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永添專欄:再見了,最後的OH-58D奇歐瓦戰士

紀永添 2024年03月16日 07:00:00
美國陸軍日前宣布,將取消未來攻擊偵察直升機(FARA)的發展計畫,目前使用的OH-58D奇歐瓦戰士(Kiowa Warrior)將面臨後繼無機的窘境。(美國陸軍)

美國陸軍日前宣布,將取消未來攻擊偵察直升機(FARA)的發展計畫,目前使用的OH-58D奇歐瓦戰士(Kiowa Warrior)將面臨後繼無機的窘境。(美國陸軍)

美國陸軍日前宣布,將取消未來攻擊偵察直升機(FARA)的發展計畫,讓這個已經進行多年,耗資超過20億美元的競標案胎死腹中。由於這個計畫主要是要研發一款新型戰搜直升機,取代老舊的OH-58D奇歐瓦戰士(Kiowa Warrior),因此影響所及,不只讓進入到最後甄選階段的貝爾直升機公司(Bell)與塞考斯基飛機公司(Sikorsky)白忙一場,目前仍在使用OH-58D的許多國家,都將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台灣就是其中之一。那為什麼美國陸軍會突然中止這個計畫,即使過去OH-58D的表現可圈可點,戰功彪炳,被視為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武器,美國陸軍卻認為未來不再需要戰搜直升機,這背後的因素與思考邏輯是什麼?而在大批的OH-58D退役後,美國陸軍要如何填補這個戰力缺口,台灣又該如何因應這個問題?都非常值得進一步討論。

 

OH-58D將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

 

未來攻擊偵察直升機其實是未來垂直起降(Future Vertical Lift , FVL)載具的一個子計畫。這個野心勃勃的主計畫,除了要取代OH-58D,還打算汰換仍在服役的大批UH-60黑鷹(Black Hawk)中型運輸直升機、AH-64阿帕契(Apache)武裝攻擊直升機、CH-47契奴克(Chinook)重型運輸直升機,甚至想取代C-130戰術運輸機的部份角色。為了爭取這筆龐大訂單,各家廠商莫不卯足全勁,其中專精直升機製造的貝爾與塞考斯基兩家公司,也各自整合了技術團隊參與競爭。在所有的子計畫中,進度最快的是未來遠距攻擊直升機(FLRAA),希望能發展一款速度更快、航程更遠、酬載量更大的直升機,一口氣取代UH-60與AH-64。由於光是美國陸軍,最少就有上千架的訂單與數十年的維修商機,更不用說廣大的海外市場,因此也成了兵家必爭之地。

 

不過美國陸軍所要求的性能,傳統的直升機設計已經很難達到,因此貝爾延續之前與波音(Boeing)一起研發V-22魚鷹(Osprey)運輸機的成功經驗,繼續使用傾斜旋翼技術(Tiltrotor)。V-22的設計是將能轉動角度的引擎與螺旋槳,安裝在定翼機的機翼兩端,當引擎與螺旋槳轉到垂直位置時,V-22可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降,當轉到水平位置時,V-22能像定翼機一樣高速飛行,還擁有定翼機的超遠航程。貝爾在V-22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並命名為V-280勇敢式(Valor)參與競標。V-280最大的特點,是將引擎改為固定式,只有螺旋槳會轉動角度,不只大幅簡化了機件結構,由於引擎是固定的,引擎廢氣永遠朝機翼後方排出,不像傳統直升機或V-22,在起降時會朝地面噴出大量引擎廢氣,影響士兵活動,同時酬載物資與人員的能力也大幅躍進。

 

美軍現役的CV-22「魚鷹機」。(圖片取自美軍DVIDS系統)

 

