣社會更具同理心,更能推動進步和正義的價值觀。

 

台灣能成為亞洲進步價值的先鋒,最早通過同性婚姻,在最近Me Too大潮中爆發出驚人的動力,都和這種「濫情」的「正義感」分不開。

 

和正義相對的,就是「小人」的私利心,放在社會整體,就是黨派利益。無論私利和黨派利益,都不是沒有存在的理由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然而,正所謂「黨派之外還有是非黑白」,黨派利益必須放在具備共識的正義之下,否則只能變成退步和混亂。美國社會在前幾年正是這麼一種狀況。

 

而這種社會正義感,是必須不斷去培養和呵護,才能鞏固和提高。正如上坡很難,滑坡倒是什麼都不用做。而鍾沛君所做的,卻是在下坡路上再推一把。這怎能不叫人憤怒?

 

※作者為旅美學者

關鍵字: 賴品妤 中天 鍾沛君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