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非習近平擁護者」而深受懷念 李克強攜團派告別中國政壇

劉孜芹 2023年03月06日 15:48:00
李克強發表任內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美聯社)

李克強發表任內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美聯社)

中國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5日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任內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這場政壇告別作全程只費時1個小時,並在時長26秒的掌聲中閉幕。曾一度被認為是中共領導接班人的李克強,與同為「共青團派」的全國政協主席汪洋都將「裸辭」,一個時代恐隨他們的離去而結束,正式由「習家軍」全面領導中國。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最後一項任務,是向全國人大會議這個「橡皮圖章」議會發表任內最後一次工作報告,讓中國人民相信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期待,幾乎沒有什麼新內容。

 

李克強生於1955年,安徽定遠縣農家子弟,是所謂的「共青團派」,非常早便踏入政壇。他曾擔任北京大學共青團團委書記、全國青聯副主席、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中共河南省委書記、遼寧省委書記等職務;而在共青團期間,李克強便與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因職務工作而結識。

 

胡錦濤有意栽培下,李克強曾被視為潛在的中共最高領導人。李克強是中國恢復高考後的初代大學生,是務實、開明,也接觸多元世界的政治菁英。不過,基於共產黨內派系平衡的需要;最終,具有深厚紅二代背景的習近平的出線,未能讓李克強如願接班胡錦濤。

 

中國的最高領導層由過去「胡溫體制」的夥伴關係,成為「習李體制」,李克強變成「弱勢總理」,雖然習近平與李克強從未在基本原則上公開分歧。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李成評價兩人說,習近平不是「平等中的第一」,而是「遠遠高於平等」;至於李克強則是一位將「黨的團結」放在首位的「團隊合作者」。

 

 

習近平與李克強的處事風格「南轅北轍」
習近平與李克強的處事風格「南轅北轍」。(美聯社)

 

隨著習近平鞏固權力、強化集權控制,並對外提升軍事及安全對抗,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政策方向,李克強越來越被邊緣化。事實上,李克強的知名度有時候低得難以記住他是國務院總理、中國政壇理應的第二人。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所(SOAS China Institute)所長曾銳生指出,李克強在習近平的刻意對待之下,過去十年都遠離聚光燈。然而,在這個對習近平個人忠誠壓倒一切的時代,李克強會因為「他並非習近平的擁護者」而深受民眾懷念

 

在李克強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他以謹慎、能幹,且極其聰明的官僚著稱。共青團派出身的他,不能避免地受到以共識為導向、本能地壓制異議的共產黨影響。

 

1990年代,河南「血禍」蔓延整個華中地區,愛滋病由於政府政策錯誤、非法賣血集團猖獗而大規模傳播。時任河南省省長兼省委書記的李克強鎮壓了有關愛滋病爆發的報導。

 

2012年李克強在北京針對愛滋病議題開會
2012年,已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在北京針對愛滋病議題開會。(美聯社)

 

然而外界一般認為,李克強是在對西方思想更開放的時代,接受教育的一代政治家,他在混亂的文革(1966年至1976年)期間接觸政治,憑藉自身的努力進入北京大學學習法律及經濟學,而非靠著出身背景或政治關係。

 

李克強也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坦率」, 在維基解密發布的美國國務院電報中,李克強曾告訴美方,中國經濟增長統計數據是「人為的」,他更習慣將電力需求、鐵路貨運量或是貸款作為更準確的指標。

 

然而,在習近平主政下,李克強很少有機會真正地展示出自己。每年兩會,他都只能將大部分時間花在重複重點談話,以及背誦統計數據。而在中國對抗新冠疫情的過去三年中,李克強則是「完全隱形」。

 

李克強帶領中國度過2014年康定地震、新冠疫情等災禍
李克強帶領中國度過2014年康定地震、新冠疫情等災禍
李克強作為國務院總理,帶領中國度過2014年康定地震、新冠疫情等災禍。(美聯社)

 

事實上,自從2018年的全國人大會議通過憲法修正草案,北京當局大規模進行黨政「機構改革」之後,李克強的權力便開始急遽縮小。而在本屆兩會,人大會議也將繼續審議「黨和國家機構改方案」,國務院恐再將進一步弱化,讓中共黨中央掌握更大的權力。

 

另外,北京當局也可能成立名為「中央內務委員會」的新機構,將原本隸屬國務院的公安部及國安部也改隸其下。習近平的權力野心可望再進一步實現。

 

李克強作為中國國家總理最後一次鞠躬。(美聯社)

 

李克強發表最後一份工作報告,作為國家總理最後一次鞠躬。開幕會結束後,習近平曾走向李克強並握手,雙方互動極其冷漠。紐約福坦莫大學的明克勝(Carl Minzner)指出,李克強的離去,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在這個時代,專業知識以及業績,是雄心勃勃的官員尋求升職的主要職業標準;而不是對習近平本人的政治忠誠。

 

明克勝進一步表示,李克強的成就在於,他是最後一位擔任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階級的技術官僚;而在政治上,習近平的專制傾向,恐讓中國的菁英政治變得更意識形態,且不穩定。牛津大學的米特(Rana Mitter)也坦言,李克強可能是中國最後一位更注重經濟治理方式、而非意識形態的總理。

 

曾有人預期李克強可能在去年的二十大,以「李鵬模式」接任全國人大委員長,或是擔任政協主席或國家副主席;而接任總理的可能人選有政協主席汪洋,或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

 

然而,隨著團派教父胡錦濤在中共二十大「被架離」人民大會堂,李克強以及汪洋黯然「裸辭」,「共青團派」已幾乎全體告別中國政壇,由「習家軍」全面接掌北京。

 

李克強的離去標誌著「共青團派」的時代終結
李克強的離去,恐標誌著「共青團派」的時代已經終結,未來將由「習家軍」全面接掌北京。(美聯社)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