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的死結

維舟 2023年10月15日 05:30:00
哈瑪斯極端手段乃是一種精明的算計:那些外部支持不在乎也不想要了,而更依賴於不同的邏輯——激進化、支援基礎狹窄化,但動員能力隨之強化。(美聯社)

哈瑪斯極端手段乃是一種精明的算計:那些外部支持不在乎也不想要了,而更依賴於不同的邏輯——激進化、支援基礎狹窄化,但動員能力隨之強化。(美聯社)

巴以衝突仍然硝煙彌漫,但可想而知,結果是沒有懸念的:當以色列從遭受突襲的震驚中緩過神來,哈馬斯將會被擊敗、追殺並重創。當然,很多人會為此歡呼,但是等等,那哈馬斯為什麼要發動這麼一次襲擊?僅僅是一群恐怖分子心血來潮的一場非理性發洩嗎?

 

多少年來,這個遙遠的角落反反復複上演的都是這樣的劇碼,當下似乎也不過是「又一場衝突」,但你想想就知道,哈馬斯幾乎不可能沒料到這會招致嚴厲報復,且極有可能將付出沉重代價,卻還是做了。也就是說,看上去非理性的「野蠻」行徑,背後極有可能是精明的理性計算。

 

要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暫時撇開意識形態說辭的浮油,而去還原雙方行為背後的政治算盤。

 

有一點首先值得注意:這次哈馬斯最初攻擊所對準的,是和平音樂節上的各國年輕人,他們滿懷善意而來,甚至更傾向巴勒斯坦人民,希望以色列能解除對加沙的封鎖。令世人震驚的是,結果卻是他們的屍體被裝在皮卡車上遊街示眾。

 

這普遍被用以證明恐怖襲擊的「反文明」特質,當然還有綏靖之不可取。然而發動襲擊者可能「惡」,卻不一定「蠢」,不可能沒料到這會招致反感。沒錯,那些是熱愛和平的各國年輕人,但正因此,他們是極好的下手目標:沒有防備、足夠引發世界性的轟動效應,以及讓以色列丟臉,顯示自己能造成多大破壞。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建交和談正在進行,已經到了快握手、簽字的階段,這對雙方有著極為重大的意義,也是1948年以來中東地緣政治的一大變動,更證明了納坦雅胡一貫的主張:即便沒有與巴勒斯坦人的全面和平,與阿拉伯世界的和平建交也是可能的。然而可想而知,這對哈馬斯卻極為不利。

 

此時哈馬斯突然出手,以色列不可能不嚴厲回應,而這麼一來,沙烏地阿拉伯再想站在以色列一邊可就尷尬了。以色列也陷入兩難:退讓克制只會顯得無能,但一旦報復過度,和沙特的和談協議很可能無限期推遲,連帶2020年跟阿聯酋、巴林等海灣相對溫和國家的關係正常化都可能發生動搖。

 

哈馬斯突然出手,以色列不可能不嚴厲回應,而這麼一來,沙烏地阿拉伯再想站在以色列一邊可就尷尬了,以色列也將陷入兩難。(美聯社)

 

很多人會說,以色列為西岸、加沙都帶來了不少工作機會,和平對誰都有利,但恰恰因此,和平將侵蝕哈馬斯的支持基礎,使它變得和法塔赫難以區分,說不定還難以與之競爭。

 

然而,現在的激進做法,卻可能讓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不得不支持哈馬斯——以色列報復得越猛烈,就越有可能如此。這些年確實連很多加沙人都對哈馬斯有所不滿,但問題是面對以色列的報復,你自己的生活也大受影響,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別無選擇了。

 

哈馬斯是會付出代價,但以色列報復必將引發阿拉伯世界的輿論的反彈,本來這些國家的民眾就對政商兩界的上層人物推動的與以色列正常化非常不滿了。《紐約時報》日前一篇報導的標題就已足夠說明問題:「隨著加沙戰爭爆發,整個中東地區對巴勒斯坦人的支援激增。」

