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烏明台之辯】「當戰火成日常…藍綠怎求合?」 駐波蘭台人拆解北約情仇+親中隱憂

楊毅沈粲家 2022年03月22日 21:50:00
俄國入侵烏克蘭後,戰事至今未歇,連帶掀起台灣內部一陣隱憂,熱議「今日烏克蘭是否演變成明日台灣」。(合成畫面/沈粲家攝、美聯社)

俄國入侵烏克蘭後,戰事至今未歇,連帶掀起台灣內部一陣隱憂,熱議「今日烏克蘭是否演變成明日台灣」。(合成畫面/沈粲家攝、美聯社)

《上報》特派員將隨時轉播 最新戰況,請密切鎖定《上報》臉書 與 Twitch 同步直播。

 

 

俄烏戰爭衝擊,掀起台灣內部一陣熱議「今日烏克蘭」是否為「明日台灣」之命題辯證,而局勢發展至今,這場關乎國際政治版圖關鍵變化、二戰以來最大的衝突危機,又能帶給台灣什麼樣的借鏡或啟示?或許透過生活在最貼近戰火威脅前緣的在波蘭的台灣人其在地觀點和視角,能提供遠在數千公里外的台灣民眾們有另一種不同的切入角度、解讀與省思。

 

如同波蘭其他主要城市,身為昔日王國首都、現今第二大城的克拉科夫(Kraków),在2月24日俄羅斯發動軍事入侵後,也陸續接收了大量湧入的烏克蘭難民。翌日該市市政府便迅速地列出清單,緊急向市民募集援助物資。短短3周多,已有多達約15萬難民抵達克城。

 

波蘭克拉科夫街頭隨處可見美軍82空降師的軍人。(楊毅攝)

 

 

「俄德又要吃掉波蘭了」 戰火再掀黑歷史夢魘

 

週末氣溫稍微回暖的午後,克拉科夫農業大學校區內一家咖啡廳,兩位同樣來自台北市、於波蘭落地生根工作、生活已6年多的周毖君(31歲,亞捷隆大學漢語系研究所教授中波口譯)及謝雯晴(29歲,從事金融業),與《上報》進行了一場深度訪談,從她們分享自己與周遭親友們對戰事的感受及行動、波蘭整體社會反應、在地媒體和輿論關注議題等,讓我們得以在戰爭迷霧中獲得更多的啟發,思索如何應對這場二戰後的最大人道主義難民危機。

 

 

「戰爭突然間就離得我們好近!」周毖君說,今年2月初烏俄情勢逐漸緊繃升溫時,她的波蘭丈夫、家人及朋友們都覺得不會真的打起來,幾乎沒有人在談論這件事,臉書河道上也是一片「祥和」。詎料,戰爭卻突然之間就爆發了,第一時間她看到新聞報導,還以為這是「假消息」,而她身邊的波蘭親友也和台灣人的感受相似,大家都是感到很衝擊、很驚嚇。雖然演變至今,波蘭人多認為戰火應不至於會波及到波蘭,但有了上述前車之鑑後,現在波蘭整體社會的「不確定感」已經倏忽升高了很多,就怕普丁會不會突然又作出什麼瘋狂決定。

 

在波蘭生活6年多的周毖君回想2月初烏俄情勢緊繃時,她的親友們都認為不會開戰,孰料一發不可收拾。(沈粲家攝)

 

她提到,尤其是受過二戰陰影恐懼洗禮的老一輩波蘭人們,更是對這場戰事感到相當不安,像是她先生的90幾歲姑婆,在此次俄烏開戰之初與他們通話時就焦慮地稱,很擔心不久後德國也會攻打過來波蘭,「俄、德兩國又要把波蘭給吃掉了!」

 

俄烏戰爭開打後,一名波蘭士兵在前往克拉科夫火車行經梅迪卡時,把一個孩童交還給母親。(美聯社)
Irpin地區的烏克蘭士兵匍匐在地躲避炮火。(美聯社)

 

 

正義魂激燃!波蘭反戰情緒濃 俄友人也有苦難言

 

不過,周毖君觀察到,大家雖然可能在心態上變得比較緊張,戰爭剛開始時還一度發生加油站搶油現象,深怕萬一烏克蘭人無法撐下去,接下來可能就換打到波蘭來。但目前身邊波蘭親友大致上還是如常生活,照常工作、上課,和平時沒有太大不同。至於波蘭的「反俄情緒」則十分高漲,像是日前她到藥妝店購物時,才赫然發現原來所有俄國品牌都已被下架,而她認識在波蘭的俄國朋友,很多人未必認同普丁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心情可說是非常複雜。

 

 

