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動外交戰驚醒台灣人 不是壞事

杜心武 2016年12月23日 00:00:00
中國外長王毅在對台方面屢屢被指責「軟弱」,這次斷交事件,算是中國外交系統挽回顔面的行爲。(湯森路透)

中國外長王毅在對台方面屢屢被指責「軟弱」,這次斷交事件,算是中國外交系統挽回顔面的行爲。(湯森路透)

12月21日早上,突然傳出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簡稱聖普)和台灣「斷交」的消息,引發對台灣外交困境的憂慮。

 

表面上看,台灣不肯為聖普提供2億美元的援助是直接的理由。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被問及,是否許以用金錢援助換取聖普對台斷交時,否認了中國的插手,形容發問者「很有想象力」。但中國在背後發功的因素無可否認。

 

其實,近年來中國大力投資聖普。中國港灣工程有限公司在2015年和聖普簽訂意向,投資8億美元,建造集裝箱港口。對這樣一個大約香港這麽大小,卻只有15萬人的不發達的西非小島國,這筆巨款已經足以左右其外交了。

 

這種在較不發達地區建造港口的工程,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内擴充勢力,打造「海洋強國」的「大戰略」的一部分。除了聖普,在亞非拉美各地區都有。表面上,只是簡單的工程,在商言商;實際上,還包含了地緣政治甚至軍事目的。歷史上,這種海外飛地對打造海洋帝國極爲重要。在殖民主義時代,英國、葡萄牙、荷蘭等直接占領小島和港口為殖民地為商港和軍港;二戰後,美國租用小島和良港做軍事基地駐軍;中國打著經濟的旗號,更爲隱蔽,但内裏邏輯也如出一轍。

 

無論如何,有了中國的「大撒幣」,聖普早已俯首就命。如果能敲台灣一筆,當然最好,否則徹底投入中國的懷抱,根本不意外。問題只是中國鼓勵它什麽時候這麽做而已。

 

中國對台基本策略

 

筆者此前撰文曾經提及,中國對台灣的基本策略是:1)在習近平時代(5~10年内)徹底解決台灣問題,或至少制定路線圖,以完成「中國夢」;2)以武力為後盾,但盡量避免用武力;3)以三戰(心理戰、媒體戰和法律戰)為主要手段,輔以「統戰」的手段,在台島拉攏支持勢力,從内部誘導台灣投誠。這種外交戰就是心理戰的一部分。

 

中台外交交兵是從1949年開始的外交遊戲。兩個政府都主張自己是「整個中國」的合法政府,於是爭取國際承認,就是國際法上合法性的依據。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以後,聯合國裏面「中國」的席位,從「中華民國」轉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手上,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就日漸減少,最後穩定在20個左右。其中,除了梵蒂岡因有特殊的象徵意義而較爲重要之外,其他國家都是國際能見度不高的小國。說實在,若希望以此證明中華民國還是「國際承認」的中國代表,不免淪爲笑柄。

 

但這些邦交國對台灣還有一定意義:一些國家不時在聯合國提出台灣入聯等肯定不可能通過的議案;台灣的一些更重要國際活動(比如總統過境美國)還需要用這些邦交國為藉口。但在兩岸外交交兵的時代,台灣維持這些邦交國需要付出很大的資源,這麽大的代價是否值得已經引起疑問。馬英九時代,兩岸達成協議,外交休兵,互相不挖牆腳(其實主要是中國挖台灣牆腳)。

 

但到了蔡英文時代,因蔡英文不公開承認「九二共識」,外交交兵又重新提上日程。但用與不用,取決於中國覺得有沒有必要。在第一輪心理戰中,中國以停止兩岸高層次交流和減少赴台旅遊簽證等方法,已經給台灣造成麻煩,又能加緊統戰國民黨,一切盡在既定軌道上,自然在外交問題上保持耐心。

 

川普打亂中國節奏

 

