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憂鬱傾向在疫情後增加近一成,其中又以大三學生壓力最大。(資料照片/張哲偉攝)
大學生壓力來源公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今天(18日)公布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結果,發現疫情後學生的憂鬱傾向增加近1成,高達25.5%。而壓力來源則包含「時間不夠用」、「課業壓力重」、「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名列前3名,若以年級區分,又以大三學生壓力最大。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於今天開設今年度的「大專學生壓力結果調查記者會」,並公布於11月4日至12月1日執行的調查結果,共計蒐集1635份有效問卷。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陳柏霖指出,大學生的憂鬱傾向在疫情前僅16.3%,但疫情後增加9.2個百分點,達25.5%,顯然心理狀態受到大環境影響。
若細分憂鬱類型,陳柏霖分析,對比以往的調查,疫情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以「大眾型」的「中幸福中憂鬱」占24.5%居首,後依序為21.4%「巔峰型」的「高幸福低憂鬱」、13.2%「滿足型」的「中幸福低憂鬱」。但疫情後,「大眾型」仍以20.3%為大宗,但第2、3名變為「錯亂型」的「低幸福高憂鬱」占18.6%、「愁善型」的「低幸福中憂鬱」占15.8%。
經統計,大學生的主要壓力源自於在同一時段要完成多項事情,時間不夠用;課業壓力太大,需要閱覽原文資料、準備報告;擔心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對於就業或升學抉擇的擔心;努力讀書卻得不到滿意的成績,都極度影響身心健康。
此外,調查結果也顯示並非年紀越長壓力越大,目前大三的學生壓力量表總分最高,超過大四以上、大一學生。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說明,現在大三的學生,剛開始進入大學就逢新冠疫情,遠距教學也讓學習受限,老師難掌握學生狀況,即使之後恢復實體上課,師生之間卻也像「網友」。
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被重視,但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吳佳儀指出,不少大學生預約校園心理諮商等待時間太長,也有等超過3個月的案例,不然就是一次諮商的時間遭壓縮。她呼籲,學校應補足人力,且讓師長了解如何協助憂鬱學生,給予支持,讓學生在必要時接受治療。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羅惠群則質疑,先前教育部承諾調整校園心理諮商專業人力與學生比例,將1比1200調整為1比900,卻遲遲無進展,現在大學生憂鬱傾向明顯提升,盼部會有積極作為,讓心理健康、情緒與壓力等相關學習課程往下扎根。
為讓心理問題不被忽視、歧視,衛福部心理健康司科長王芃宣表示,衛福部始終期盼觀念與文化的改變,如同感冒會去診所一樣,希望人們在內心承受壓力時向外求助。她說,衛服部於8月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截至上月底,共計服務1.4萬人,其中3成民眾經評估為高風險,已成功轉介到醫療院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