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永添專欄:日、韓兩國潛艦發展歷程迥然不同 能給台灣什麼啟示?

紀永添 2024年04月19日 07:00:00
台灣的守勢作戰環境,潛艦只要具備基礎戰力,能在外海伏擊敵方登陸船團,就有強大嚇阻效果;所以批評海鯤號不具備他國先進柴電潛艦的性能,是無理取鬧。(台船提供)

台灣的守勢作戰環境,潛艦只要具備基礎戰力,能在外海伏擊敵方登陸船團,就有強大嚇阻效果;所以批評海鯤號不具備他國先進柴電潛艦的性能,是無理取鬧。(台船提供)

台灣的潛艦國造計畫,在日前達到重要里程碑,首艘原型艦海鯤號,在國人的殷切期盼中,離開廠房下水,靠自身浮力與拖船帶動,移往乾塢,準備進行下一階段的艤裝與測試。台灣因國際處境困難,難以籌獲新潛艦,只能靠兩艘購自荷蘭的劍龍級潛艦,與另外兩艘老舊的茄比級(Guppy class)潛艇,苦苦支撐,在水下戰力的發展上,遠遠落後於日本與南韓兩國。日本不只擁有全世界最為先進的傳統動力攻擊潛艦部隊,還全部是由日本自己設計與生產。南韓則已經成功外銷潛艦,成為世界上少數有能力輸出潛艦技術的國家之一。不過日本與南韓的潛艦發展歷程,因國情不同,有很大的差異,各有值得參考的地方。台灣在海鯤號交艦後,將展開後續七艘量產艦的建造計畫,也希望能建構自己的潛艦產業,可以考慮借鑑日、韓兩國的成功經驗。

 

日本擁有極為雄厚的造船與重工業基礎

 

日本與韓國發展潛艦的過程中,最大的差異在於日本擁有極為雄厚的造船與重工業基礎。早在二戰之前,日本就已擠身軍事強國,建造大批潛艇,足以跟美國海軍抗衡。二戰結束後,舊日本帝國海軍雖然被解散,大批海軍船艦不是由同盟國瓜分,就是被鑿沉破壞,但最重要的人材與技術依然存在,只是進入民間,成為戰後重建的骨幹。隨著韓戰爆發,冷戰拉開序幕,美國重組日本自衛隊,以保衛日本本土,並強化第一島鏈的防務,海上自衛隊開始獲得一些美援艦艇,包括一艘美製的加托級(Gato class)潛艇。而為了進一步圍堵蘇聯艦隊南下或進入西太平洋,美國同意日本自行建造潛艦,成為日本再度發展水下兵力的起點。只不過一開始所興建的親潮號(JDS Oyashio , SS-511),沿續二戰時期的設計與少數美國提供的新技術,整體性能並不突出。

 

二戰時期的潛艇續航力差,多數時候必需浮上水面充電,因此水面航行的性能極為重要,導致當時的潛艇設計,還是延續著水面艦艇的外型,只是增加了潛航的能力。日本在二戰後建造的潛艇,一樣維持的這樣的特徵,唯一的改變是逐步放大噸位,以滿足海上自衛隊巡邏區越來越大的需求。當時美國已在研究下一代的潛艇,由於新技術讓潛艇可以潛航的時間大增,潛艇在水下的活動能力,變的比在水面上航行更為重要,所以美國發展出淚滴型的設計,讓潛艇在水下的阻力變的更小,速度更快,也更靈活。在這個基礎上,美國推出了採用這種新設計的白魚級柴電潛艦(Barbel class),性能十分優異,但隨著美國海軍決定全面採用核動力潛艦,白魚級成了美國海軍最後一款柴電潛艦。由於已無用武之地,美國隨後將白魚級的淚滴型設計分享給盟邦。

 

春潮級(Harushio class)再改良自夕潮級,後期型的潛航排水量已達3200噸,共生產了7艘。(圖片摘自維基百科)

 

日本與荷蘭分別取得該技術,日本隨後開發出渦潮級潛艦(Uzushio class),這也是日本在二戰後生產的第一款現代化潛艦。荷蘭也大量參考白魚級,設計出旗魚級潛艦,後來台灣從荷蘭購入的劍龍級潛艦,即改良自旗魚級。渦朝級除了採取淚滴型設計與十字型尾舵,還採用新式的雙層船殼,內部為壓力殼,輕薄的外殼則能塑造出更平滑的外型,同時兩層船殼中間可以預留更多的浮力。但雙層船殼的缺點,是潛艦內部空間會變小,為了維持足夠的空間,渦潮級的潛航排水量放大為2450噸。渦朝級生產7艘後,進行了局部改良,除了持續放大艦體,加強潛航深度外,也首度安裝了拖曳式聲納,並改稱為夕潮級(Yushio class),總共生產了10艘。而接下來的春潮級(Harushio class)再改良自夕潮級,後期型的潛航排水量已達3200噸,共生產了7艘。