但川普意外當選美國總統,打亂了中國的節奏。在川普向中國做出以「不承認一個中國」為籌碼的叫價之後,台灣問題突然出現變數,有失控的可能。中國於是也只能出擊:中國在南海俘獲美國無人潛航器,就是對美國的示威;而讓聖普和台灣「斷交」,既給了美國一點顔色看看,更是給台灣施加壓力。此外,中國外長王毅在對台方面屢屢被指責「軟弱」,尤其是完全沒料到川普當選,更加沒想到川普會利用「一個中國政策」做籌碼。這些「失誤」都令外交系統備受壓力。這次斷交,也算是外交系統挽回顔面的行爲了。

 

作爲心理戰的一部分,這次斷交事件要達到兩個效果:第一,引發台灣人心惶惶,擔心斷交的骨牌效應;第二,讓統戰對象有理由指責現政府和獨派的路線。從事發當天媒體的反應看,這些效應都如期發生。

 

斷交的骨牌效應是一個現實的危機。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梵蒂岡和尼加拉瓜。梵蒂岡在思想上左傾的教皇方濟各上台後,一直就想和中國結好,現在在主教任命和中國三自愛國教會這兩個問題上都很可能已經和中國達成共識。尼加拉瓜和中國商人(當然不可能沒有官方背景)有涉及500億美元的建造「第二條巴拿馬運河」龐大計劃。如同聖普一樣,在巨大的利益問題前,尼加拉瓜政府想要轉投中國是「分分鐘」的事。

 

但骨牌效應發生與否的主動權,在中國手中。而且即便骨牌效應會發生,台灣的邦交國也不可能變爲零。首先,有些邦交國是美國能掌控的(比如太平洋島國馬紹爾群島和帛琉共和國,加勒比海的海地等)。一些中美洲的邦交國,美國雖然不能完全掌控,但也不願中國在後院擴張勢力(比如尼加拉瓜與中國遲遲沒有建交,也有美國因素)。中國並非靠錢就能「買到」所有國家。

 

其次,對中國來説,外交戰作爲一種心理遊戲,拉走幾個國家,能製造恐慌氣氛,讓台灣内部分裂,但全部拉走,反而就沒有用了。

 

外交戰一起 驚醒台灣人

 

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需要用外交交兵來拉住台灣。回到6、70年代,中國確實很緊張代表權的問題。但現在北京仍喜歡這套遊戲,只是因爲這是一整套「一個中國」的政治框架的一部分。外交交兵的内在含義,還是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雙方爭取「中國」的代表權,涉及的是「政府承認」而不是「國家承認」的國際法問題。因此,更準確地說,聖普並沒有和「台灣」絕交,而是不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中國的合法政府,轉而將要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合法政府(一旦和北京建交的話)。雙方每次外交交兵,每次拉攏一個國家,都能提供新的實例,在國際上證明雙方處於這個框架裏面;更能證明台灣還承認自己屬於「一個中國」。它正如中國留下近在咫尺的金門、馬島不占領(儘管中國一開始在古寧頭戰役中失敗,但毫無疑問以後有攻取的能力),而讓中華民國繼續擁有「福建省」一樣,都是富於象徵性的「政治儀式」的一部分。它是中國不會在邦交國問題對台灣上「趕盡殺絕」的根本原因。

 

對台灣來説,邦交國固然有用,但20多個和10多個,分別不大。相反,執著於邦交國多少的問題,只會模糊了台灣尷尬的外交困境的本質,即台灣沒有一個合適的身份在國際上活動:作爲「整個中國」的代表,沒有主流國際社會的承認;作爲「台灣」的代表,更加沒有國家承認(台灣自己也沒有承認)。無論邦交國多一些還是少一些,這種尷尬不會有絲毫改變。

 

如果中國不發動外交戰,那麽台灣可能還會沉浸在這種自我陶醉中,繼續在既定軌道上滑行。外交戰一起,驚醒台灣人,反而不是什麽壞事。台灣確實需要新思維,只有跳出陳舊的框框,才能對得起這個注定會是「大變局」的川普時代。

 

※作者為國際關係評論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