提到這次波蘭人幾乎全體「總動員」,大力伸出援手幫助烏克蘭難民,周毖君認為,波烏之間的歷史、文化、語言相近,過去彼此往來又相當密切,這次波蘭人確實變得更為大方,例如幾天前她搭乘公車時,遇到一位女生用俄文詢問身旁男子:「請問這邊是站牌嗎?」重複了很多次該名男子仍聽不懂,結果一旁馬上就有人湊上前幫忙解答,這在以前是比較不會看到的情況,過去波蘭人可能會較為冷漠,現在大家則是變得較主動、更願意去幫助外國人。

 

華沙一處公車站設有烏克蘭難民的物資集中站。(楊毅攝)

 

此外,她有位大學同事家中接待了一個有3個孩子的烏克蘭家庭後,不但馬上幫忙孩子們安排到學校就學,自己還跑去報名補習班學習烏克蘭語,想要能更進一步與家中收容的烏克蘭一家人有更深入的溝通、幫助。而她的波蘭公婆則是有認識的烏克蘭學生帶著兒子一同逃到波蘭來,毖君的公婆也將位於波蘭最西邊斯塞新(Szczecin)的房子提供給這一家人住,並將政府補助金扣除水電費後,全數給他們使用。

 

除了「人」的問題外,這次因戰爭發生而輾轉流浪到波蘭的烏克蘭犬貓等寵物數量也非常多,各個難民安置收容所或火車站等地方,都能看到波蘭民眾大量捐贈的貓狗飼料、項圈、胸背帶或運輸籠等物品。原本就相當關心動保議題的周毖君,除了等候平時常到訪的收容所在完成替這些烏克蘭犬貓檢疫、注射狂犬病疫苗、打晶片及解除14天隔離期後,能幫忙帶這些烏克蘭狗狗們到外頭遛達,日前她也前往克拉科夫動物保護協會報名擔任志工。

 

 

「加入北約只是自保」 嘆普丁被害妄想殃及無辜

 

問及台灣能從此次俄烏戰爭學習到什麼?周毖君說,可能因為台灣和其他亞洲國家距離較遙遠,很容易把戰場上的死亡人數當成一個「數字」看待,但她觀察到,波蘭當地社會及媒體則沒有那麼強調數字的部分,而是比較注重難民需要什麼幫助、烏克蘭前線戰場如基輔等城市迄今還留守了多少人、他們的居住環境條件如何等問題。至於身邊的波蘭親友們,每天幾乎也都是在討論要怎麼幫助烏克蘭人,這讓她看見了很多在無情戰火下真正的「人」的樣貌,「在比較近的地方看到這些事情時,不會把這當作只是國家之間如何對峙,因為這是對平民百姓及『人』的悲劇!」

 

烏克蘭基輔西北郊區Irpin橋梁遭俄軍狂轟摧毀,外國和烏克蘭士兵只好走在臨時搭建的小路上。(美聯社)

 

周毖君還提到,波蘭朋友們聽說她要接受媒體訪問,還特別拜託她向來自台灣的我們轉達看法。她轉述,波蘭人認為這場戰爭真的不該被認定為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角力,因為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過去曾有遭俄國統治瓜分的陰影,因此他們加入北約是希望可以保護自己,免於被人侵略,並沒有想要去侵略俄國的意思,「波蘭人很錯愕、不解為何普丁會有『被害妄想症』,認為俄國會受到威脅?」

 

波蘭第二大城的克拉科夫路上可見挺烏標語林立。(楊毅攝)

 

 

不再只是明哲保身Cebula! 波人義氣相挺好感動

 

「學運世代」的謝雯晴看待這場俄侵烏戰爭,則顯得更為憂慮,她很擔心台灣未來也可能面臨烏克蘭遭入侵占領的相同命運,不過,戰爭爆發至今,她持續積極地透過自身力量,將對烏克蘭人的支持,化作實際行動。她和丈夫除了響應克拉科夫市政府的號召,集中捐贈食物、毛毯、睡袋睡墊、女性清潔用品、寵物食品等物資外,還捐了200歐元到「烏克蘭國家銀行」為武裝部隊籌措資金的帳戶中。看到新聞上有壞人誘拐烏克蘭逃難女子或在邊境進行人口販運,她也頻繁與波蘭的朋友互相傳訊,希望大家若能夠接送,就一起幫忙接送這些難民。

 

 

「第一次看到波蘭人用那麼快的速度瘋狂蒐集物資,真的很感動!」謝雯晴告訴我們,戰爭一開始發生時,波蘭人雖然非常緊張,但也隨即展開行動,竭盡所能地來幫助烏克蘭人,其原因可能來自於波蘭人在歷史上也曾遭他國侵略瓜分,當時卻沒其他任何國家來幫助他們,因此波蘭人特別能對此感同身受,加上波烏有如「斯拉夫文化好朋友」,過去彼此在工作、生活等交流皆十分緊密,就像是自己的鄰居、親友被人欺負般,讓常喜歡自嘲是保護色較重、比較顧自己利益及務實導向的「Cebula」(波語洋蔥)的波蘭人,這次也一改態度大力援烏。