 

自衛隊水下戰力快速汰換維持世界頂尖

 

渦潮級、夕潮級與春潮級可以說是一派相承,在這個階段的發展過程中,除了少數的特例外,日本建立了由川崎重工造船廠與三菱重工造船廠,輪流承包新型潛艦的慣例。由於每一艘潛艦大概需要二年的建造時間,等於每一年都有一艘完工下水。但日本受限於和平憲法,一直自我限制現役潛艦的數量,在過去一直都維持在16艘,等於每一年都必需除役一艘只服役16年的潛艦,轉為訓練艦或直接拆解。如此耗費鉅資的作法,讓日本潛艦的汰換速度極快,可以不斷投入研發最新技術,也使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水下戰力維持在世界頂尖位置。同時兩間造船廠不斷取得新潛艦的訂單,有助於培養資深技術人員,也讓日本的潛艦建造技術越來越成熟,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到春潮級時,這款潛艦已經是世界上屬一屬二的柴電攻擊潛艦,戰力不容小覷。

 

在春潮級之後,日本放棄了較為複雜的淚滴型設計,改用葉卷型,艦體宛如一支長長的雪茄,稱為親潮級(Oyashio class)。葉卷型設計雖然水下阻力略大,但可以提供較為寬敞的空間,安裝側掃聲納,同時人員居住的艙室也較大。親潮級的潛航排水量再進一步增加到3500噸,已經是很大型的柴電攻擊潛艦,也讓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遠洋水下戰力。親潮級共興建11艘,首艦在1998年成軍,但只服役17年,在2015年就轉為訓練艦,並於2023年退役,汰換速度之快,可見一斑。接下來的蒼龍級(Soryu class)則首度採用X型尾舵,不只便於在淺水區活動,水下機動性也更強,並配備水下絕氣推進系統(AIP),更為安靜,潛航排水量再進一步增加到4200噸。蒼龍級總共興建12艘,目前已經全部服役,是現在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艦主力。

 

日本蒼龍級潛艦(SS-502),採用X型尾翼。蒼龍級總共興建12艘,目前已經全部服役,是現在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潛艦主力。(取自日本海上自衛隊官網)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蒼龍級的最後兩艘取消了水下絕氣推進系統,採用更先進的鋰電池,讓水下續航力大增,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採用鋰電池的柴電潛艦。而現在仍在興建中的大鯨級(Taigei class),是日本所研發的最新型潛艦,一樣採用鋰電池,又再度放大艦體。同時為了因應中國與俄羅斯的威脅,日本政府決定將現役潛艦的數量擴增到22艘,在大鯨級的二號艦服役後,已達成這個目標。接下來日本很有可能為潛艦加裝垂直飛彈發射器,以發射長程巡弋飛彈,擴大遠距打擊能力。蒼龍級與大鯨級不斷放大艦體,可能就是在為改裝預留空間,此外川崎重工也已推出次世代攻擊潛艦計畫,一樣包含了垂直飛彈發射器。日本朝這個方面發展,除了是因應威脅,韓國新型潛艦已經成功試射潛射彈道飛彈,也是日本必需急起直追的另一個因素。

 

韓國與德國合作尋球技術移轉

 

韓國的發展路線則與日本截然不同,因為韓國在二戰前淪為日本的殖民地,重工業基礎薄弱,又控制在日本手中。二戰結束後立刻爆發的韓戰,更大幅度破壞了韓國的基礎設施。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國一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有能力發展水下戰力。一開始韓國先參考國外的技術,自行設計與興建不到200噸的海豚級小型潛艇(Dolgorae class),以累積潛艇操作經驗,同時擬定了未來三階段的潛艦發展計畫(KSS)。第一階段的KSS-1積極尋求國外授權生產以取得潛艦技術。韓國選定潛艦技術先進的德國,於1987年訂購9艘的209型Type 1200潛艦,命名為張保皋級(Jang Bogo class),採用技術轉移的方式,首艦在德國興建,其餘在韓國生產。209型Type 1200的潛航排水量只有1200噸左右,但機動靈活,性能優異,成為韓國的首批水下艦隊。

