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館裡的文藝復興:追憶大稻埕「山水亭」的文化沙龍

李志銘 2024年08月19日 07:00:00
1939年王井泉經營「山水亭」餐館在大稻埕太平町正式開業。該店面的廣告商標寫道:「お食事は落付いた(用餐環境輕鬆愜意)/東洋風のサロンで(在東方風格的沙龍)」。(圖片來源:作者翻拍)

1939年王井泉經營「山水亭」餐館在大稻埕太平町正式開業。該店面的廣告商標寫道:「お食事は落付いた(用餐環境輕鬆愜意)/東洋風のサロンで(在東方風格的沙龍)」。(圖片來源:作者翻拍)

每逢農曆春節人聲鼎沸的年貨大街,走逛布料商雲集的永樂市場,以及漫步在街道上不時飄散著各種中藥材、南北乾貨的濃郁氣味,乃是過去許多人對大稻埕的傳統印象。

 

近幾十年來,相對於快速邁向現代化、「都市更新」日益頻繁的首都台北,位於台北市西側(大同區)鄰近淡水河畔、過去素有「本島人的市街」稱號的大稻埕一帶,可說是全台北擁有最多老屋歷史建築(文化資產),以及承載著城市裡最豐沛的老靈魂氣質的地區了。

 

建築學者李乾朗曾經這樣比喻:我們的土地就好像一片黑板,不斷有人在上面寫字,又不斷的擦掉,被留下來的老房子(歷史建築)就好像那些沒有被擦掉的粉筆字跡一樣,往往成為城市發展當中非常重要的集體記憶。這裡同時也令我聯想到挪威建築理論家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宣稱的「場所精神」(genius loci),意即一個地方由歷史文化累積所形成獨特的空間氛圍和性格,由此孕育出一座城市能夠持續邁向遠方未來不可或缺的精神底氣。

 

如今的大稻埕,曾經聽過有人這樣形容:整個大稻埕其實就是由各式傳統街屋、藝文工作者,以及熱愛投入(支持)藝文活動的商家(企業主)所共同群聚而成的一處超大型博物館。

 

回溯一百年前(日治時期),此地便已口耳相傳:「未看見藝旦,免講大稻埕」、「登江山樓,吃台灣菜,聽藝旦唱曲」等民間俗諺,娓娓道出了昔日大稻埕政商雲集的繁榮盛況,相對也帶來各種文化藝術的蓬勃發展。

 

除了作為台灣人的商業中心與新式娛樂場所之外,當年的大稻埕亦為引領現代化思潮與諸多新文化運動-諸如美術、戲劇、音樂、文學、電影、歌謠的發源地,又比如第一位獲得日本帝展的雕刻家黃土水(1895〜1930)、描繪「南街殷賑」的膠彩畫家郭雪湖(1908〜2012),和亞洲第一位獲得奧運作曲特別獎的江文也(1910〜1983)都是出生在大稻埕。乃至包括蔣渭水於1921年創立「台灣文化協會」,廖水來於1934年開設台灣第一家西餐廳「波麗路」,王井泉於1939年開設台菜餐館「山水亭」,也都陸續在大稻埕積極參與推動了台灣人的「文藝復興」,影響台灣日後的歷史發展至為深遠。

 

藝文人士把「山水亭」視為精神上的家

 

一九三○、四○年代的大稻埕地區文化風氣鼎盛,「山水亭」和「波麗路」皆為當時台北文化人與藝術家最常光顧、甚至流連忘返的場所。而這兩間餐廳的主人-王井泉與廖水來,同樣也都是熱衷支持台灣年輕本土畫家的文化贊助者。

 

其中坐落於大稻埕太平町三丁目159號(位置約在現今延平北路西側靠近民生西路)的「山水亭」,由於綽號「古井」的老闆王井泉素來喜好文藝,不僅經常在店內自組輕音樂團、舉辦各種音樂演奏會和畫展,對於那些經濟拮据的文人與畫家更是不吝慷慨解囊、熱心扶助。每當有相識的青年畫家開畫展,王井泉也必會在「山水亭」設宴為他們祝賀。

 

根據前輩詩人畫家王白淵(1902〜1965)在〈文化先覺-王井泉兄的回憶〉這篇文中記述,當初就有好幾位知名的文學家、音樂家剛從日本學成返台時無處安身,於是便選擇「寄食」在山水亭。比如張文環、呂泉生早年就曾經有一段時期寄宿在山水亭三樓,與老闆王井泉一家親如家人。又或者有些藝術家想要到日本留學卻苦無旅費,王井泉也都會義不容辭地給予資助。

 

