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瑞爾
● 歐盟對外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
霍耶爾
● 歐洲投資銀行行長
各界正熱切注視著新冠疫苗的推廣,並期待在長達一年的封鎖期後能夠回歸正常。但氣候變化這項正在威脅人類的迫在眉睫的危機卻永遠無法依靠疫苗來解決。
如果我們無法解決氣候緊急狀況,加州森林大火和孟加拉毀滅性洪水的末世圖景就預示著我們未來的結局。如果不採取激烈行動,上述災難將會以前所未有的破壞力度更頻繁地發生。此外,氣候變化是我們所面臨的最艱巨的地緣政治挑戰之一。作為加劇衝突的因素,它助長了社會政治不穩定、造成了移民壓力、惡化了全球不平等,並且威脅了人權與和平,在那些脆弱國家尤其如此。
氣候學家已明確表示,為將全球平均溫度升高控制在高於前工業化水準1.5℃以內——這也是巴黎協定所設定的目標——全世界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最多只能再排放5,800億噸。我們永遠不能逾越上述碳預算額度。但按照目前每年大約370億噸的全球排放速度,上述額度截止2035年就會被我們耗盡。因此,我們必須立即著手脫碳進程。因為全球溫度已經提升了1.1℃,而許多地區則出現了比這高得多的溫度上升,因此,下一個10年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最後的機會。
數十年來,歐盟一直是這個問題上的全球領導者,而它即使在2019年新冠危機期間也從未放棄過自己的野心。除其它方面外,歐盟已經發起了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所謂「全世界最綠色的刺激計畫」。通過歐洲綠色協議,我們還將其2030年減排目標提高到55%,並且承諾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
為支持這項工作,各成員國已同意推動歐洲投資銀行向歐盟氣候銀行過渡。正如2021~2025年氣候銀行路線圖所表明的那樣,歐洲投資銀行(EIB)集團旨在於2021到2030年間籌集1萬億歐元(合1.2萬億美元)用於氣候行動和環境可持續發展投資。歐洲投資銀行是全世界首家多邊發展銀行,其經營活動完全符合巴黎協定的規則。
但要想真正發揮作用,歐洲必須以積極的外交政策來對上述內部努力進行補充。因為歐盟僅占全球排放總量的不到8%,我們在氣候領域所付出的努力不能僅以我們的大陸為限度。如果我們坐視中國或其他國家出資新建燃煤或燃氣電廠來滿足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那麼我們限制全球變暖的希望將在實際上化為烏有。我們必須說服全球合作夥伴接受我們的雄心壯志,並且我們必須推動——或者幫助——他們採取必要的行動。
為此,歐洲必須將其自身經濟和外交重心轉移到支持氣候事業,成為氣候外交的全球大國。我們必須結合氣候努力和現實政治,認識到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聯繫是無可辯駁的。只有通過創新,我們才能確保歐洲未來在應對境內外氣候挑戰時具有競爭力。而且只有通過創新和綠色投資,我們才能提升非洲和其他地區的經濟彈性。
歐洲擁有改變全球所需的工具。作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市場和貿易集團,歐洲有能力為進口商品和服務制定標準和規則。我們已經與世界各國及地區擁有了廣泛的貿易協定和戰略夥伴關係;而且,齊心合力,歐盟及其成員國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發展援助和人道主義援助捐贈國。最後,通過歐洲投資銀行,歐盟可以指揮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多邊放貸機構。
我們急需歐洲投資銀行強大的火力。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資料顯示,要想實現2030年氣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計畫,就需要彌合每年約2.5兆元的投資鴻溝。在任何地方我們都不能僅僅依靠公共部門,在欠發達地區就更是這樣。身為公共融資機構和綠色債券先驅,歐洲投資銀行在將私人融資引向全球可持續投資專案領域扮演重要腳色,同時還可以確保(通過其銀行和工程領域的專業知識)所有專案都具有經濟意義。
要想充分造成全球影響,歐盟必須大力動用所有可支配的制度。例如,目前為應對在臨近區域因新冠病毒造成社會和經濟損失所進行的一切歐盟努力都必須在設計和實施期間考慮到更廣泛的氣候議程。
此外,其他發展銀行應當效仿歐洲投資銀行的榜樣,調整經營活動以使之合乎巴黎氣候協定目標,從而鎖定低碳、能適應氣候變化的發展道路(或者至少避免破壞綠色過渡)。
2021年11月格拉斯哥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將在提升全球雄心領域發揮關鍵的劃時代作用。不同於以往的氣候變化大會,此次大會將減少探討新的多邊規則,而是確保盡可能多的國家——尤其是排放大國——進一步強化其承諾。2月初左右,歐盟外長將探討如何確定基調以確保格拉斯哥會議取得成功,以及如何制定我們的氣候和能源外交政策以提升歐洲綠色協議的對外作用。
加快推進氣候行動和管理能源轉型必須是歐盟外交政策、以及我們與全球各地夥伴合作的核心內容。在這方面,我們對美國總統拜登任職第1天即宣佈重新加入巴黎協定的決策表示歡迎。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將確定未來數十年的發展方向。我們打算讓2021年成為決定性的一年,歐洲將在這一年全力以赴地在外交和財政領域支持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鬥爭。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的那樣,「這是決定我們時代的事務。」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