 

韓國選定潛艦技術先進的德國,於1987年訂購9艘的209型Type 1200潛艦(如圖),命名為張保皋級(Jang Bogo class)。(維基百科)

 

在張保皋級的9艘潛艦全部服役後,韓國立刻展開第二階段的KSS-2計畫,引進噸位更大,並配備水下絕氣推進系統的德國214型潛艦。這款德國專為外銷市場設計的柴電潛艦,潛航排水量1860噸,獲得多個國家採用,韓國一樣採取授權合作的方式,在韓國生產9艘,稱孫元一級( Sohn Won Yil class)。值得注意的是韓國也選擇由現代重工與大宇造船(已改名為韓華海洋)輪流生產潛艦,以培植韓國的技術人員。韓國在獲得了興建兩款潛艦的寶貴經驗後,還採取兩個重要策略來維持潛艦的造艦能量,一是積極以改良型的張保皋級尋求外銷市場,並已成功取得印尼的3艘訂單,前兩艘由南韓承建,最後一艘則在印尼組裝,二是未來將逐步升級韓國現役的9艘張保皋級,達到209型Type 1400的水準,計畫拉長艦體,好安裝水下絕氣推進系統。

 

批評潛艦性能不能無理取鬧

 

韓國以取得技術授權的方式,快速學習潛艦技術,彌補自身的不足,並全力扶植潛艦造艦產業,在短時間內成為潛艦輸出國。同時有能力依自身的需求,研發下一代潛艦,展開KSS-3計畫。這款由韓國自行設計的新潛艦,被命名為島山安昌浩級(Dosan Ahn Changho class),潛航排水量快速放大到3690噸,關鍵原因是在艦體中段,安裝了垂直飛彈發射器,可以發射玄武潛射彈道飛彈。從第4艘開始的第二批次,將再放大艦體,以容納發射巡弋飛彈的空間。島山安昌浩級預計興建9艘,已讓韓國後來居上,成為擁有潛射戰略武器的國家。相較之下,台灣過去與南韓一樣,想先從微型水下載具開始發展,曾向義大利採購多艘潛爆艇與袖珍潛艇,並從美國取得退役的茄比級潛艇,卻未能下定決心,建立自己的潛艦部隊,一路延宕至今才出現轉機。

 

安昌浩級潛艦。(取自韓國海軍)

 

台灣的困境在於本身的工業基礎有限,難以像日本一樣,自己發展潛艦,再加上國際情勢不利,也不可能學韓國,直接從先進國家取得技術授權。最後的結果就是想辦法從國外進口關鍵裝備,再聘請顧問,參考現有的劍龍級潛艦,摸索出海鯤號潛艦。講難聽一點,這其實是大雜燴,特別是某些原本已訂購的系統,受到中國的阻擾,無法順利運抵國內,只好採用備案或自己研製,甚至從缺。某些較敏感複雜的先進裝備,台灣更是難以取得,如水下絕氣推進系統或鋰電池,都未出現在海鯤號上。可以想見,海鯤號的整體戰力勢必會打折,甚至未來有可能會傳出各種疑難雜症,就像澳洲自製的柯林斯級潛艦(Collins class)一樣。但即使如此,國人還是應該繼續支持潛艦國造計畫,因為這是台灣千載難逢,可以獲得潛艦這種戰略性武器的唯一機會。

 

無視於台灣的困境,批評潛艦國造計畫為什麼無法追上日本或韓國,其實是強人所難。不考慮台灣的守勢作戰環境,所需的潛艦只要具備基礎戰力,能在外海伏擊敵方登陸船團,就有強大嚇阻效果的特點,批評海鯤號不具備他國先進柴電潛艦的性能,則是無理取鬧。若真正想監督潛艦國造計畫,應該是要考慮如何培植並延續台灣的潛艦造艦能力,千萬不可曇花一現。參考日、韓的經驗,不斷接續造艦工作才是重點,但台灣幾乎不可能外銷潛艦,也無財力快速汰換潛艦。唯一較可行的方式是逐步建造新艦,同時進行現役潛艦的保養與系統升級,形成快速循環,以維持生產線與技術人員,並解決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此外台灣也不太可能籌建噸位更大的下一代潛艦,但在此時發展小噸位的無人潛艇,可能是更聰明的選擇,值得支持與嘗試。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