 

他們難道沒看到哈馬斯的做法有多殘酷嗎?有的人同情的是巴勒斯坦人民,但在更多人眼裡,以色列的存在本身就沒有合法性,因而採取任何手段與之對抗都是正當的。這樣一來,哈馬斯雖然付出代價,但卻可能贏得更多支持。

 

沒錯,殘酷的做法是會喪失重要的外部支持,然而從哈馬斯的角度來說,阿拉法特當年倒是經常被各國視為座上賓,但他到頭來換來的「和平」又意味著什麼?

 

從這一意義上說,極端手段乃是一種精明的算計:那些外部支持不在乎也不想要了,而更依賴於不同的邏輯——激進化、支援基礎狹窄化,但動員能力隨之強化。

 

當然,這個道理以色列也懂。雖然它在初期的應對失措是有點丟臉,但現在納坦雅胡總理顯然正巧妙地把危機轉化為一次全民團結、爭取國際上廣泛支持和同情的一次機會。

 

實際上,雙方的激進派都明白,一個敵人的存在,對己方是有利的。哈馬斯不至於天真到以為憑自己就能摧毀以色列,而對以色列來說,不時敲打一下哈馬斯,也有助於這個陷入「多元停滯」的國家恢復團結,為社會上的一切共同焦慮和恐懼提供了焦點,也賦予了人們一個共同目標:先擊敗敵人再說。想想就知道,這種緊急事態當然可以方便幹很多事。

 

近些年來,極端正統派猶太人在政治生活中更趨活躍,強調以色列只是猶太人的國家,不願妥協換取中東和平,進而推動國家向右轉。

 

2018年7月以色列議會以62票贊成、55票反對、2票棄權,勉強通過《猶太民族國家》法案,規定以色列的「自決權」只屬於猶太人,而將20%多的阿拉伯裔以色列人排除在外。這曾引發激烈爭議,但當以色列遭受攻擊時,它的「猶太國家」認同幾乎肯定會得到強化。

 

巴以衝突向來是一個死結,但近年來的變化呈現出一種新的不祥之兆:隨著雙方都在激進化,和平已變得不再受歡迎,一方對自身認同的固化,就會開啟一個相互強化的連鎖反應,因為越是強調「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差異、對立,越是把對方妖魔化,和平共處的溫和派空間就越狹小。

 

歐巴馬當政時,美國還敦促以色列和鄰國和好,但現在,拜登總統毫不含糊地說,以色列正在與「極端邪惡」做鬥爭,「此時此刻,我們必須表明:我們與以色列站在一起」,他說,如果美國處於以色列的位置,美國的反應將是「迅速、堅決和毀滅性的」。

 

這種打擊本身,當然也可能會被哈馬斯所利用來爭取支持,但反過來,哈馬斯的襲擊本身,對以色列來說同樣是一份送上門來的禮物。在這些方面,這對死敵互為鏡像:雖然咬牙切齒說要消滅對方,但其實都深知對方對自己很有用。

 

冷戰時代,美蘇兩強在我們這個擁擠的小小星球上的殊死搏鬥,曾被奧本海默比喻為「瓶中的兩隻蠍子」——實際上,對中東這個角落裡的巴以雙方來說,可能更為恰當。在這個狹小的角落裡,它們隨時都想給對手致命一擊,而那個對手和自己卻如此相似。

 

阿拉法特的密友阿布•阿拉曾說:「我們已經瞭解到,將你們拒之門外將不會帶給我們自由。而且你們也已經知道,控制我們也不會帶給你們安全。我們必須肩並肩地在和平、平等和合作中生活。」

 

現在讀這樣的話,簡直像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它還有可能實現嗎?那個死結能否打開,或許取決於人們什麼時候真正瞭解到這些。(本文轉載自《中國數字時代》)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