塞考斯基則選擇同軸反向旋翼技術(Contra-rotating Propellers),這是以兩組不同旋轉方向的主旋翼,互相抵消力矩,因此不再需要傳統直升機構型的尾桁。在冷戰時期,蘇聯的卡莫夫設計局(Kamov)非常專精於這項技術,曾生產過一系列採用同軸反向旋翼的直升機,包括目前最新型的Ka-50黑鯊(Black Shark)武裝攻擊直升機。塞考斯基投入研究這項技術,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最大的突破是在原本尾桁的位置,新增一組推進用的引擎與螺旋槳,大幅增加飛行速度,並在原型機的基礎上,推出SB-1挑戰者(Defiant)來與貝爾的V-280競爭。SB-1後來更名為SB>1,具備了同軸反向旋翼設計的最大優點,機身簡潔,酬載能力佳,並擁有傳統直升機的優異低速性能,也更適合在狹小空域中活動。可惜最後在綜合評估各項性能後,由貝爾的V-280勝出。

 

戰場情勢改變 戰搜直升機無用武之地

 

但在未來攻擊偵察直升機這個子計畫中,卻有完全不一樣的情勢。塞考斯基利用相同的同軸反向雙旋翼技術,推出了更緊緻的突擊者X(Raider X),一樣在尾桁的位置,安裝了獨立的引擎與螺旋槳,讓突擊者X擁有極高的速度,在航程與酬載能力上,都有非常好的表現。但貝爾卻放棄了傾斜旋翼技術,選擇以之前研發的貝爾525中型直升機為基礎,發展出Bell 360勇者式(Invictus),採用傳統的直升機構型,雖然加上了許多新科技,在性能上也能滿足美國陸軍的要求,但整體來說,仍略遜於塞考斯基的突擊者X。這背後的原因很可能是傾斜旋翼技術較為複雜,很難再縮小體積,安裝在中小型的直升機上。就在外界看好塞考斯基有可能扳回一城,拿下未來攻擊偵察直升機的標案時,美國陸軍卻宣布將取消這個子計畫,讓參與競標的團隊錯愕不已。

 

塞考斯基「突擊者X」戰搜直升機。(圖/Lockheed Martin)

 

美國陸軍會取消未來攻擊偵察直升機計畫,關鍵原因在於戰場情勢的改變,已讓戰搜直升機無用武之地。在近期的俄烏戰爭中,大量的無人機被用於偵察、砲兵前進觀測、標定目標、甚至在第一時間由自己發動攻擊,幾乎已經完全可以取代過去OH-58D所能完成的事。而且成本更低、速度更快,也不用讓飛行員冒著被擊落的風險,飛入戰區內。因此可以預見,隨著無人機的快速發展,即使推出性能更佳的未來攻擊偵察直升機,也不一定能贏過無人機。目前要靠北約國家捐助武器彈藥的烏克蘭,擁有的無人機良莠不一,都能創造這樣的戰果,最早將無人機用於軍事用途,技術最為領先的美軍,進一步擴大無人機的用途,取消傳統的載人戰搜直升機,並不令人特別意外。甚至已選定的未來長程攻擊直升機,都有可能被削減採購數量,改買無人機。

 

直升機的技術是在二戰結束後才逐步成熟,而越戰可以說是第一場大量使用直升機的戰爭,最早期的OH-58A在1969年服役,很快就參加了越戰。OH-58A一開始的任務是單純的空中偵察,並為砲兵部隊提供前進觀測。過去砲兵的前進觀測員要冒險接近攻擊目標,最好能爬上高處,以肉眼確定火砲的落點,再提供修正數據,以增加傳統火砲的命中率。而OH-58A能完全取代地面前進觀察員,不只飛的更高,看得更遠,機動性也是地面前進觀測員所比不上的。但這兩項最基礎的任務,今天的無人機做的更好,偵察就不用說了,無人機甚至還能即時傳回戰場上的畫面。另外,能長時間懸停在空中的旋翼式無人機或多軸無人機,小巧又不易被發現,更適合擔任前進觀測任務,甚至連便宜的商規無人機,都有不錯的效果,早已不再需要戰搜直升機。

 

無人機也可標定敵方目標

 