 

在Dorohusk邊境旁有許多物資集中站,提供給烏克蘭難民。(沈粲家攝)

 

 

目前僅物資緊縮無大礙 波蘭老一輩仍怕戰火波及

 

謝雯晴說,目前大家的緊張感已經漸漸降低,不像一開始那麼地可怕,除了家中有接待收容烏克蘭難民家庭的人,生活可能會有一些變化外,一般波蘭人其實沒有什麼太大改變,唯一的改變可能就是到超商購物時,人變多了、東西變少了。而長輩確實會比較焦慮,像是住在鄉下的婆婆會一直告訴她的先生,沒事不要亂出門、多省一點油,因為不知道波蘭什麼時候會戰爭,甚至還要她們一起回去鄉下住,一旦真的波蘭發生戰爭,鄉下較偏遠也相對安全。

 

 

與我們訪談的當天,謝雯晴的烏克蘭友人及母親預計深夜將可望抵達烏波邊境,她和先生準備稍晚出發開往邊境將這對母子接回家中住。雯晴告訴我們,這位和她年紀相仿的烏克蘭女性友人,原本在英國工作,先前回到靠近烏克蘭東部的家鄉波爾塔瓦(Poltava)休假,卻遇上戰爭爆發;由於該名友人超過好幾個小時都沒有更新IG動態,讓她一度很擔心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後來彼此聯繫上了,她趕緊告訴友人:「如果你們在波蘭沒有地方可以去的話,可以暫時住在我家。」

 

 

殘酷目擊賭命逃生… 家長攜童一秒命喪地雷

 

但該名友人一開始還很猶豫,捨不得與上戰場打仗的父親分離,加上母親行動不便,無法長時間移動行走,因此沒有在第一時間逃出來。後來,父親希望妻女能夠安全,該名友人才下定決心帶著母親逃難出來,長途跋涉約近千公里的路途中,母女倆走走停停,一邊要設法躲避戰火、一邊要想著怎麼搭便車逃出,但搭車又害怕遇到埋伏的地雷,有次母女倆甚至看到有一家人前1分鐘才剛順利搭上車要逃難,下1分鐘整輛車因誤觸地雷而被炸掉,車內還有小孩子在裡面,讓她們陷入想動又不敢動、但不走又怕危險的窘迫處境。

 

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發生俄羅斯火箭襲擊後,消防員撲滅了一座公寓。(美聯社)
烏克蘭基輔一座購物中心發生砲擊後,消防員隨後撲滅火勢。(美聯社)

 

 

俄開戰慘遭各國圍剿制裁 「中國應不敢貿然犯台」

 

訪談接近尾聲時,我們好奇地問怎麼看所謂「今日烏克蘭」是否為「明日台灣」?謝雯晴說,在此次俄烏戰爭初期,她覺得台灣很有可能變成烏克蘭,但局勢發展到現在,中國可能也不太敢貿然對台灣動武,畢竟中國也看到俄羅斯被全世界各國強力制裁,中國可能也沒有本事能做這件事。更何況,先前外界都覺得俄國武力如此強大,烏克蘭應該撐不久,沒想到烏國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卻意外牽起了全國烏克蘭軍民團結的心。

 

「台灣人應該學到不要太『親中』,要做到藍綠都必須團結!」謝雯晴強調,烏克蘭前總統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和澤連斯基過去在政治上是「死對頭」,但戰爭爆發生,2人都沒有跑走,波洛申科還持步槍上街抵抗俄軍,「這個在台灣做得到嗎?」而在波蘭國內,友人則告訴她這次烏克蘭事件讓波蘭的政黨非常團結,尤其是難民議題更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朝野政黨完全合作,沒有一個政黨想要抹黑對方做的任何事情,反而大家還在比誰可以幫烏克蘭更多忙、誰可以想出更好的新點子,沒人在扯後腿。

 

烏克蘭前總統波洛申科(左1)與當時角逐總統的澤連斯基(左2)進行辯論。(取自烏克蘭總統府)

 

「台灣就是一個小島,不像烏克蘭還可以往西跑,我真的很希望有一天台灣還會一直存在,很怕會有什麼事情發生!」謝雯晴憂心地說道,從過去到現在,台灣的政治紛擾不斷、朝野一直處於分裂狀態,真的要是遇到戰爭爆發,台灣人能像烏克蘭人這麼地團結、誓死奮戰對抗敵人到底嗎?「我真的覺得很困難」。

 

 

最後,她並提到,她有滿多烏克蘭朋友會分享今天又有哪些企業、哪個公司或國家抵制了俄羅斯,反而不太會去在意誰捐了多少錢或捐了多少物資給烏克蘭,對烏克蘭人來說,有哪些人一起加入了制裁俄羅斯的行列,削弱俄國經濟及軍備後援,這才是更具實質意義的支援行動。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