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耶夫
●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最近這幾周,宏觀經濟預測者對全球經濟做出了更為樂觀的新一輪預測。但鑒於世界許多地方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和死亡人數上漲,這些樂觀的想法可能很快會被黯淡的預測取而代之。但就算是當前這種相對樂觀的展望也沒法為俄羅斯這類在疫情爆發前就已經停滯了的經濟體帶來多少希望。
而俄羅斯經濟部也發佈了一個相對樂觀的官方預測:其基本判斷是能在2021~2023年實現3.2%的年均增長。只不過該部門向來都是以過分樂觀的預測聞名於世。
但由前財政部長庫德林(Aleksei Kudrin)領導的另一個政府機構俄羅斯聯邦審計院則對經濟部的樂觀預測提出了批評。該機構的看法更加悲觀: 2021~2023的年均增長率僅為2~2.2%,這也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1~2023年間年均增長2.4%(到2025年降至1.8%)的俄羅斯增長預期趨向一致。
而這些預測之間之所以存在差異完全是基於政治因素。普京在2018年5月就任本屆總統時就承諾要讓GDP增長率高於世界平均水準,從而擴大俄羅斯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對於一個中等收入國家而言這並不是一個特別艱巨的目標,但俄羅斯卻未能實現,而原因也不僅僅是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危機。
早在疫情來臨之前俄羅斯觀察家們就已經達成了廣泛共識:如果該國不進行體制改革,那麼GDP年增長率就只能停留在1.5~2%這個低於全球水準的數字。但普京政府顯然不願也無法進行這樣的改革。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者已經明確表示,無論是按名目價值(nominal terms)計算還是根據購買力平價調整,俄羅斯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只會在未來幾年間繼續萎縮。
這顯然摧毀了另一個普京大肆宣傳的經濟目標:躋身世界前五大經濟體。由於在名目價值上俄羅斯仍然是世界第11大經濟體,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太可能躋身前10,因此普京一直致力於使俄羅斯成為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前五名經濟體,只不過這種指標通常被用於評估生活水準而非衡量經濟體的整體規模。
這個目標似乎是極其可能實現的:2019年時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俄羅斯在全世界排名第六。但如今這一切已成鏡花水月。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俄羅斯將在未來幾年持續落後於目前排名第五的德國。
在這一點上甚至連普京都無法假裝俄羅斯有機會闖入前五,於是他在去年七月放棄了這一目標並將其歸咎於新冠危機。但其實整個世界都面臨著同樣的危機,因此這麼一個相對性的目標理應不受影響。
普京還宣佈將自己在2018年設定並計畫於2024年截止的目標期限推後到2030年。但即便在這方面新冠危機也是一個不太站得住腳的藉口,畢竟俄羅斯似乎並未實施嚴格的全國封鎖措施去為了公共健康暫時犧牲增長。雖然普京確實在今年春天宣佈過一段為期六周的「不工作假期」。但是在准封鎖期間國家為小型企業和家庭提供的經濟支援非常有限。俄羅斯的措施規模僅相當於GDP的1%左右,比美國和歐洲所拿出的規模都低一個數量級。
因此與那些遭遇封鎖和居家隔離令的西方人不同,俄羅斯人在此情況下別無選擇,只能繼續出門工作——Google移動資料證實了這一點。普京隨後提早結束了這場局部封鎖,目的是為修改俄羅斯憲法以取消總統任期限制進行投票,從而確保他永遠不必卸任。
克里姆林宮這種無力且吝嗇的疫情應對手段為俄羅斯節省了資金。儘管之前油價有所下跌,但俄羅斯應急國家福利基金(National Welfare Fund)的規模仍相當於GDP的12%,高於疫情初期的水準。但是為此付出了多少代價呢?由於俄羅斯低報了感染數,錯誤歸類了死亡原因並延遲上報,因此我們已經無法確知。然而與過去幾年相比的死亡率上升表明這一數字是巨大的。
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前人口統計學家拉克沙(Aleksei Raksha)聲稱官方資料只相當於實際新冠死亡數量的1/3。在今年4月至9月間大約有11.5萬人逝世,意味著俄羅斯的人均新冠死亡率有可能高於美國或是任何其他歐洲國家。鑒於俄羅斯在各方面相對孤立,這只能歸咎於政策。
上述錯誤行徑將對俄羅斯人和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由於普京政權無法通過改善生活品質來贏得公眾支持,因此它將把更多的錢花在審查,政治宣傳和國外冒險行動之上。克里姆林宮將試圖說服俄羅斯人,不管普京有何缺點,他都是人們眼下的最佳選擇——尤其是面對外部敵人的時候。而人們也只能寄望普京精心打造的資訊獨裁將被網路的普及以及人們對官方媒體的不信任所打破,從而使官方的說辭越來越難以服眾。
(本篇翻譯由PS官方提供,責任編輯:張育軒)
(原標題為《Putin’s Flatlining Economy》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