而隨著武裝攻擊直升機成為反裝甲主力,戰搜直升機也增加了一項新任務,就是為武裝攻擊直升機標定目標。OH-58A在局部性能升級,成為OH-58C後,又贏得了陸軍直升機改善計畫(AHIP),成為今日大家所熟悉的OH-58D。新構型的最大特點,是安裝位於主旋翼上方的桅頂偵搜儀(Mast Mounted Sight , MMS),整合了電視攝影機,可提供日間畫面,熱影像儀則能顯示夜間畫面,雷射測距標定儀除了用於測量目標的距離,還能標定目標的位置,導引採用雷射尋標頭的飛彈發動攻擊。典型的戰術是OH-58D躲在樹林或建築物後方,只露出桅頂偵搜儀,尋找與識別敵方目標,並用雷射標定,讓提供對地火力支援的武裝攻擊直升機或戰機發射飛彈摧毀目標。其中最常與OH-58D配合的就是AH-64,能快速獵殺地面裝甲部隊,在多場戰役中表現優異。

 

OH-58A在局部性能升級,成為OH-58C後(如圖),又贏得了陸軍直升機改善計畫(AHIP),成為今日大家所熟悉的OH-58D。(維基百科)

 

只是無人機出現後,為武裝攻擊直升機或戰機,標定敵方目標的任務,立刻被無人機取代。從最早的MQ-1到後來的MQ-9,都配備了雷射測距標定儀與各式偵搜系統,甚至還擁有合成孔徑雷達,能更快速識別不明目標。特別是無人機有滯空時間長與不怕戰損的特點,遠遠勝過需要飛行員的OH-58D。而且AH-64D也在桅頂新增了AN/APG-78長弓毫米波雷達,不只可以追蹤上百個目標,還能同時導引多枚AGM-114地獄火飛彈發動攻擊,不再那麼仰賴OH-58D。事實上,美國陸軍的OH-58D開始退役後,多數工作已由AH-64D與無人機分攤。對美軍來說未來攻擊偵察直升機計畫早已不是那麼迫切。等到無人機在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武裝衝突中初試啼聲,隨後又在俄烏戰爭中大放異彩,美軍已胸有成竹,確定能說服國會,為什麼要放棄這個計畫。

 

台灣應研製更大型的無人偵搜型旋翼機

 

相較之下,台灣陸軍航空旅的OH-58D仍是目前戰場上的偵搜主力,雖然後來採購的阿帕契武裝攻擊直升機是新型的AH-64D,但仍有大批舊型的AH-1W超級眼鏡蛇武裝攻擊直升機,需要OH-58D的協助以發揮最大戰力。同時台灣砲兵部隊的裝備較為老舊,前進觀測能力有限,OH-58D也能提供一定助力。但未來美國不再生產下一代戰搜直升機以後,台灣的OH-58D將會後繼無人,必需及早進行規劃。陸軍可以思考的方向有三個,一是自己發展戰搜直升機,如南韓與歐洲直升機公司合作生產的LAH輕型武裝攻擊直升機,就能取代OH-58D的功能。二是如美國陸軍現階段的作法,以AH-64D來分攤現有作戰任務,這可能要再採購更多的AH-64D,所費不貲。第三則是投資在無人機上,發展更多無人機與無人旋翼機,以徹底取代OH-58D的功能。

 

OH-58D和AH-64偕同作戰。(維基百科)

 

若以台灣目前的國防資源分配與發展方向來看,以投資無人機最有可行性,但國軍的無人機計畫卻各有問題。最大型的騰雲二型無人機,雖已解決引擎推力不足的問題,但造價較昂貴,未來生產的數量應該有限,即使順利服役,恐怕也很難分攤OH-58D的工作。聯兵營的無人偵搜型旋翼機,酬載與航程都有限,也沒有雷射測距標定能力,開放給媒體參觀時,攝影機又因雨天水氣而畫質不佳,急待改進。而近期大量採購的商規軍用無人機,體積更小,主要用於目視偵察。所以如果台灣決定投資無人機,以做為OH-58D退役後的替代方案,可能需要開始研製更大型的無人偵搜型旋翼機,改善攝影機畫質,增加熱影像系統與雷射測距標定能力。或由民間發展具備雷射測距標定能力,但造價較為低廉的無人機,用數量來彌補航程的不足,以未雨綢繆。

 

國軍對外展示的戰術型近程無人飛行載具續航力、熱影像系統與雷射測距標定能力都有限。(張哲偉攝)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