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國大掠奪四處樹敵 董尼德:習近平「朝自己的腳開槍」

陳又嘉 2022年08月27日 09:41:00
在中國出版要經審查,文學等創作須依照黨的規範,中國專家董尼德感嘆,中國人的文化思想「還剩下什麼?」(美聯社)

在中國出版要經審查,文學等創作須依照黨的規範,中國專家董尼德感嘆,中國人的文化思想「還剩下什麼?」(美聯社)

時隔三年再訪台灣,這期間新冠疫情肆虐、中美角力升級,隨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擴大威脅台海緊張,來自法國的董尼德(Pierre-Antoine Donnet)發現,台灣人面對中國文攻武嚇普遍仍保持冷靜,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從熱愛中國到揭開中共假面具,長期觀察中國與亞洲局勢的他形容,中國罔顧人權、對資源肆意掠奪無異於「朝自己的腳開槍」繼續下去只是掘墳墓。

 

董尼德新聞資歷豐富於法新社效力37年,期間曾派駐北京、東京等城市,但在1984年派駐北京前,他在1981曾住在台灣一年學習中文。董尼德理解毛澤東當年「簡體化」是為掃除文盲,但認為,要認識真正的中國文明與歷史,勢必得學繁體字。他在新作「中國大掠奪」中,以銳利的眼睛分析中國就人權、環境與科技等,深度剖析中國的掠奪行徑及其對全球影響,特別是在習近平掌權後,一更具野心更自信的中國躍上世界舞台中心。

 

 

政府嚴密監控,消費是中國人僅存的自由

 

 

致力為受到中國政權壓迫的人發聲,董尼德並不在乎社群媒體充斥的粉紅謾罵聲,倒是有中國媒體試圖接近「想和我做朋友」為中國美言幾句,但為他所拒。董尼德坦言,在中國政權的嚴密監控下,自己可能不會再踏上中國土地,因為他擔心自己的中國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都可能因此受牽連,「我不想給他們帶來麻煩。」

 

 

法國作家董尼德曾任法新社記者長達37年,著有「中國大掠奪」、「中美爭鋒」等書,長期關注亞洲與國際時事。(陳又嘉攝)

 

(延伸閱讀:中國專家揭習近平最深恐懼 董尼德:中共不敢攻台只會恐嚇

 

董尼德如此熱愛中國,年輕時還曾在房間貼上周恩來的海報,他和那個時代歐洲年輕人一樣,對共產黨的新中國懷抱熱烈期待,只不過很快就幻滅。眼見中國現狀令人心如刀割,但最令他失望的莫過於中國文化與思想在共產黨掌權下徹底改變,僅存的消費自由推升物質主義至上,盲目追逐生活福祉、錢財與社會地位,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正在消失。

 

他認為,如中國共產黨所言,填飽肚子固然重要,但思想與見解的培養同樣不能少,但在當局刻意塑造的環境下,長久以來的豐富文化幾乎消失,京劇等傳統文化式微,道教、基督教等宗教遭打壓,書籍出版要經審查,文學、節目等創作都須依照黨的規範,董尼德不禁感嘆,中國人的文化思想「還剩下什麼?」,這對一個文明古國的文化發展來說非常可惜。

 

 

中國掠奪觸角肆意延伸四處樹敵,無異於自掘墳墓

 

 

中共二十大即將到來,習近平將確立他史無前例的第三個五年任期,董尼德指出,即使習近平一步步走向「帝王」之路,但他任內所犯錯誤不會因此平息,包括摧毀香港民主、迫害新疆維吾爾等少數族群與對台灣的強勢打壓。

 

習近平強推港版國安法等於公然撕毀「中英聯合聲明」,1984年,時任中國領導人的鄧小平在北京會見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中方曾開放外國媒體參與見證這場歷史性對談的前十分鐘。

 

董尼德在「中國大掠奪」一書中揭露中共對人權的迫害,對資源的貪婪與對民主的監控,展開史上最大的掠奪戰。(陳又嘉攝)

 

董尼德清楚記得,鄧小平人坐在沙發上兩眼直視柴契爾,「柴契爾女士,妳是偉大的女性,人們稱你為鐵娘子,我也尊重妳,妳今日前來所為何事?」柴契爾夫人先是稱讚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接著直截了當表示:「我來只為一個目的,我們英國想要繼續保有香港。」

 

「不可能!」董尼德記得鄧小平立刻回絕,而且警告鐵娘子,若英國執意繼續統治香港,中國有能力讓香港斷水斷電,此將引發港人反動到連中國也無法收拾的地步。柴契爾最後簽署協議,香港將於1997年權力移交中國,只是這份協議已在2020年遭習近平推翻。

 

 

中國在南沙群島建造人工島礁作為軍事基地,島上飛機跑道清晰可見。(美聯社)

 

從人權、民主到科技與資源,中國的掠奪觸角繼續延伸。許多國家都聲稱握有南海部分主權,但只有中國在當地大肆擴張,建造至少三座軍事基地,而中國主張的南海控制權論點難以令人信服,僅以在部分島嶼發現中國古代錢幣與瓷器即斷言南海本屬中國。

 

董尼德指出,南海不僅面積廣袤且富含多樣魚類與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更是國際貿易樞紐,但中國在南海的行徑是在為自己樹敵,無異於「朝自己的腳開槍」自惹禍端。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Center)2021年調查,世界多國對中國的看法普遍負面且有惡化趨勢,即便是與中國較親近的東南亞、南亞或非洲國家,對中國的態度也開始轉變。

 

 

習近平將在中國人民與自身利益之間抉擇

 

 

董尼德認為,過去東南亞國家選擇親中是別無選擇,因為中國是亞洲強勢經濟體,但隨著東南亞人民對中國野心愈加反感,政府不得不開始改變對中立場。董尼德提到,斯里蘭卡經濟危機敲響一帶一路國家內心一記警鐘,促使各國重新檢視與中國的貿易合作,即便發現自己早落入債務陷阱。

 

在防疫這條路上,中國與世界多國背道而馳。董尼德表示,中國堅持清零明顯失敗,突如其來的封城激怒各地民眾,有人在自家陽台大喊「習近平下台」,如此景象發生在中國令人難以置信。當局為消滅病毒不擇手段,竟將父母與襁褓嬰兒硬生生分離,還有懷孕女性被醫院阻擋在外最後只能在路邊生產,不僅讓人於心不忍,也讓人忍不住質問,這難道是一個口口聲聲說要做世界大國的政府應有表現。

 

 

中國嚴格清零繁榮大城也不例外,上海今年3月下旬實施兩年來規模最大封城,由政府配給物資。(美聯社)

 

世界各國都想釐清病毒來源,但中共不是拒絕就是阻擋調查,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確知病毒從何而來,但可以學習與病毒共存,多數國家逐步敞開國門之際,只有中國堅持走清零道路,把大量外資往外推,更遑論中國經濟正在走下坡。

 

但董尼德強調,不論是研發新科技抑或是解決氣候變遷、環境危機,全球未來發展都少不了中國。他認為,中國不應切斷與外界的合作關係,必須認知到,要生存下去就要成為世界的一份子,若選擇孤立只會繼續拉大與他國距離。儘管有如不可能的任務,但「我們非常需要中國人一同合作」。

 

董尼德指出,習近平將在中國人民與自己的利益之間做選擇,雖然無法預測他的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這都將影響全球局勢。他有機會成為歷史上那位為中國做出正確決定的人,把中國人民福祉置於自身利益之上,「他(習近平)很聰明的」。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