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倒列寧、邱吉爾的男人 獨裁者墨索里尼充滿典型義大利魅力

本村凌二 2022年01月23日 12:00:00
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左)與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右)。攝於1940年。(取自FBI網站)

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左)與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右)。攝於1940年。(取自FBI網站)

為什麼身為一戰戰勝國的義大利要施行獨裁政體呢?

 

納粹之所以能在德國崛起,遠因來自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背負鉅額賠款以致國家陷入困頓。雖然義大利確實在墨索里尼崛起的一九二〇年代前期、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陷入經濟不景氣,但好歹也算是戰勝國之一,少說也能獲得一些賠款、擴張一些領土。那為什麼這樣的義大利會誕生出墨索里尼呢?

 

我認為墨索里尼他能巧妙讓義大利人憶起古羅馬形象這一點,具有很重大的意義。對義大利人而言,他們有最早稱霸世界的祖先,古羅馬人、羅馬史均是值得引以為傲的光榮記憶。誠如前述,我們今天去羅馬依然可看到下水道人孔蓋上面刻著「SPQR」這個古羅馬國名。

 

墨索里尼的「羅馬進軍」之舉,從前的蘇拉(西元前一三八—前七十八年)也曾經做過;更有凱撒不解除武裝就渡過盧比孔河回到羅馬之史實。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人朝向羅馬而行──這個場景喚起了義大利人內心嚮往的原始形象。

 

在共和政體下的羅馬, 他們有時可接受只有單獨一位獨裁官、以半年為限的領導制度。在墨索里尼的腦袋裡,肯定也存在這種於非常時期承認臨時獨裁的羅馬傳統。他引用象徵羅馬時代權威的斧頭裝飾束棒(fasces)來作為黨名,亦可算是一種形象策略。

 

法西斯_納粹_舉手禮
法西斯舉手禮。墨索里尼與希特勒的宣傳照,拍攝於1936 年10 月25 日。其中墨索里尼高舉右手的「法西斯舉手禮」,起源自古羅馬時代的敬禮習俗(Roman salute)。(八旗文化提供)

 

只要是受過一般教育的義大利人,應該都知道「法西斯」一詞的來源,可以想見他們一開始對「Fascists、Fascio、Fasci」幾個詞並沒有什麼壞印象。現代人是因為知道二十世紀的法西斯獨裁政體,才會一聽到法西斯主義就想到希特勒、墨索里尼之流的獨裁者,其實該詞原本並無「獨裁」含意。

 

義大利國民追求獨裁的心理

 

我們得先中立看待「法西斯主義」一詞,才能從不同角度去探討墨索里尼的獨裁。

 

古羅馬為了防範獨裁者施行高壓政治,故而打造共和政體,且將此傳統維繫五百年之久。然則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在國內維持體制獨裁的同時,對外卻是用武力侵略鄰近國家的「完全軍國主義國家」。

 

就這個意義來看,我認為羅馬共和政體的本質就是「共和政體法西斯主義」,而墨索里尼親自擔任獨裁政體支柱,這也是一種共和政體的法西斯主義。

 

在邁向帝國化的歐洲,如果僅是標榜反戰、等別人攻進來才打防衛戰是無法存活的。現在就是關乎義大利存亡的非常狀況,他必須成為像凱撒一般的獨裁者來推動軍國主義,才能為義大利找回過去的榮耀──我想這正是墨索里尼這個人試圖展現的願景。

 

重要的是,義大利國民也接受了這個願景,羅馬帝國時代的光輝繁盛是義大利人最大的驕傲,也是能夠喚起他們自我肯定的強烈印象。這種心態可以很輕易跟共和政體法西斯主義、即軍國主義力量相結合。

 

這一點就與德國有所不同。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吃下屈辱的敗仗,故將復仇之火轉化為愛國情操。相對地,戰勝國義大利則是在經濟衰退與左派革命動亂中,將「重現羅馬帝國榮耀」的美夢交託給墨索里尼,把他跟以前那些發揮強大領導能力的皇帝們重疊了,因此是民眾自身在追求獨裁者。

 

(延伸閱讀:希特勒沒有屍體也沒有墳墓,陰影卻至今壟罩德國人內心)

 

在羅馬近郊「EUR區」(意為羅馬萬國博覽會區)的羅馬文明博物館(Museum of Roman Civilization),以巨大模型重現了羅馬帝國時代的街道,該模型便是墨索里尼委託所作。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墨索里尼總是惦記著要重現羅馬帝國,部分民眾也應該很期待他能實現。

 

羅馬
吉斯蒙迪的古羅馬城模型。圖為墨索里尼委託義大利考古學家伊塔洛.吉斯蒙迪(Italo Gismondi)所製作的君士坦丁時代的古羅馬城模型。吉斯蒙迪根據古代文獻與考古資料,於1935 年開始製作,直至1971 年完成,現藏於義大利羅馬的古羅馬文明博物館。(八旗文化提供)