昭和十六年(1941),作家好友張文環等人創辦《台灣文學》雜誌,意圖與與日人西川滿主編的《文藝台灣》分庭抗禮,負責該雜誌發行業務的「啟文社」地址就設在「山水亭」。兩年後(1943)為了與「皇民奉公會」外圍的「臺灣演劇協會」對抗,王井泉又與林搏秋、呂泉生等文化界友人籌組「厚生演劇研究會」,會址同樣設於此處。「山水亭」也因而成為這幫台北藝文人士彼此結盟、共襄盛舉的文青基地,彼時台日畫家(主要包括廖繼春、顏水龍、陳澄波、李梅樹、李石樵、楊三郎、立石鐵臣、鹽月桃甫)共組藝術團體「台陽美術協會」成員也以「山水亭」為據點活動,這群文人、畫家、音樂家、劇團演員俱皆成了王井泉的食客。有的人甚至一待就是一整天,三餐都在山水亭解決,以便跟同好暢談文藝。

 

譬如當時在《台灣文學》雜誌頻頻發表文章並參與編輯事務的作家呂赫若(1914~1951),便經常與張文環、林博秋、黃得時等相約在「山水亭」商討劇本、小說等發稿事由,或與楊三郎、陳夏雨、李石樵等畫家友人一起出遊、聚餐。甚至有時「手頭」不便,也會來此借錢度過難關。而在他過世多年之後由印刻出版的《呂赫若日記》(1942年到1944年間)亦是清楚記載著,幾乎他只要一有空閒,就會跑來這裡找人聊天、受邀赴宴或聽音樂會。

 

此外,當時家住台南的醫師作家暨民俗研究者吳新榮(1907~1967),同樣也是因緣際會在「山水亭」結識了張文環、金關丈夫、立石鐵臣、池田敏雄等人,才因此與《民俗台灣》開啟了合作契機,而該雜誌成員後來也都在這裡舉辦宴會,故此他將「山水亭」形容為文化界的「梁山泊」

 

台灣新文學與美術運動狂飆時代的幕後推手

 

1965年10《臺灣文藝》雜誌策劃「悼念王井泉特輯」,畫家老友林之助繪製當期封面。(圖片來源:作者收藏翻拍)

 

王井泉雖未受過高等教育,本身也並非文學家或藝術創作者,更沒有任何著述或作品傳世,但他卻是當年(1940年代)參與催生、進而支持推展台灣新文學與美術運動狂飆時期不可或缺的幕後功臣。

 

與早年大稻埕其他著名餐館酒樓(比如江山樓、東薈芳、蓬萊閣、春風得意樓)不同的是,「山水亭」雖然規模不大-它就坐落在此地常見的(三層樓)街屋之中,並且無論是吃飯或喝茶,任何人都可以隨時在這裡聆聽留聲機唱片播放的樂曲。平日菜單除了供應脆皮鴨、紅悶魚翅、佛跳牆、掛爐全鴨等宴會料理之外,也提供平價(標榜經濟實惠)但具特色的鄉土菜餚或台灣小吃,像是等空心菜、筍乾、雞腳凍,以及據說當時最膾炙人口的東坡刈包,讓一些阮囊羞澀的文人學子也能進入「山水亭」飽食一餐。

 

到了戰後初期,由於大環境的經濟衰退,致使餐館生意一落千丈,1953年「山水亭」從延平北路搬到民生路,兩年後(1955年)正式熄燈。失去了謀生場所的王井泉,晚年就在辜偉甫的「榮星花園」照顧花草、當起了園丁,從絢麗歸於平淡。

 

及至1965年5月王井泉過世,由吳濁流創刊的《臺灣文藝》雜誌旋即於該年10月策劃了一期別開生面的「悼念王井泉特輯」,並邀請辜偉甫、王昶雄、吳新榮、張維賢、廖水來、李超然、高慈美、呂泉生、陳夏雨、黃得時、林玉山、黃鷗波、王白淵、張文環等超過三十位在一九三○、四○年代著名的文化人共同執筆,以表述追思之意。昔日畫家老友林之助(1917〜2008)不僅親筆繪製了這一期的封面設計,還特別撰寫一首題為〈半樓〉的日文短詩(王昶雄譯)來歌詠「山水亭」,字裡行間也道盡了王井泉的生平際遇:

 

古井兄是位好好先生。

畫家、文士、樂人們,

每每都讓他請客。

山水亭又窄又陋的半樓裡,

曾蠢動過臺灣文藝復興的氣流。

有喜氣洋洋的景象,

也有訴不盡的哀愁。

 

辜偉甫形容王井泉「有一顆非常誠摯對待朋友的心,有一種真純愛好藝術的興趣」,在他看來幫助藝術工作者乃是「窮畢生之力的無為而為」、「享受助人的快樂」。

 

無獨有偶,類似王井泉這般長期支持協助藝文人士的「媒介者」角色,亦不禁令我想到70年代創辦「新象藝術」的許博允。不同的是,王井泉並非出身世家望族,也沒有家財萬貫的深厚背景,幾乎只靠一己之力白手起家,將「山水亭」打理得有聲有色。

 

對照昔日那個知識訊息不像現今這麼流通的時代,憑藉個人的熱情與無私的付出,王井泉把這間樸素經營的「山水亭」打造成為四〇年代台灣藝文界最重要的「文化沙龍」,讓來自各地不同領域的作家、畫家、音樂家得以在此匯聚一堂,從而展開各種形式的跨界集結與合作關係,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醞釀出一段市井藝壇的時代風華。

 

※作者為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