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欄:網紅「言論自由」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李濠仲 2024年02月08日 07:00:00
從卡爾森身上可印證,時下民主國家的網紅能紅,雖說皆是受惠言論自由保障,一旦他們話語權在握,卻未必真正在乎「言論自由」。(美聯社)

從卡爾森身上可印證,時下民主國家的網紅能紅,雖說皆是受惠言論自由保障,一旦他們話語權在握,卻未必真正在乎「言論自由」。(美聯社)

2月初,美國網路新聞頻道紅人卡爾森(Tucker Carlson)出現在莫斯科一家高檔餐廳,之後還去了劇院欣賞芭蕾舞劇,雖然他尚未把俄羅斯行的實際「成果」製作出來,但一般猜測他此行最主要目的,就是受邀入克里姆林宮,並成為烏俄戰爭迄今,第一位成功專訪普丁的西方記者。卡爾森再次做到了能人所不能,同時證明了他從主流媒體轉戰網路,仍有本事讓自己成為新聞焦點。

 

卡爾森之前是福斯電視台當家紅牌主持人,去年4月無預警遭福斯執行長辭退,理由眾說紛紜,包括投票機公司Dominion控告福斯誹謗,福斯最終以支付7億8750萬美金和解,卡爾森曾在節目大談投票機陰謀論,似是因「連帶責任」被掃地出門。但背後原因可能不只這樣,否則福斯管理階層應該不至於就此放棄至少擁有固定300萬收視觀眾,且在美國政壇保守派之間,亦具有深厚影響力的明星主持人。

 

因此,投票機官司案應該只是順水推舟,畢竟卡爾森的影響力,過去不都是建立在劍走偏鋒的操作上。卡爾森最大本事就是能言善道和創造議題,偏偏很多都是利用仇恨意識,例如反猶太主義、種族主義、仇外心理和反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和酷兒),他極右翼立場是一回事,卻是選擇了以激起觀眾憤怒的仇恨語言,作為傳遞個人主要的催眠工具。另一方面,卡爾森因為新聞事業上的巨大成功,也使得他在公司內部要不口氣狂妄,要不口無遮攔、厭女、不尊重人,所有一切惡行惡狀,很長一段時間都被包容在他創造的收視率之下,直到福斯賠掉7億8750萬美金,雙方合作才畫下休止符。

 

之後卡爾森挾著超人氣轉戰推特(現為X),繼續透過個人新聞平台放頌點評時政。至此,他從當家主播變成網紅,最需要的就是流量、點閱,這也使得他更無所顧忌做自己。去年8月,他發布了訪問川普的影片,吸引了2.67億人次觀看,足見功力驚人。而今,「訪問大家都訪不到的普丁」,自然可視為他個人的進階挑戰。

 

 

 

 

但為什麼其他媒體人做不到?很簡單,自從普丁入侵烏克蘭以來,克里姆林宮已回絕掉無數提出專訪的西方記者,因為他們都是帶著「對這一軍事入侵的質問」而來。同一時間,所有做出不利俄羅斯一方報導的記者,也都在普丁頒布不准使用「戰爭」一詞的新法後,一個個主動撤離,否則難道要像《華爾街日報》記者格什科維奇(Evan Gershkovich)和自由歐洲電台記者庫爾馬舍娃(Alsu Kurmasheva)那樣,因「報導真相」而遭俄羅斯監禁。

 

至於卡爾森過去針對烏俄戰爭的發言,他曾抱怨:「美國政府不准我訪問普丁,因為『你』(美國民眾)不被允許聽到普丁的聲音」,他也曾一面表示「我支持莫斯科」,一面羞辱澤倫斯基是「獨裁者」和「像老鼠一樣」。那麼,卡爾森最後「雀屏中選」被召入克里姆林宮,也就很合理了。

 

有輿論將卡爾森類比當年前往柏林專訪希特勒的美國出版人赫斯特,認為他無疑也是靠投獨裁者所好才,才突破了專訪的封鎖,但卡爾森的「粉絲」依舊非常支持他這麼做,並且又一次以「我們這個國家擁有新聞自由,必須有像卡爾森這樣的人向我們說真話」進一步合理化他的俄羅斯行。

 

不過,就在卡爾森造訪俄羅斯,大方接受當地官媒訪問同時,克里姆林宮外正有俄羅斯軍人配偶發起一場抗議活動,其中多人被捕(現場採訪的記者),這件事有許多西方媒體關注,唯獨俄羅斯官媒僅把卡爾森視為當天的重點新聞,對自己人民的抗議活動則隻字未提。卡爾森事後也完全沒當一回事。他以「新聞自由」之名,成功造訪俄羅斯,但那些被迫撤出俄羅斯的同業、因不以俄羅斯官方認可角度報導戰爭而被監禁的記者,以及參與抗議活動遭禁聲的軍眷,卡爾森顯然都視而不見。

 

從他的身上我們可以再一次印證,時下民主自由國家諸多網紅之所以能紅,雖說皆是受惠於言論自由保障,一旦他們話語權在握,他們也只會想著怎麼樣讓自己更容易被聽見、看見,未必真正在乎「言論自由」,甚至正做著扭曲言論自由的工作也無所謂,因為其中的黑暗面,都會被聲量、流量給掩蓋過去。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