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銷「洗產地」避稅迅速成長 紐時:恐引發全球各國反制

王能斌 2024年03月12日 19:40:00
中國製造業利用中轉地規避關稅,獲得持續成長,但有可能因此招致各國反制手段。圖為安徽紡織品工廠運作情形。(美聯社)

中國製造業利用中轉地規避關稅,獲得持續成長,但有可能因此招致各國反制手段。圖為安徽紡織品工廠運作情形。(美聯社)

近年來面臨包括美國與歐盟的貿易限制,中國產製的零組件開始透過「洗產地」的方式,成功獲得對外輸出的管道,並且降低關稅負擔,使製造業獲得大幅成長,並成功促進就業,但外媒指出該做法形同以鄰為壑,使歐洲與南亞地區就業市場萎縮,未來恐引發全球各國祭出反制措施。

 

紐時報導指出,全球對於鋼鐵、汽車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太陽能板等產品的需求持續增加,使中國相關產業市場持續獲得擴張,且有助於抵銷因為房地產市場疲軟而造成經濟成長趨緩的負面影響,但許多國家正在憂心中國產品的崛起,是建立在其他國家所付出的代價之上,因此各方正開始祭出相關因應措施。

 

報導強調,中國產品往往透過「洗產地」的手段規避關稅,利用在包括越南、馬來西亞與墨西哥等國家進行組裝作業,製造出產品並非來自中國的假象,取得銷往美國、歐洲市場的部分關稅減計、甚至全免的待遇,在價格優勢之下得以不斷擴張市場與銷量,根據統計,中國出口總額在今年元月與2月,較去年同期增長7%,導致歐洲、南亞製造業勞動人口面臨嚴重打擊。

 

 

 

 

對此,歐盟在上周宣布準備對於從中國輸入的電動車輛徵收關稅,強調有實質跡證顯示北京當局透過非法補貼,提高中國產品的競爭力,此外,歐盟也正考慮對中國風力渦輪機、太陽能板設定進口限制;印度則在去年9月,就已宣布對中國所生產的鋼鐵徵收全面性關稅。

 

報導引述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統計,中國製造業產量已達全球的三分之一,高於美國、德國、日本與南韓的總和,美國近年對於中國的貿易限制也因此正持續增加,總統拜登(Joe Biden)更在上周發表國情咨文演說時,矢言將「確保美國先進技術不會被中國獲取並且使用」。

 

紐約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專家塞瑟(Brad Setser)與魏蘭(Michael Weilandt)分析顯示,相對於全球經濟,目前中國製造業產品的出超,已達到日本在1980年代最大出超的兩倍之多,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近日則在中國「兩會」期間,引用國際貨幣基金(IMF)報告內容,指出2023年全球貿易限制措施共約3000項,遠遠高於2019年的1100項,且其中大部分是針對中國而執行,凸顯出全球對於中國製品的反制正逐漸升高。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