 

「遲來的民族國家」及其建國背景

 

除此之外,我認為義大利接受墨索里尼獨裁的理由還有一個,亦即他們是「遲來的民族國家」。義大利至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才統一成為民族國家,比英國、法國晚了一至二個世紀。這個「遲來」無疑與往後的獨裁有其關連。

 

先進列強諸國已在海外擴張領土,一個「遲來的民族國家」想殺進這場群雄爭鬥之中,就必須要用強大權力統率國家才有勝算。可是義大利原為許多獨立聯邦國家所組成,本身就很難讓國民團結一心。

 

直至今日,從食物、足球文化等均可看出義大利明顯的鄉土情懷以及地方特色。另外他們國內現在也還有「戰南北」的問題,米蘭(Milan)等城市所在的北義人瞧不起南義,而那不勒斯等地的南義人也嫌棄北義「一天到晚裝腔作勢」。

 

換句話說,義大利有著必須發動強權才能整頓國家的文化歷史背景──而這也是墨索里尼登台之原因。

 

再者,義大利在資本主義近代化方面亦落後於他人。

 

義大利統一與日本明治維新大約落在同一時期,只是相對於日本把重點放在重工業領域的「殖產興業」,義大利選擇提振以文化藝術為基礎的工藝領域中小產業,以致無法和其他先進國家競爭。是以墨索里尼為了讓各方面都落後的義大利走向「帝國化」,便企圖以羅馬帝國時代為典範,推行強權的法西斯主義。

 

讓列寧、邱吉爾都著迷的男人

 

如此一來,當時的義大利人就非常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墨索里尼之獨裁。墨索里尼巧妙利用義大利人那熱烈的「羅馬情懷」,穩定地走向獨裁。此即墨索里尼獨裁最大的特徵,也是他跟希特勒很大的差異。

 

事實上,墨索里尼乃受義大利國王之命擔任首相,即使他的目標是實行獨裁,一開始仍先組成聯合政府。此外,他本來是個無神論者,卻與羅馬教皇結盟,在教皇庇護下鞏固獨裁政權的基礎。也就是說,墨索里尼打算透過將獨裁政體納入既有體制的方式,予以定位並合理化。這也符合凱撒表面奉共和政體為招牌,實際上則推動獨裁的情形。

 

此外,相較於希特勒總是散發讓人難以親近的氛圍,墨索里尼倒是給人一種「平易近人」之感,這或許跟他成長自一個很普通的義大利家庭有關。儘管他小時候的軼事中有不少顯露出粗暴的一面,但看來至少不像希特勒那樣得不到家庭溫暖。

 

(延伸閱讀:佔領荷蘭的納粹製作防偽身分證 布下搜捕反抗者和猶太人的天網)

 

墨索里尼對任何人都從無膽怯退縮,又頗為勤奮好學,自小就是令人青眼相待的人物。他以第一名成績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就為了增廣見聞到瑞士去流浪,並於那時認識列寧結為知己。兩人相識大約是在墨索里尼二十歲前後,那時他們還尚未正式從事政治活動,不過列寧似乎已經很欣賞青年墨索里尼的才能與人格魅力。相傳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敵人英國邱吉爾首相也極為欣賞墨索里尼的人品,可見他確實有不可思議的魅力。

 

的確,義大利人的「表演」(演技、身段)非常誇張,簡直可說是全體國民都能當演員的程度,而墨索里尼更是箇中翹楚。有一段關於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軼事,就是說兩人見面時希特勒自嘆:「如果要當一個演員,我可完全比不上墨索里尼。」

 

墨索里尼是個語言專家、話術精妙,欲於歐洲各國之間取得力量平衡,這幾點均與俾斯麥或有相通之處。雖然「如果」一詞是歷史的禁忌,可是如果墨索里尼早生十年、或者再晚生十年,可能評價就會跟現在完全不同了。

 

※本文摘取自《獨裁的異議:從雅典民主、羅馬共和到近代獨裁的思辨》,八旗出版。

獨裁的異議

作者簡介

本村凌二(もとむら りょうじ)


歷史學者,專長古代羅馬社會史。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早稻田大學特聘教授。日本的古代西洋史研究雜誌〈KODAI〉的總編輯。任日本西洋古典學會委員、地中海學會常任委員,東大退休後專職寫作。

著作甚豐,已出版的繁體中文版有:《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八旗出版,2018)、《朕,都在忙什麼?帶你穿越時空讀歷史,一窺三十位君王的那些事兒》(2020)、《想讀通世界史,先讀懂羅馬史:教你快速讀懂長達一二○○年的羅馬帝國興衰史》(2020)、《爆笑世界史:潮讀45位名人反差,帶你一次上手世界史!》(2020)。

譯者簡介

李瑋茹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輔系日本語文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日本語能力試驗一級(N1)合格。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